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了解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遺産資源的教育轉化,3月29日下午,人民政協網教育之春系列沙龍“走近地方·感受變革·走進校園”系列第84期走進北京市海澱區,和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一起在敬德書院共同主辦了以“立德樹人:優秀傳統文化遺産資源的教育轉化——北京市海澱區非遺教育的探索與實踐”為主題的主題沙龍。
沙龍邀約“兩會”代表、學者專家與北京市海澱區校長代表共同探討:如何將優秀的傳統文化遺産資源進行創造性轉化,使之成為立德樹人的教育資源的問題,也為北京市海澱區在相關方面的進一步探索優化提出建議。
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通過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使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的傳承後繼有人。201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指出,學校應該按照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定,開展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教育。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指出,將非物質文化遺産內容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産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出版非物質文化遺産通識教育讀本。
但目前如何在學校教育中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課程建設,仍處於探尋和摸索階段。作為全國教育首善之區,北京市海澱區已經走在了前列。沙龍上,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惠圍繞海澱區非遺教育開展情況進行了介紹。她表示,加強非遺教育亟須挖掘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多重育人價值,如文化教育價值、科技教育價值、藝術教育價值、實踐教育價值等。海澱區通過課題實驗先行、教師素養提升、搭建交流平臺、提煉研究成果等方式持續開展非遺教育實踐探索,目前已經走出了一條有效的路徑,未來將繼續加強實踐探索,為非遺文化傳承與學校教育相結合不斷總結經驗。
海澱區部分中小學的代表圍繞非遺教育實踐同與會嘉賓進行了深入交流。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美術學科負責人黑俊穎表示,學校參與了海澱區非遺教育群體課題研究,探究非遺藝術如何在中學教學中落實推廣這一問題,取得了一定實踐成果。2017年學校成為海澱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基地校。
北京市海澱區第二實驗小學書記、校長郭紅霞表示,一直以來,學校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挖掘、整理、保護和傳承工作,以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和傳承方式為核心,建立起了學校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和育人機制。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參加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活動時,曾在藝術文化長廊和墨韻堂觀看了學生們的傳統文化藝術展示活動並欣賞了學生的傳統文化藝術作品。總書記對民族小學的傳統文化教育成果給予了高度肯定,讓師生們深受鼓舞。海澱區民族小學藝術副主任傅若喬説,近年來,民族小學以課題為引領,深入開展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非遺傳承模式,還于2015年成立了非遺傳習基地——藝和工作坊,深受學生及家長支援,取得了良好效果。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産,對於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大家對北京市海澱區的探索予以高度肯定。與會嘉賓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接民族情感、維繫國家統一的重要基礎。將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行教育資源轉換,可以讓青年一代有機會進一步體悟中國傳統文化,從而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北京市海澱區作為全國教育的首善之區,在區域層面將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行了有規劃地、系統性、選擇性地加工,使之成為教育資源,起到了示範作用。學校層面各美其美,作出適應學生特點的創造性的轉化和傳承,在培育孩子們對一些非遺項目興趣的同時,又深入挖掘了這些項目背後的審美、科學等多重價值,值得學習借鑒。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吳昌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原會長管培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教育工作司司長王定華;首都師範大學教授、教師教育學院語言人文教育系主任蘇尚鋒;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社教部主任李妍;光明日報文化記憶版主編、高級記者李韻;人民政協報教育週刊主編、教育之春沙龍發起人賀春蘭參會交流並作點評。人民政協報社副社長楊統連出席並致辭;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敬德書院科研員高丹主持會議。
(記者 宋寶剛 許義甫 朱英傑)
(攝像:宋寶剛 許義甫 )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