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為何一片樹葉能吹響中外文化交流“協奏曲”?

發佈時間:2024-01-08 09:25:55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劉可耕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中新社福州1月5日電 題:為何一片樹葉能吹響中外文化交流“協奏曲”?

——專訪福建樹葉吹奏技藝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邱少春

中新社記者 劉可耕

2023年8月,南韓草笛協會會長成洙鉉到訪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南韓草笛協會與上杭縣樹葉吹奏協會簽約合作。這是成洙鉉第三次來福建進行樹葉吹奏技藝交流。

一片樹葉何以吹響中外文化交流“協奏曲”?福建樹葉吹奏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歌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奏員邱少春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對此作出解答。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南韓草笛協會會長成洙鉉為何三度訪福建?

邱少春:我與成洙鉉會長的交往,始於2014年初,他發送資訊説想來福州與我交流樹葉吹奏藝術。當年7月,他來到福州,我召集福建省十幾位學員在福州舉辦了中韓樹葉吹奏藝術交流會,那是中國與南韓吹葉人之間的首次見面交流。

後來,我們之間的交流就變得頻繁了。從他提供的南韓樹葉吹奏網站,我看到了中國之外的樹葉吹奏活動資訊。同年8月,“2014中國·貴州首屆全國蘆笙葫蘆絲木葉邀請賽暨學術研討會”在貴陽舉行,他報名參賽,我是那次比賽活動的評委。2016年,他從南韓直飛過來,參加在福州舉辦的樹葉吹奏藝術交流大會。2019年,他在首爾牽頭舉辦葉笛國際交流活動,我們派出多位代表參會。

成洙鉉前兩次到訪福州,2023年的目的地是距福州400多公里的龍岩市上杭縣。他來訪四天期間,我正在上杭縣舉辦一年一度的暑期樹葉吹奏培訓班。

抵達上杭縣當晚,他就在歡迎人群中認出了福建教育學院教授鄒開煌和多位老相識,並用夾生的韓式中文跟大家打招呼、寒暄,像老朋友見面一般。

在我們為他舉辦的小型交流會上,他吹奏《大長今》等曲子,讓大家聆聽和領略了韓式風情樹葉吹奏音樂。我們的培訓班學員也深情回應,演奏了《客家山歌傳萬代》《映山紅》。大家交流起來沒有距離感,沒有陌生感,正應驗了那句名言——“音樂沒有國界”。

隨後,南韓草笛協會與上杭縣樹葉吹奏協會舉行了簽約儀式,雙方計劃在今後加強交流,推動樹葉吹奏發展。

2020年,儘管南韓下達了口罩限購令,他仍發動近百位葉友採購300多個N95口罩捐贈給我們,令人感動。三年疫情防控期間,他兩次舉辦網路樹葉吹奏音樂會,召集南韓、日本、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英國、埃及、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家的樹葉吹奏者線上演奏,讓我們從中了解到世界樹葉吹奏的發展情況。

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後,他給我留言,“希望儘快開展線下交流”,促成了他的此次來訪。

中新社記者:除了南韓,您還與哪些國家和地區進行過樹葉吹奏的交流?

邱少春:除南韓草笛協會外,我們還與台灣新北市樹葉吹奏藝術協會保持多年交往。樹葉吹奏藝術由客家人傳到台灣,洪政國是台灣樹葉吹奏藝術發展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二十幾年來,洪政國不遺餘力面向社會推廣樹葉吹奏技藝。

2016年,我和鄒開煌赴臺參加吹葉藝術交流會,這是海峽兩岸首次圍繞吹葉藝術交流研討。洪政國對我説:“樹葉吹奏是客家人傳授給我的,我要努力把它傳承發揚下去。”在此次交流會上,我們也與日本、南韓等地葉友同臺交流。

2016年10月,我受邀赴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為期一週的樹葉吹奏藝術講座,開闢樹葉吹奏演藝坊,傳授樹葉吹奏技藝,共有近百位學生接受了培訓。2018年10月,我再次受邀赴香港舉辦樹葉演奏音樂會。

近年來,樹葉吹奏作為大型文藝晚會和對外文化交流中的一個精彩節目,亮相廈門投洽會、上海世博會、北京園博會等各種舞臺。我也曾赴法國、德國、新加坡、泰國、南非、澳大利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表演樹葉吹奏技藝。

在榮獲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金獎的交響詩篇《土樓迴響》中,第三樂章“土樓夜語”的主旋律就是用樹葉來演奏的。古老的樹葉吹奏由此走進了高雅藝術殿堂,首開先河實現樹葉吹奏與交響樂的合作。每次演出到了這個環節,觀眾總是打破嚴肅音樂中途不鼓掌的常規,自發熱烈鼓掌。中國著名指揮家鄭小瑛教授已帶著這部作品出訪日本、美國等10多個國家,演出70多場,把樹葉吹奏帶到了世界各地。

中新社記者:樹葉吹奏技藝是如何形成並傳承發展的?它有著怎樣的藝術特色?

