古語雲: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句話形象地濃縮了十年來中歐基金的發展歷程。在啟動股權和事業部制改革之前,中歐基金和眾多中小基金公司一樣,都面臨著“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困境。基金行業競爭日漸嚴酷,倒逼著中歐去尋找新的突破口,一次深度籌謀的變革就此猛然噴發,震動了整個基金行業。
在外界的眼裏,一提起中歐基金的改革,讓人津津樂道的首先是投資事業部制。但回顧過去兩年多改制的經驗,劉建平認為,最核心的其實是兩個方面:一是系統化的制度設計與改革;二是選擇合適自身的實施路徑。在改制前,中歐基金的管理層花了大量的精力去思考改革方向、步驟,正是因為此前的詳細規劃,才保證了改革得以順利實施。
“股權改制和事業部改革只是一系列制度建設中的兩個重要環節,而制度設計的系統化才是中歐基金改革成功的保障。”劉建平坦言,中歐基金系統化的制度設計包括五個方面,分別是所有權改革、治理結構完善、激勵機制改革、推進扁平化的架構,以及合夥人文化建設。
在系統化的改革中,中歐首先著力於股權改制。通過股權結構的改造,管理層成為股東,核心員工持有公司股權,這便理順了股東、管理層和員工之間的利益關係,也實現了利益的一致性。股權是公司治理的基礎,只有建立在合理股權結構上的治理才是有效的。
劉建平指出:“基金行業是高度依賴人才的行業,公司決策機制能否科學合理,最終要靠一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來支撐。無論是事業部制的改革,還是其他改革的推動,都需要以公司治理為保障。”正因為如此,中歐基金在所有權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治理結構的完善,這不僅使管理層在公司的話語權明顯提升,而且使公司在決策機制上更加科學合理,並能依靠治理機制來支撐公司的長遠發展。恰恰是在這些方面敢為人先,中歐基金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獲得發展。
有了股權結構和治理機制的支撐,中歐基金順利地啟動了以事業部為代表的激勵機制的改革,並得以長期堅持。這些激勵機制的設立有多重目的,並非簡單的收益劃分,而是要實現股東、員工和投資人長期共贏的局面。劉建平告訴記者,對於事業部的激勵,中歐採取了合理可靠及簡單易行的模式,“通過短期考核和長期考核相結合,引導事業部追求長期業績表現,並自然地融入公司的企業文化之中,實現事業部發展和公司戰略的步調一致。”在推行事業部激勵機制之後,中歐基金管理層又系統化地設計和完善了研究、行銷和運營三大平臺的激勵制度,形成了公司整體的激勵機制。這種整體機制使得投資事業部與研究、行銷、運營三大平臺的激勵和利益導向一致,從而保證了投資事業部和三大平臺之間的高效協作。
在推行股權改制和事業部改革的同時,中歐基金還進行了一系列組織構架調整,並有序地開展文化建設。在組織構架調整中,中歐推行扁平化、多團隊的管理思路,對管理崗位做了大量的分權設計,以提高工作效率。“只有通過扁平化的組織改造,形成一個平等高效的工作氛圍,才能適應中歐基金投資事業部的機制。”在劉建平看來,傳統的層級化、集權式的管理模式,對於公募基金這樣高度依賴人才的行業已經越來越不適合。而在文化建設上,中歐基金追求卓越的奮鬥精神以及“互補、平等、包容、守約”的合夥人文化已經在中歐深入人心。
劉建平常説,公司在不同階段要做不同的事情。改革不能面面俱到,一定要尋找突破口,有了突破口,才能帶動其他方面的改革,形成螺旋式的上升路徑。而他的這一邏輯在中歐基金實施改革路徑的選擇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改革初期,中歐把投資事業部的建設作為當時最主要的突破口,各項資源向其傾斜。”劉建平坦言,在突破了這個關口之後,中歐積累下大量資源,並著力建設研究、行銷和運營三大平臺,推進了更多元的佈局。儘管平臺建設在投資事業部之後推進,但這樣的改革路徑適應公司的動態發展,達到經濟上的整體平衡,是穩健和可靠的。
正是中歐基金勇於在事業部制上“破冰”,才能在短期內迅速聚集大批投資精英,並獲得市場認可。目前,中歐已經建成了10個投資事業部,其中包括7個權益類事業部,2個固定收益類事業部和1個量化投資事業部。在權益類事業部中,5個事業部側重於相對收益,2個則以絕對回報為目標,各個事業部的投資策略和風格迥然不同。而2個固定收益事業部的投資策略也各有偏重:一個注重於宏觀策略,一個注重於信用研究投資。“總體而言,這10個事業部的投資風格各有韆鞦,正體現出中歐基金打造‘多策略’精品店的戰略。在未來合適的時候,我們還會增加事業部。”劉建平説。
強化“核心競爭力”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歷經兩年多的改革,中歐基金獲得了跨越式的發展,但前進的腳步並未停止。劉建平表示,公司將進一步強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力爭在未來的十年時間裏,將中歐基金打造成為行業的領先品牌。
