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良渚黑陶罐上的刻畫符號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嗎?

發佈時間:2024-01-12 09:48:09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 嚴格 謝盼盼 童笑雨 | 責任編輯:張靜

題:良渚黑陶罐上的刻畫符號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嗎?

——專訪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執行院長馬東峰

中國文字究竟何時出現?按西方主流觀點,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距今3600餘年,比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晚了約2000年。

良渚是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聖地。在那裏,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個黑陶罐。它看起來其貌不揚,卻是國家一級甲等文物。上面有十二個成組刻畫符號,有人認為這些符號是表意畫,有人認為是原始的象形文字。它們表達了什麼意思?會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嗎?

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執行院長馬東峰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對此作了闡釋。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良渚時期的玉器、陶器、石器上已發現刻畫符號1000余個,這個刻符黑陶罐為何是國家一級甲等文物?

馬東峰:良渚遺址出土的陶罐很多,帶刻符的文物也不少,但帶刻符且保存完整的陶罐就非常罕見了,它上面刻畫的十二個連續符號,數量居良渚文化之冠。這一刻符黑陶罐採集于浙江余杭南湖,位於良渚古城西南方向約15千米處,它並非出土于墓葬,而是當地水産隊在余杭南湖從事挖沙作業時發現的。南湖在東漢時蓄水成湖,近代因苕溪的疏浚,水域面積逐步縮小。1985年,當地水産隊在這裡專營挖沙的副業,並陸續在湖底沙層中發現了100多件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和石器,黑陶罐是其中之一。雖然無法確知層位,但根據器型分析,它屬於良渚文化時期。

至於為何會出現在南湖,學界有多種猜測:一是它是陪葬品,原本隨葬在鄰近水道的墓穴中,後來因為水道位置的改變,在水流涌動下來到南湖底;二是它是祭祀用品,良渚人舉行祭祀儀式之後,按照祭祀禮制,將這個陶罐放入了南湖水中。很多在墓葬中出土的陶罐,因為墓室倒塌或者燒制溫度不高、不夠堅固等原因,保存狀況都比較差,有的出土時就是一堆渣渣。

良渚刻符黑陶罐。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供圖

得益於長時間在湖底沙層的沉積,這件黑陶罐才能保存完整。也正因為長期埋藏于水中,本身是夾細砂黑陶的陶罐,外表因水銹而遍佈大塊的紅褐色。陶罐肩部和上腹部的12個刻畫符號,決定了它成為國家一級甲等文物。這些符號排列整齊,露出陶胎本色,我們可以推斷,它是燒成後刻畫的。符號有形似羽毛的箭,有的形似山,也有縱橫交錯的網狀物,更有趣的是還有只動物。刻符數量之多,是在以前的陶器中不曾有過的。

中新社記者:這些刻畫符號代表什麼意思?算是最早的文字嗎?

馬東峰:這十二個符號所表達的意思,我們目前還沒有定論。古文字學家李學勤先生用甲骨文的方法曾對這些刻符進行過釋讀,認為這些刻符寫的是“朱旗戔(jiān)石,網虎石封”,即一個叫朱旗的人或是族群去到一個叫“石”的地方,在那裏用網捕抓老虎。但隨著研究推進,我們發現,雖然良渚有一些刻畫符號看起來和甲骨文很像,比如“王”“土”“五”,但它們並不是同一個文字系統,用釋讀甲骨文的方式去解讀這些符號可能並不準確。

良渚刻符黑陶罐。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供圖

至於良渚刻畫符號的性質,考古學者很早就做過討論。1936年,良渚文化發現人施昕更説是“記號文字”;1937年,考古學者何天行説是“早期文字”。在今天,我們認為,它們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字,但可以視為原始文字。因為文字是要能成體系的,必須有音可讀、有形可釋、有意可解,良渚的刻畫符號不能構成文字系統。

比如,在良渚古城遺址中,出土了不少帶有刻符的陶罐,但它們都是單個的,像花、鳥、龍蝦、鱷魚,還有類似咬了一口的蘋果那樣的。不排除這類符號可能是隨意刻畫的。就像村民在生活中需要借用碗,為了防止自家碗與別人家的混雜,張三畫個竹子代表他家,李四家畫朵蘭花。很多年後,後人如何能知道這是張三畫,還是李四畫的?更遑論明白當時刻符的含義。但我相信,良渚人應該是有文字的。

除了這件刻符黑陶罐,我們在良渚文化的考古工作中,發現了由多個刻畫符號有意組合排列在一起的情況。如出現在這件刻符陶罐上的其中幾個刻符就頻繁地作為燒前的符號使用,而在平湖莊橋墳遺址出土的石鉞上,出現了筆畫相同而組合不同的刻符,表明良渚人是可以分清相似符號的不同含義的,這些符號確實存在廣泛認可的含義,從這個角度而言,這些刻符確實也可稱為是原始文字了。

刻符寬把杯。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供圖

此外,當時良渚社會已經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社會,先民之間的交流肯定不只是通過符號,應當是通過“文字”傳達的。良渚古城,城分三重,佔地630多公頃;良渚古城週邊水利工程,是中國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此外,良渚古城遺址內外分佈著許多山:莫角山、烏龜山、卞家山、獅子山、塘山……這些山,其實是融合自然山體進行人工堆築而成的。這需要巨大的社會動員能力。根據遺址分佈情況進行估算,一個勞動力的背後,至少要5至6個人保障農業生産,而良渚古城僅住有一兩萬人,這也意味著古城修建需要調動城外人。在遠距離的動員修建中,還要面臨溝通和傳遞資訊等問題,如果沒有文字,根本沒辦法執行。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供圖

中新社記者:為什麼直到如今,我們依然難以破解良渚原始文字,無法實證文字?

馬東峰:文字解讀需要有“翻譯本”,如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有固定泥板供解讀,但在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刻符陶罐存在樣本數量不足、不夠集中等問題,還不足以解讀原始文字。如果有一天,我們找到良渚人原始文字的“密碼本”,相信一切都能真相大白。

在四川成都博物館舉辦的“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上,展覽展出的吳文化博物院收藏的良渚文化刻符黑陶罐。安源 攝

良渚刻畫符號的發現,也證明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中國的文字很可能不是起于同一個源頭,不同區域文化極大可能有著屬於自己的文字。只不過某些區域的文化在歷史演變中消亡了,那麼原本屬於這個文化的文字,也就湮沒于歷史的長河中。這也意味著,中國文字的發展很可能不是單一性的,而是多元化、多樣性的。(完)

受訪者簡介:


 馬東峰,現任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執行院長,曾任杭州市文物考古所考古室主任、良渚遺址管委會文物管理局副局長、文化産業局局長、良渚博物院院長,長期從事良渚遺址保護管理研究利用工作,有豐富的良渚遺址展示闡釋工作經驗。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