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千年故城遺址“活”起來
——新疆吐魯番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的啟示
光明日報調研組
在吐魯番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多個民族在這裡交流交往:往來商隊滿載絲綢香料穿梭驛站與廊道,求法僧侶身背經篋穿越戈壁和荒漠……多元文化在這裡交融:高昌樂的吹奏聲從每一個樹梢掠過,葡萄酒的醇美香甜在每一個坊裏間彌散,西來的畫師在洞窟中勾描畫像,東來的詩人們則在火焰山下對酒當歌……
千百年來,吐魯番書寫了一段又一段經典的歷史傳奇,留下了無數的文物珍寶、歷史遺跡。而交河故城,這座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生土結構古代建築城市遺址,無疑是耀眼的那一個。
2022年7月12日至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期間,考察了世界文化遺産交河故城。他強調,交河故城是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見證,有重要史學價值。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不斷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增強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2023年10月和12月,光明日報調研組兩次來到這座被稱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中,實地調研。
俯瞰坐落在吐魯番雅爾乃孜溝谷臺地上的交河故城,形如柳葉,又似扁舟。吐魯番市文物局供圖
交河故城源源不斷地吸引著遊客前來參觀。尚傑攝/光明圖片
保護交河遺存:讓殘垣斷壁“強筋壯骨”
迎著秋日的余暉,光明日報調研組從吐魯番市區出發,一路向西前行10公里,抵達交河故城遺址。
它坐落在一個叫雅爾乃孜溝谷的臺地上,四週崖壁陡峭,最高達30米。臺地北部,河道一分為二左右支出,到臺地南端又交匯合一。從空中看,整個故城是由河水沖刷形成的一塊綠洲,它兩頭窄中間寬,形如柳葉,又似扁舟。
《漢書·西域傳》裏的記載,生動描述了這一情形:“車師前國,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繞城下,故號交河。”這也是交河城首次在漢文史料中出現。據記載,當時交河城距離長安8150里,700戶共6050人,屯兵1865人,説明當時有近8000人生活在交河故城。
沿著參觀線路,自交河故城南門進入,落日余暉灑在頹垣斷壁之上,一片金黃。
在講解人員的描述中,一座繁華城池在腦海中逐漸拼接成形:故城呈南北走向,長1750米,東西最寬處300米,南部是建築密集、繁華熱鬧的居民生活區,中部是輝煌壯觀的官署區,北部是規模宏大的大佛寺以及東北佛寺、西北佛寺組成的寺院區……
“雖然交河故城外形不規則,但各個功能區的分佈十分整齊。”吐魯番市文物局交河故城文管所所長王建東如數家珍:整座交河故城有街巷34條,房屋1300多間,保存完整的有700多間,按功能區劃分,分為居住區、倉儲區、官署區、寺院區、墓葬區和大型院落區。其“城在南、葬在北”,以及“擇中立衙”的佈局風格,無不透露出其受到中原建築的影響。
歷經2300多年風雨洗禮,遭廢棄超過600載,交河故城卻未歸於塵土,在王建東看來,這得益於交河故城採用了獨特的建築模式——“減地起凸法”。
按照這種方法,在建造房屋前,規劃好建築物佈局、確定墻壁位置之後,直接在臺地上往下挖,留下來的部分,即為房屋的墻壁,掏出來的空間,則為房間、庭院和道路。由於交河臺地上的黃土純度高、黏性大,加上吐魯番乾旱少雨的氣候,讓這座“雕刻出來的城市”保存下來。
但長期受風蝕、風化、沙塵、地震、洪水侵襲,交河故城的保存現狀並不樂觀。吐魯番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張勇介紹,1961年,交河故城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它的保護提上日程。特別是近些年來,國家文物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吐魯番市,不斷加大對交河故城的保護力度,先後投入資金超億元,有針對性、分片區、分層次推進交河故城遺址維修、加固、安防系統升級。
在維修加固過程中,文物專家經過反覆對比商討,最終確定了“本地化”保護原則,對風化嚴重的墻面,採用了打針注射高模數的硅酸鉀溶液的方法搶救;對出現裂縫的墻體,採用鉚固技術,給土墻嵌入骨架來“黏合”裂縫。
通過連續多期項目的實施,包括城內東北佛寺、官署西洞口、大佛寺、官署、南門闕、中央大道西側墻體等20多處重要遺址完成了加固保護,讓一批面臨崩塌的殘垣斷壁和崖壁得以“強筋壯骨”。
吐魯番市對交河故城的周邊環境也進行了治理。2014年6月,交河故城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這推動交河故城的保護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這些年,國家對交河故城本體的保護從未中斷過。2022年7月,總書記親自來到交河故城,叮囑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更是給了我們莫大的鞭策和鼓舞。”張勇説,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吐魯番市把交河故城的文物保護工作放在首位,制定了交河故城保護規劃,始終堅持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確保交河故城遺址及其歷史風貌和自然環境的真實性、完整性。
2023年,吐魯番申報了交河故城保護修繕工程——中央大塔保護修繕工程、交河故城溝西墓地本體保護修繕工程(一期)、交河故城保護與遺産價值展示提升工程等8個項目,來不斷夯實文物保護基礎,傳承好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産。目前已有6個項目初步獲得批復,即將啟動實施。