關於“核心競爭力”,劉建平有著非常清晰的解讀。第一,通過機制吸引優秀人才的加盟,擁有為投資者提供長期優異業績回報的能力;第二,擁有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服務的能力,通過“多策略精品店”戰略的實施,使中歐基金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精品和服務。“成立投資事業部並不難,沒什麼秘密,但如何保證這個機制長期有效地運作下去,達到預期目標,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劉建平表示,“必須打造並不斷強化核心競爭力,這是中歐基金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兩年來的成功改革,讓中歐基金超預期地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目標,積累下的大量資源將用以進行更多元的佈局——夯實三大平臺建設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在啟動改制時,公司管理層就已經預見到,如果三大平臺建設力度不夠,就會制約事業部的發展。從實際情況來看,公司的超預期發展也對夯實三大平臺提出了提速的要求。這兩年,公司在三大平臺上進行了較大的投入,比如,僅IT方面兩年內就要投入近億元。從目前來看,三大平臺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可以支援事業部進一步的發展。”劉建平説。
除了平臺建設外,劉建平還指出,快速發展中的中歐基金格外重視風險控制。在2013年四季度試點事業部制時,公司就明確提出,要建立一個全新的風控體系,以適應公司架構的變化。這個體系必須與傳統的基金業風控體系不同。雖然各個事業部有一定的獨立運作的許可權,但是必須置於公司整體的風控標準之下,公司整體的風控流程是統一的,架構是完整的,所有事業部的運作都必須在這個大框架下進行。
“中歐基金成立了專門的風控部門,並建立了一個更加完備的風控委員會,我本人就是委員會的主席。總體來看,經過兩三年的運作,事業部機制和風控機制的匹配越來越好,事業部的同事們樹立了很強的風控意識,他們知道,他們的利益和風控是緊密相關的,如果事業部風控出了問題,他們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劉建平説。
風正一帆懸
“企業在初創時期談文化建設,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公司發展到一定時期,文化建設就越來越重要。”對於一家資産管理規模超過千億的基金公司來説,企業文化建設無疑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劉建平告訴記者:“中歐的企業文化建設包含兩部分,其一是追求卓越,即所有的同事都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無論是高管、業務負責人,還是普通員工,都應當不斷地提升自己,具有追求卓越的心態。只有每個員工都追求卓越,公司才會變得卓越;其二是在公司內部強調合夥人文化,這種文化的建立,可以使公司更著眼于長期目標,而不是短期利益,從而使中歐基金得以代代傳承下去。”
劉建平指出,合夥人有共同的目標,追求共同的利益,發揮各自專長形成合力,在“互補、平等、包容、守約”的合夥人文化下,最終實現利益的最大交集。
“合夥人機制發揮了優勢互補、取長補短的效用。在合夥人之間,每個人只需集中精力做好自己最擅長的事,把不擅長的工作交給適當的夥伴來執行,這樣就可能避免因個人失誤引發的損失。”劉建平指出,在目標和利益一致的基礎上,合夥人之間取長補短,由此自然地形成合力,也就形成了“互補”文化。同時,“平等”文化使同事之間得以真誠地溝通,在此基礎上,合夥人之間更容易達成共識,推動彼此間的高效合作。而“包容”的文化則要求合夥人之間在堅持基本原則和目標的基礎上,盡力不苛求他人,也不高估自己,養成謙虛、平和的心態,以促進彼此的合作。最後,“守約”文化強調遵守規則和承諾。通過合夥契約的約定,使公司各方面的優秀人才匯聚在共同的目標下,協作共進,這樣就能打造一個強大的公司。契約也明確了公司對年輕一代合夥人的選拔機制,有助於企業的長期傳承。
“未來公司還會繼續進行股權改制,管理層及核心員工將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並在適當的時候啟動股份制改造。”劉建平坦言,在股權改制中,中歐基金不會“全員持股”,而是打造合夥人文化的企業,公司的股權將會集中在合夥人身上。為了激勵優秀核心人才,公司會給予他們股權上的激勵。公司的任何員工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就有機會躋身於合夥人之列,這樣能有效激勵年輕人才,從而使得合夥人文化在中歐基金代代傳承。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