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第36屆金雞獎,花落誰家?

發佈時間:2023-11-01 14:33:04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上官雲 | 責任編輯:姜一平

中新網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上官雲)作為一個重要獎項,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提名、評選等幾乎每次都備受關注。

2023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將於11月1日至4日舉辦。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提名名單公佈後,最佳故事片、最佳男配角等獎項提名很快引發關注。

有些人關注電影《封神第一部》獲得最佳編劇等九項提名,能否最終成為金雞獎評選的大贏家;也有人覺得這份名單有點“意難平”,一些熱門的電影、演員沒能獲得提名。

金雞獎的各大獎項,究竟會花落誰家?

《封神》能否“封神”?

在近幾個月內上映的電影裏,《封神第一部》的熱度持續時間較長,從故事改編到服化道,都在社交平臺賺足了關注度。

《封神三部曲》取材自明代小説《封神演義》和宋元話本《武王伐紂平話》。電影保留了人們熟悉的人物,商王殷壽是反派,野心勃勃;伯邑考前來救父,最後卻被害死。

與此同時,情節線索變了,“宿命論”被拋棄,“封神榜”的設定為女媧留下的寶物,只有“天下共主”才可以打開,並在亂世中拯救蒼生。

今年的金雞獎,《封神第一部》獲得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男配角(李雪健)、最佳女配角(袁泉)、最佳攝影、最佳錄音、最佳美術等9項提名。

“《封神》的競爭力,來自於對中國古代神話情境的精心復刻,是一次想像力的‘落地’,也是中國魔幻題材走出西方魔幻電影風格的標誌性作品之一。”專欄作家韓浩月分析。

他認為,這部電影在劇本、演員、特效等多個層面,體現出主創班底強大的調度能力,完成度很高,尤其是畫面的呈現,給很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再如,在道具製作方面,《封神》做出很多嘗試,包括鬼侯劍等在內的很多武器都是立體的,有的前後兩面不追求純粹的對稱性,側面看上去也有造型,結構更加複雜。

不過,《封神第一部》也存在不足之處,像部分臺詞不夠精煉,電影中的喜劇成分稍顯刻意等等,最後能夠摘得幾個獎項,目前難以給出定論。

“流量”與老戲骨

此外,電影《無名》獲得本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程耳)、最佳男主角(梁朝偉)、最佳男配角(王一博)、最佳攝影等8項提名,熱度也很高。

“最佳男配角”提名名單上,有王一博(《無名》飾葉先生)、李雪健(《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飾姬昌)、金巴(《回西藏》飾久美)、胡軍(《長空之王》飾張挺)和雷佳音(《滿江紅》飾秦檜)。

這份名單曾引起一波關於“流量”與老戲骨的討論,有人將王一博劃到“流量明星”的行列,認為他“影齡”比較短,相較于同時被提名的其他演員來説,競爭力不是特別強。

也有人對上述觀點表示反對,認為這個獎項的評選,説白了是角色和角色之間的比拼較量,大家沒必要把刻板印象代入其中,而是更應該關心演員是否塑造出有血肉的角色。

李雪健是公認的實力派演員,在《封神第一部》中發揮依舊穩定,姬昌看到兒子姬發時的驚喜,眼神微妙的變化,以及吃下肉餅後的情緒爆發……很多場戲都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實際上,“流量明星”轉為“演技派”、“實力派”的例子也不是沒有,這得益於演員的個人努力、在於行業的鼓勵與扶持,也離不開輿論環境的客觀與包容。

就如韓浩月所説,對於“流量明星”能否與老戲骨同臺競爭,最終要回到創作層面來討論,不宜帶有任何偏見,只要有進步,且一直呈現進步的狀態,就值得肯定。

是否存在“意難平”?

拋開爭論,仔細看看今年的金雞獎提名名單,亮點也不少。

憑藉在電影《我愛你!》中的出色表現,惠英紅得以提名最佳女主角。她飾演的李慧如是個每天為生計奔波的普通人,後來與“空巢老人”常為戒不打不相識,慢慢走進彼此的生活。

《長安三萬里》《四•季》和《雪域少年》提名最佳美術片。《長安三萬里》堪稱爆款動畫電影,票房、口碑都不錯,故事裏有對杜甫、王維等詩人群像的呈現,也有對人生際遇的探討。

不過,一部分觀眾始終有點“意難平”,覺得王寶強在《八角籠中》演技也不錯,但沒有獲得提名;再比如《流浪地球2》所獲得的獎項提名,不像此前預想的那麼多等等。

韓浩月比較關注《永安鎮故事集》《宇宙探索編輯部》最終的獲獎情況,“作為重量級獎項,對於小眾電影、文藝片、低票房電影的關注,凸顯其視野、胸懷,以及價值倡導。”

著名導演張藝謀曾説過,“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國電影和金雞獎的歷史,是要靠著一代比一代更年輕更新銳的中國電影人和中國觀眾來創造的。”

“金雞獎”的含金量之高,不言而喻。不管各大獎項花落誰家,觀眾們期待的都是中國電影能夠越來越好,突出個性、多元包容,為觀眾提供更多的選擇。(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