“眼下,交河故城已經列入國家文物局公佈的《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中,保護的基礎得到夯實,我們的保護理念由搶救性保護向搶救性和預防性保護並重轉變,保護重點也由文物本體向文物本體和周邊環境的整體保護並重轉變。”王建東説。
挖掘交河價值:引領文化研究走向深入
新疆吐魯番學研究院副院長陳愛峰,研究生畢業後就來到交河故城,也是在這裡,他開啟了吐魯番學研究的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交河故城是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見證,有重要史學價值。這些話説到了我們吐魯番文物學者的心坎兒上。”陳愛峰説,這座城市遺址,對文物研究者來説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物寶庫,蘊藏著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研究價值。
交河城扼守著吐魯番盆地的交通要道,通達焉者盆地的“銀山道”、東往敦煌的“大海道”、西去烏魯木齊的“白水澗道”、北抵吉木薩爾地區的車師道等,都要經過這裡。
西元640年,唐設安西都護府於此,交河成為天山南麓乃至整個西域的行政、軍事、交通、宗教中心。正因如此,“交河”一度成為邊塞、西域的代名詞,頻繁出現在唐代文人騷客的筆下。
在新疆博物館的展廳裏,出土于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的唐天寶十四載交河郡多份“馬料帳歷狀”顯示,“岑判官”曾多次往來于西州、北庭之間,在交河故城生活過不短時間。
這位“岑判官”即為邊塞詩人岑參,他留下吟咏交河的詩歌數量最多:“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巍”“送君九月交河北,雪裏題詩淚滿衣”“渾炙犁牛烹野駝,交河美酒金叵羅”……這些詩詞也為研究交河故城提供了一些參考。
除此外,交河故城的價值還在於,它是研究東西方文明交流交往交融的“標本”。它在歷史長河中見證了古代西域地區車師、高昌國、高昌回鶻等文明的存在,也見證著“都護府”對邊疆的管理及影響,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另一件吐魯番出土文物——唐天寶二載交河郡市估案,清楚記載了在交河郡帛練行內,來自中原的“常州布”,根據品質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個檔次,每“端”的價錢也從480文到500文不等。雖然有文物學家認為此“交河郡”指的並非交河故城,但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當時吐魯番地區商貿的繁榮。
為了充分挖掘交河故城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吐魯番加強遺址本體保護的同時,深化考古發掘整理,加強交河故城價值研究闡釋和傳播利用,加強文物蘊意闡釋,推動對交河故城的研究走向深入。去年8月,吐魯番市舉行第六屆吐魯番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吸引了國內外100多名專家學者參與。
國家文物局原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顧玉才在本屆研討會上提到,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重鎮,幾千年來的商貿交往、文明交流、文化交流在吐魯番這塊土地上沉澱下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遺産,同時也産生了一門國家級的“冷門絕學”吐魯番學。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于建軍介紹,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東西方許多探險家在吐魯番地區劫掠了大量文獻與文物,並展開研究,一度出現了“吐魯番在中國,吐魯番學研究在國外”的情形。所幸的是,近現代以來,在黃文弼、季羨林、唐長孺等一批國內知名學者的共同努力下,一批高品質大部頭學術著述相繼問世,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讓中國學者在吐魯番學研究上重新贏得了主動權。
“作為‘冷門絕學’,吐魯番學近些年在國際上熱度不減,但中國學者把握著主動權、站上了制高點。”于建軍説,新疆專門成立了吐魯番學研究院,定期出版吐魯番學研究雜誌,設立了博士後工作站,與國內外展開廣泛的學術交流。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榮新江認為,雖然吐魯番學已經成為與敦煌學並駕齊驅的國際顯學,但目前來看,研究成果比敦煌學少得多。期待著吐魯番學研究院在出土文獻的整理,地域社會史、寫本時代書籍史的研究等方面,充分吸收敦煌學研究的經驗和教訓,推出更多具有時代價值的研究成果。
講好交河故事:文旅融合讓遺址“活”起來
太陽將落未落之時,月亮已經迫不及待露出倩影。調研組一行在交河故城中,偶遇了一場特殊的音樂會。
音樂會由中日韓三國藝術家聯袂奉獻。他們使用的樂器有些特殊,用的是琵琶、篳篥、箜篌、古琴等宮廷復原樂器,演奏的則是《青海波》《夢胡伎》《雲中歌》等14首古樂曲。
空靈激蕩的古曲,讓那些斷壁殘垣的院落、官署、高臺、佛塔更顯蒼涼沉寂。在飽經千年滄桑的交河故城中,聆聽著跨越千年的美妙樂曲,感受古絲綢之路的繁華,也讓觀眾如癡如醉。
實際上,這場音樂會,僅僅是“夜遊交河”的一個插曲。為了跟上全時、全域旅遊的步伐,吐魯番市借鑒其他文化遺産“活”用經驗,從2016年嘗試推出了“夜遊交河”活動,此後不斷完善夜遊線路、豐富夜遊內容,樂器演奏、詩歌朗誦和民歌演唱等活動都被加入進來,增加了交河故城對遊客的吸引力,受到遊客的追捧。
