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北京:千年長城“活態”傳承

發佈時間:2024-03-21 09:53:27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羅鑫 | 責任編輯:姜一平

走進位於北京密雲區古北口鎮的蟠龍山長城文化景區,沿途依山就勢裝點的長城文化標識解説牌,色調統一、內容豐富。打開手機掃一掃解説牌上的二維碼,關於這段長城的歷史背景、知名歷史人物、建築構造、修繕故事等內容,就以悅耳的聲音播放出來。

長城北京段自東向西蜿蜒經過平谷、密雲、懷柔、延慶、昌平和門頭溝6區,是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北京著力推動長城遺産保護、價值挖掘、文旅融合、文化傳播等方面工作,整體提升沿線各區長城保護管理水準、提振區域經濟發展,促進長城文化的傳播與交流,讓古老長城煥發出時代新貌。

如今,長城北京段的“家底”進一步被摸清,新增的長城遺産點位未來將成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的重要支撐,為長城保護傳承利用體系的建立添磚加瓦。

“在十多年前全國長城資源調查的基礎上,我們運用多學科融合的方式,對北京地區早期長城資源進行了更加深入、全面的挖掘和整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李衛偉説,“我們新發現不少長城遺産點位,一系列研究成果對北京地區早期長城資源形成有效補充,提升了長城資源資訊的完整性、準確性。”

據介紹,北京持續創新保護手段,為長城本體保護以及價值挖掘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比如,運用數字化技術對長城開展監測,分析長城振動、變形等資訊,為長城的保護提供風險預警;嘗試將載重無人機、便攜負重裝置等高科技産品運用到長城保護實踐中,提高保護效率等。

長城碑刻遺存是研究長城歷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出自北京延慶區的50多塊長城碑刻、上千字碑文借助微痕提取數字化技術,呈現出更多關於長城修築以及地方歷史、吏治、民俗等資訊。

隨著技術手段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沉浸式展覽以及旅遊項目賦能長城文化內涵的展示闡釋。北京市文物局局長陳名傑説,北京在實施長城搶險加固系統工程的基礎上,突出“長城文化+”概念,打造高品質的長城文旅融合片區,加強長城歷史文化的展示闡釋。

位於北京昌平區的居庸關雲臺是元代過街塔的基座,由漢白玉石砌築而成,臺頂四週為雕花石欄及排水石雕螭首。昌平區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説:“如今,居庸關雲臺通過多媒體和數字化手段‘活’了起來,觀眾能夠‘穿越’到各個年代,真切地感受從雲臺經過的車馬人流,沉浸式感受雲臺的石刻藝術魅力。”

八達嶺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榮欣鋒介紹,八達嶺長城景區近年來結合夜遊活動的開展,推出古裝互動體驗、開城儀式、木偶劇巡演、古風快閃、魔術互動、國潮京劇、國風樂隊演出等活動,通過挖掘中華傳統文化,打造“網紅”打卡點,滿足遊客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

長城腳下的村莊,在長城遊的帶動下煥發新生機。走進位於古北口長城蟠龍山段腳下的古北口村,倣古院門、青磚灰瓦……一幢幢民居經過改造後令人賞心悅目。一些民居外墻上,粉刷有與長城相關的古詩詞、歷史人文介紹、當地的非遺習俗等歷史民俗文化知識,吸引遊人駐足觀看。

“我從小就在長城腳下長大,見證了長城周邊的發展變遷。”禦道山居私湯民宿創始人祁跡説,“隨著長城歷史文化的挖掘、長城遊的熱度升溫,民宿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如今,民宿提供當地非遺小吃製作、漢服體驗、研學講解等服務,吸引了不少‘回頭客’。”

“古北口鎮在紅色旅遊、研學旅行的帶動下,實現了鄉村旅遊收入的大幅增長,文化旅遊消費市場得到進一步激活。”古北口鎮副鎮長陳如説,“我們將長城上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以及文物古跡資源‘串珠成鏈’,多條精品旅行線路自推出後,就熱度不減,古北口長城正在成為一個感知長城的極佳課堂。”

(據新華社電 記者 羅鑫)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