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光大銀行張旭陽:中國到了大資管時代的起點

  • 發佈時間:2015-05-24 10:29:5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中國網財經5月24日訊 “201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5月23日-24日在京舉行。24日上午舉行的財富管理的發展前景討論上,中國光大銀行資産管理部的總經理張旭陽表示,中國金融結構有一個結構性變化,這個變化在金融板塊比例關係當中,就是所謂大資管時代要到來。

  發言全文如下:

  感謝大家,很高興到清華講堂。因為時間關係,我想直入主題。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從一線資産管理者對未來五年內中國資産管理行業市場變化的一個思考,中國金融結構有一個結構性變化。這個變化在金融板塊比例關係當中,就是所謂大資管時代要到來。我們看到這麼一組數據,2014年中國資産管理行業規模達到59.7萬億,銀行理財15.05萬億,當年新增5萬億,這個增量已經超過當年商業銀行個人存款4萬億的增量,除了銀行理財以外,我們看到信託的19.38萬億,看到保險超過10萬億,公募基金4.54萬億,以及整個資管行業大數是50.7萬億。因為這裡面有很多銀信合作,包括通道業務,扣除通道業務重新計算以後,整個規模我們估算42萬億,比2013年底增加12萬億,這12萬億又超過當年商業銀行對私、對公存款9萬億增量的總和。這個數字到2015年3月底,大字管行的規模達到65.17萬億,銀行理財從15.05萬億增加到16.07萬億,信託規模從13.982015年增加到14.12015年,機構增加23.8萬億,超過2015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對公對司存款2.98萬億的增量。所以我講中國到了一個大資管時代的起點。

  這種大資管時代的動力來源:

  第一個動力來源,來源於投資者的代際變遷,來自中國人口結構變化。

  第二個動力來源,我們過去30年所積累的財富,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未來都會轉化為對金融資産的需求,這也來源於中國經濟發展動力的變化,以計劃經濟為主導的經濟體當中財政是配置資源的主要核心力量,以國企、投資拉動經營體當中,銀行當仁不讓成為金融配置的主要資源。到了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只有資本市場能承擔起為創新創業型企業配置資源角色的這種定位。而一個強大資本市場發展,需要一個強大資産管理行業作為背景、作為支撐。所以我們講第二個動力來源來自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變化。

  第三個動力來源,監管機構的監管創新。張五常有一本論文《中國經濟制度》,中國模式當中很大原因存在縣域競爭,推動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中國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在金融抑制存在的同時也存在監管競爭,不同監管機構對金融深化,對金融管制放鬆的不同結構帶來市場上不同結構的對比變化。

  第四個動力來源,來源於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的出生,網際網路金融自問世就是混業。

  最後一點商業銀行理財市場發展也是大資管時代的動力,商業銀行面臨利率市場化壓力,面臨脫媒壓力,必須要靠投資管理、資産管理、財富管理、投資銀行這些市場化業務去應對,所以銀行理財為代表的這種商業銀行業務發展是商業銀行的轉型和自我救贖。

  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覺得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的發展未來五年會從現在的60萬億增長到100萬億的規模。除了空間和規模增長以外,我們覺得中國資産管理行業也會面臨一些自身的變化,我叫它中國資産管理行業之變。