邱少春:吹葉,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也是各民族民間狩獵、文化娛樂、交流的原始載體。原始社會狩獵時代,它被用以擬聲捕獵禽鳥,後來逐漸轉化為以聲代樂、以音伴唱的樂器。古人多用桔柚、楊柳或蘆竹的葉片捲曲吹奏。

吹葉起源應很早,發展在中原,因其性能極不穩定而未列入正規演奏樂器中,至唐代始成為樂隊演奏樂器並進入宮廷樂隊。在四川成都永陵博物館館藏前蜀國王王建墓隨葬品中,二十四尊樂伎石雕像表現出晚唐五代宮廷樂隊的盛大規模及壯闊場景,其中就有一尊吹葉樂伎石雕像,迄今1000多年。《舊唐書·音樂志》稱吹葉為“嘯葉”,並記述宮廷音樂“葉二歌二”,表明在樂隊中有歌唱者二人、吹葉伴奏者二人。山西雲岡石窟也有一幅僧人吹葉的壁畫。唐代詩人郎士元在《聞吹楊葉者二首》詩中,將吹葉描繪得淋漓盡致:“妙吹楊葉動悲笳,胡馬迎風起恨賒。若是雁門寒月夜,此時應卷盡驚沙。天生一藝更無倫,寥亮幽音妙入神。吹向別離攀折處,當應合有斷腸人。”

可見,樹葉吹奏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技藝,已有上千年曆史,盛行于隋唐時期。樹葉吹奏也是閩西最有特色的客家傳統技藝之一,客家地區的樹葉吹奏保存了中原文化的神韻。在中國,有些地方稱之為“吹葉”“葉笛”,西南民族地區稱之為“木葉”,而日本和南韓則稱之為“草笛”。日本和南韓對吹葉藝術的傳承和保護開展得較早,成立了全國性和許多地方性的草笛協會,並舉行全國性比賽。

世界上許多國家有樹葉吹奏,有共同交流的基礎。2011年,Discovery探索頻道將我的樹葉吹奏故事拍成紀錄片,該片在世界多國播放,進一步擴大了樹葉吹奏藝術的交流傳播。

樹葉吹奏通過氣流振動葉片發出聲響,聲音清越嘹亮、圓潤飄逸、悠揚悅耳,別有風味。演奏時,兩手分別持葉片兩端或用一手食指和中指分開,橫置葉片于唇間,吹氣使葉片振動發音。演奏者通過嘴勁、口形、舌尖的控制,手指繃緊或放鬆葉片等各種技巧,改變葉片的振動頻率,可吹奏出高低、強弱不同的音響,從而形成美妙的樂曲。

樹葉吹奏普遍以民間傳播為主,並結合當地勞動者的技藝特色,由於存在極不穩定等因素,難以大規模發展。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至今還保存民間吹葉技藝,但具有理論性、藝術性的人才已極為稀缺。

2017年,樹葉吹奏技藝入選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此後,福建省吹葉藝術開始走進校園課堂,組建起大、中、小學生吹葉隊和農民吹葉隊,面向學校、社會、企業普及推廣。在繼承客家傳統吹葉技藝的基礎上,我結合樂器法理論,形成學術上的“庭院派演奏風格和體系”,編著《樹葉吹奏法教程》,11節課挂在國家公共文化雲網站供大眾學習。希望中國的吹葉藝術不再寥落。

中新社記者:我們應如何將樹葉吹奏技藝發揚光大,推動其進一步走向世界?

邱少春:此次中韓兩協會簽訂協議,就有望加強兩國間樹葉吹奏藝術的交流與合作。成洙鉉會長表示,希望2024年南韓、日本與中國的樹葉吹奏者們能聚在一起度過愉快時光,“我來向日本朋友們介紹你,希望今後有更多各國朋友一起分享和發展”。

樹葉吹奏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藝術項目。回顧過去幾十年來我參與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樹葉吹奏節目的出現,似乎標新立異,實則蘊含著中華文化內涵,又散發著泥土的芬芳,既新穎又富有特色,這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

我們希望多舉辦國際性樹葉吹奏交流大會以及其他學術研討活動,推動樹葉吹奏申報國家級乃至世界級非遺,促進樹葉吹奏藝術的保護、傳承和發展,讓樹葉吹奏走向世界。(完)

受訪者簡介:

邱少春,樹葉吹奏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福建省歌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奏員,“邱少春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

2001年,應中國著名指揮家鄭小瑛教授邀請,為交響樂《土樓迴響》擔任樹葉吹奏。該作品榮獲中國首屆音樂“金鐘獎”金獎,並先後應邀赴日本、美國演出。同年,樹葉、嗩吶、笙三重奏《家鄉阿里山》在中央電視臺《藝術之旅》和《走進音樂》欄目介紹。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