“月色中的交河,抖落了一地的詩情畫意。”青年小夥艾孜哈爾·艾合拜爾身背經篋,化身為僧侶朗誦散文詩《假如我是穿行交河的僧侶》,成為“交河之夜”演出的主角。“能夠在這座世界文化遺産裏演出,讓遊客體驗吐魯番獨特的文化,我覺得非常自豪,也覺得很有意義。”艾孜哈爾·艾合拜爾説。
在過去一年多,交河故城的“推薦官”越來越多。
2023年初,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來到吐魯番,實地探訪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他在電視節目中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高昌故城、交河故城都是絲綢之路上璀璨的明珠。茫茫戈壁沒有將文明的光輝掩埋,相反,隨著時代的推進,它們在一代代人的守護下,成了新發展的見證,愈加閃耀著獨特的光輝。
同年4月,來自全國各地的15位知名油畫家將畫板搬進交河故城,在那裏開啟了“和美新疆——2023年中國油畫名家采風創作活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對交河故城同樣讚不絕口:“交河之交既是自然界河流的交匯,也是中外文化和文明的交匯,更是當代藝術表達和遠古藝術遺存的交匯。”
創新手段講述千年文化遺産的新時代故事,成為吐魯番在交河故城保護傳承中的有益嘗試。近幾年,吐魯番市大力推動文物事業融入“一帶一路”、文化潤疆和旅遊興疆重大戰略,不斷探索將交河故城文化遺産科學保護與文化傳承、旅遊開發利用相結合,持續提高文化遺産地的知名度、美譽度和關注度。
“交河故城作為4A級旅遊景區,2023年參觀遊客量大幅增加,全年接待遊客突破20萬人次,達到24.16萬人次。我們在做好保護展示的前提下,推出了紅色遊、研學遊、生活遊等特色線路,進一步推動‘遺産+旅遊’融合發展。”王建東説。
為了增加對遊客的吸引力,吐魯番市還積極推進交河故城展示提升工程。整個交河故城遺産區,是由交河故城遺址、溝西墓地、溝北車師王陵、雅爾湖石窟等部分組成,目前僅有交河故城遺址對外開放,其餘遺産區都藏在“深閨”不為人知。王建東介紹,展示提升項目實施後,交河故城的開放遊覽面積將再增加7萬平方米,達到29萬平方米。屆時,遊客可以看到民居、陶窯等更多現在未開放的區域。同時,將借助數字化技術展現交河故城豐富的歷史資訊和文化內涵,不斷滿足遊客對歷史文化的需求。
交河故城保護的經驗與啟示
吐魯番市牢記總書記囑託,切實扛牢交河故城文化遺産保護的主體責任,推動交河故城文旅融合,在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做法,值得總結。
一、將文化遺産的保護放在首位。文化遺産的保護是第一位的。屹立千年的交河故城是脆弱的,一旦損毀將不復存在。近年來,吐魯番市委、市政府以及文物局始終秉持“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産”的理念,把交河故城的文物保護工作放在第一位,制定了交河故城保護規劃,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文化遺産保護大格局,始終堅持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確保交河故城遺址及其歷史風貌和自然環境的真實性、完整性。
二、加強對交河故城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的挖掘。吐魯番市文物局、吐魯番市文博院、吐魯番學研究院努力整合資源,深化考古發掘整理,加強交河故城價值研究闡釋和傳播利用,探索文化基因解碼,加強文物蘊意闡釋,為研究東西方文化交流與傳播、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歷史源源不斷提供珍貴史料和有力證據,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三、注重保護利用和傳承相結合。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是個系統工程,既不能重保護輕利用,也不能就利用談利用。對於特殊的文化遺産,要活化利用,需要頂層設計、做好規劃,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統籌保護與利用、研究與闡釋同步推進。這幾年,交河故城不斷探索文化遺産科學保護與旅遊開發利用的新模式,知名度、美譽度日益提升,在國內外的關注度也大幅提高。下一步,如何利用數字技術立體化、精確化展示交河故城,如何開發出獨具特色的文創産品,讓文物“活”起來,讓遺址火起來,更好講好交河故城背後的歷史故事,值得繼續探索研究。
四、深化文旅融合,打造“一帶一路”文化瑰寶。文物的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既不能閉門造車、各説各話,也不能自築籬笆、封閉運作,要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廣泛交流、互動交融推動發展,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強吐魯番學的國際交流,推動研究走向新的制高點。目前吐魯番市充分發揮世界文化遺産對文旅産業發展的獨特作用,深入推進大交河景區資源整合、文旅融合和品質提升,真正把大交河景區打造成集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傳承、度假休閒、研學體驗于一體的國家文化旅遊度假區和“一帶一路”文旅融合示範城,進一步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調研組成員:光明日報記者 尚傑、趙明昊、王藝釗,吐魯番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副局長 張勇,新疆吐魯番學研究院副院長 陳愛峰,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副教授 聶楠)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12日05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