  第一變是模式變化。在資産管理我們會看到投資銀行、資産管理、財富管理三種機構的定位,當我們面臨網際網路金融或網際網路資訊科技革命的發展,帶來的資訊不對稱的下降,作為一個資管機構如何更好管好投資者的財富,獲得一個超越市場或超越散戶的資表現的收益,從原來市場買方向産業鏈上游向賣方、向投行傳遞,我們叫資管投行,意味著我們需要把我們在資産管理行業所謂對中觀層次資産配置理念與微觀層次的金融創新或者企業融資工具創新相結合,使得資産管理的投資與企業的基本經營活動更加密切的結合。在先後端我們需要資産管理行業,可能會跟財富管理行業去融合,邊界會更加淡薄。以前的基金是通過銀行代銷的,但是在一個波動性很強的時代我們怎麼更好了解投資者偏好,這需要資産管理機構與客戶做直接的溝通。感謝網際網路,這種溝通可能就有一個平臺,所以我們講在資産端、資金端,資産管理行業會從原來去産品化更多向投資平臺,向客戶的社區平臺服務去轉變。我們今年年初看到一個電影《超能陸戰隊》,這裡面有一個大白,我們更感謝裏面的小微機器人,在網際網路背景下一個資管機構去做財富管理業務,它需要做數字雲的服務,更需要模組化的服務,它需要把靈活單元投資和多元組合相結合,為每個單一客戶提供更精確基於目標投資組合資産管理配置計劃,這種目標的實現需要技術服務、技術更新,通過模組化組合加以達成。

  第二變是技術之變。包括投資端的多帳戶的技術,包括數據處理、演算法模型、市場預測,也包括在風險管理方面的如何使資産配置與風險因子的穿透,看組合的風險因子,還包括跟投資者之間更加多樣化的交互界面。一個好的資産管理公司也是一個好的科技公司。

  第三變是投向之變,除了更多的α法與聰明的β之外,從右方向左方傳遞,我們需要通過資産證券化的品種幫助企業盤活資産的存量資産,通過並購基金幫助企業去引入資産替代低效資産,把資産負債表左方做得更有品質,才能降低右方的投資品種風險。所以未來我們會看到我們整體資産管理行業投資譜係在長端會重點突破,保證基礎設施結構化融資,包括並購,包括企業資産證券化。這種過程就需要我們在投資譜係的短端要加強流動性資産佈局,降低費用成本,我們會看到未來五年在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當中被動投資,所謂這種低成本的被動投資,以多α法量化投資對衝基金的發展也會風起雲湧。所以我想投向之變,這是我們未來會看到的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第三個變化。

  第四變是體制之變。在國外沒有這個問題,在中國確實存在這個問題,資産管理行業是輕資産行業,輕資産行業會人腦+電腦所替換,這是一個高淘汰率的行業。我們看到1994成立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98年就被託管,2000年清盤,所以我們想未來資産管理行業會有一個很好的市場化激勵機制的安排,我們看到證券法修法,我們也看到中國基金是一個以固元為主導的混合所有制,看到個人發起公募基金,未來資産行業裏面體制會發生很大變化,這種變化一般強調更為合理的股權治理結構,也會強調投資者和資管行業之間通過體制的設計去降低所謂的利益衝突。比如像國外的先鋒基金所特有的這種股權結構。

  隨著資産管理行業的發展,包括模式之變、技術之變、投向之變、體制之變,意味著在這個行業當中存在著彎道超車的可能,這個行業參與者會發生很大變化。未來這個行業當中會有兩類機構生存的更好一些,一類是大資管機構,以商業銀行、保險公司或者BAT為背景大資管機構,以大體量去對抗市場的波動。還有一種是優秀的私募管理機構,更多的是産業基金背景和科技公司背景的機構,精緻的管理能力,在這個市場取得自己應有的地位。未來五年中國資産管理行業並購重組會風起雲湧,這背後會産生對世界資産管理行業有影響的機構,我們會看到現在排名前五十大銀行當中有11家中資銀行,排名十一大銀行當4家中資銀行,但是我相信再過五年我們排名世界前五十大資産管理公司當中一定會有中資公司的背景。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的發展壯大也需要回歸本原,回答這個行業生存的基礎,這不是一個影子銀行的業務,我們會看到商業銀行法、信託法、證券法在修法,也看到這個行業的産品模式和經營模式的轉變。

  總之,我們站在一個大資管時代的起點,我們每個從業人員會擁抱未來,擁抱變革。謝謝大家。

光大銀行(601818)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