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高建平委員:關注和防範商業銀行資本緊縮風險

  • 發佈時間:2016-03-04 07: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全國政協委員、興業銀行董事長高建平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他今年兩會帶來了“關注和防範商業銀行‘資本緊縮’風險”的提案。高建平向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資本緊縮”是指由於資本充足率約束,引起銀行信貸供給緊縮,在特定時期顯著低於經濟發展對信貸的正常需求,制約經濟增長。

  如1990年代初的美國和1990年代中後期的日本均發生經濟衰退,正是由於當時BaselI剛實施不久,銀行業開始受到資本充足率約束,出現“資本緊縮”,導致信貸供給不足。1990年代中後期,日本銀行業“資本緊縮”之下被迫壓縮對泰國、南韓等海外高風險權重資産的敞口,是加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此,全國政協委員、興業銀行董事長高建平呼籲各界應高度重視並採取措施防範“資本緊縮”風險。

  在高建平看來,判斷我國銀行業可能面臨“資本緊縮”風險的根據有幾方面:一是靜態資本充足率不寬裕。2015年三季度末全行業資本充足率13.15%,一級資本充足率10.99%,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0.66%。雖高於最低資本監管要求,但已不寬裕。金融機構在月末、季末、年末等關鍵時點,一般都需要努力調節,比如控制信貸投放規模,才能達標。

  二是資本補充的外源渠道日益萎縮。自2009年提高資本充足率要求以來,我國銀行業普遍面臨週期性的資本緊張,需要每1-2年進行一輪外源資本補充,當前銀行業市場估值偏低、不少銀行PB跌破1,我國銀行業繼續利用資本市場外源補充資本的渠道日益趨窄。

  三是內源資本補充捉襟見肘。銀行自身利潤積累是銀行資本補充的最主要渠道,倘若未來銀行利潤增速進一步放緩,單靠銀行自身利潤積累,將連僅僅維持當前的資本充足率不下降都難以支撐,資金緊縮效應會很快出現。

  四是不斷增加的不良貸款快速消耗資本。與增量資産在給定100%的風險權重下僅消耗10.5%或11.5%的資本不同,存量資産一旦形成不良,則需要100%的附屬資本全額衝抵。不良資産所消耗的資本是增量資産所需資本的10倍左右。目前銀行業不良貸款上升趨勢明顯,對資本構成巨大消耗。

  五是信貸資産常態化出表機制仍不健全。銀行維持資本充足率一靠補充資本,二靠控制資産規模。在信貸規模保持一定增速的情況下,後者要求形成常態化的信貸資産轉出銀行資産負債表的機制,即信貸資産證券化。然而,目前信貸資産證券化在商業上不具有很強的的可持續性。

  高建平向中國經濟網記者介紹道,商業銀行“資本緊縮”的風險有以下危害:首先,“資本緊縮”不僅意味著信貸緊縮,在我國,債券絕大部分為銀行持有,也意味著正在大力發展的債券市場同樣面臨緊縮,從而可能導致資金供給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正常需求。

  在高建平看來,防範和化解“資本緊縮”風險的手段有如下幾方面:一是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互動。當前我國實體經濟的困難,主要是深層次結構性矛盾所致,其中企業利潤率下滑的最主要影響因素是週轉率驟降所反映的需求不足、産品銷售困難等,財務成本並非主要因素。面對當前困難,應鼓勵銀行與實體企業良性互動,著重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和水準,同時在定價上應允許銀企雙方按市場原則自主協商、合理定價。

  二是加快信貸資産有效流轉。應儘快消除當前制約信貸資産證券化發展的不利因素,加強資訊披露體系建設,鼓勵更多類型的非銀行機構投資者參與,有效提升市場流動性;繼續創新産品,開展不良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提高投資者風險管理能力,推動信貸資産證券化市場快速健康發展。

  三是科學引導銀行優化信貸投向、強化資産品質管控。以小微企業貸款為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管理難度大,尤其在當前經濟結構深入調整時期更大,並不是每家銀行都具備相應的風險管理能力。建議將“三個不低於” 即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小微企業貸款戶數不低於上年同期戶數、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不低於上年同期水準,調整為激勵性要求,即對達到“三個不低於”的銀行,由財政給予相應補貼,對小微企業貸款更高風險進行一定補償。

  四是鼓勵加快不良資産核銷。國家最新出臺的金融企業呆賬核銷管理相關辦法,放寬了金融企業呆賬核銷標準,鼓勵金融企業加快核銷速度,及時處置不良資産。但相應的稅收政策並不配套,遵照新辦法核銷的貸款仍然只能在稅後利潤中列支。建議修訂相關財稅政策,在不良核銷稅前列支、不良貸款認定等方面賦予銀行更多的自主權,減少稅負,真正鼓勵銀行加快不良資産核銷。

  五是加快推進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步伐。建議儘快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等相關法規,逐步放開分業經營的限制,推動銀行綜合化經營發展,提升資本自我積累能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