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觀察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顏色教授談中美兩國疫情期間不同的政策對比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顏色教授談中美兩國疫情期間不同的政策對比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兩國在應對疫情、國際合作、宏觀調控以及後疫情時代的發展戰略等方面都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也收穫了不同的結果。那麼,在疫情面前中美兩國的政策選擇差異為何如此之大?今天,我們就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顏色教授一同梳理一下疫情期間中美兩國在一些領域的政策選擇及其背後的原因。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時殷弘

中國觀點下,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有六項裨益和七項弊端

        美國媒體7日測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在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已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預計當選第46屆美國總統。此次美國大選有哪些新特點?背後體現了美國一種怎樣的社會現象?拜登入主白宮後,中美關係將去向何處?這將對世界格局産生怎樣的影響?《中國訪談》特別邀請到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進行解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楊希雨

美國頻打“台灣牌”戰略意圖就是阻止兩岸統一

        近日,美國國務院正式批准對臺軍售“愛國者三型導彈”方案,涉及金額6.2億美元。這已是美國今年第二次批准對臺軍售項目,也是特朗普政府上臺後第七次對臺軍售。這幾年美國政府的“台灣牌”越打越頻,力道越來越大,美國為何如此高頻打“台灣牌”?這將對中美關係産生怎樣的影響?《中國訪談》特別邀請到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為大家解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

小心,美國貨幣放水可能給我國造成重大損失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會議還分析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特別強調,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如何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會議內容還有哪些亮點?就相關問題,《中國訪談》特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與網友們交流。

1  2  


精彩推薦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