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秦陵的考古發現、研究及其價值

發佈時間:2023-02-06 09:10:34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焦南峰 | 責任編輯:秦金月

【光明學術筆談】

作者:焦南峰(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西北大學特聘教授)

秦陵是指從西元前770年秦襄公立國到西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的560餘年中,秦人營建的三十多位公、王、帝的陵墓。經過幾代考古學家百餘年的精心耕耘,先後發現甘肅禮縣大堡子山、陜西寶雞陳倉區太公廟、陜西寶雞鳳翔縣三畤原、陜西咸陽渭城區、陜西臨潼韓嶼鄉、陜西長安神禾原、陜西西安韓森寨及陜西臨潼驪山北麓共八處秦陵埋葬區,確認秦公、王、帝(後)陵25座,發掘出土了包括銅車馬、兵馬俑在內的數以萬計的珍貴歷史文物。在包括夏商周在內的先秦陵墓考古研究中,發現併發掘陵區最多、陵墓最多,出土文物最為豐富,掌握陵墓內涵最為清楚的首推秦陵。

在秦陵田野考古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多學科、多方位、多角度的綜合研究,也取得了豐碩成果。根據最新的考古成果及歷史文獻的校勘梳理得知:秦人在560餘年的發展進程中,先後大概有二十九公、五王、一帝興建使用過西垂、衙、陽(宣陽聚)、雍、咸陽、櫟陽、芷陽、杜東、韓森寨及驪山等十個陵區。目前已經發現八處,尚有“衙”“櫟陽”兩個陵區有待探索和發現。

田野考古資料及相關歷史文獻證實,構成秦陵建築形制的主要組成或曰基本要素至少應有:陵園、封土、墓穴、禮制建築、陪葬坑、祔葬墓、陪葬墓、園寺吏舍、陵邑、道路及刑徒墓地等十余個部分。秦陵陵園一般由夯土垣墻或圍溝組成,有一重、兩重甚至三重之分,先後經歷了從“陵、城不分”到“獨立陵園”的演變過程;秦陵墓穴隨著秦國國君身份的演變,顯示出由“中字形”到“亞字形”的政治昇華;睡虎地秦簡稱“守孝公、獻公冢者”為“甸人”,《漢書·劉向傳》言“及秦惠文、武、昭、嚴襄五王,皆大作丘隴”等歷史記載,折射出秦陵封土從“墓而不墳”到“方形覆鬥”的變化過程;從“祭祀坑”“享堂”到“寢殿”,秦陵的禮制建築雖不是最早的,但絕對是系列最完整的;陪葬坑是陵墓之外放置陪葬品的專用設施,是等級制度出現和社會財富集中在陵墓中的體現。秦人從營建第一座陵墓起就設置有車馬、樂器等陪葬坑,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不僅數量劇增,內容上也出現了“兵馬俑”“百戲俑”“水禽坑”“鎧甲坑”等,體現出“事死如事生”的新的陵墓營建理念。祔葬墓是因血緣、婚姻及人身依附關係埋葬在陵墓、陵園附近的墓葬。秦陵繼承了商周以來以血緣、婚姻為主的祔葬習俗,並首創反映後宮制度的“祔葬墓園”。陪葬墓是根據君臣、等級關係埋葬在陵墓周圍的墓葬。作為推動由“血緣政治”到“地緣政治”演變的關鍵人物,秦始皇的陵園外出現了中國古代陵墓中最早的、真正的陪葬墓。園寺吏舍係陵園長奉職官舍,根據“甸人守孝公、獻公冢者也”的記載,可知秦人至少從獻公、孝公時就有管理陵墓的“甸人”及“甸人”所用之“園寺吏舍”。咸陽秦陵、神禾原秦陵及秦始皇陵均發現有疑似的建築遺址,反映了其陵園管理的常態化與專門化。陵邑是秦漢時期為修建、保護、供奉、管理陵墓而營建的位於陵墓附近的居民點,秦始皇陵園西側的麗山食官遺址出土的“麗邑二升半八廚”和“麗邑五斗崔”陶盤和陶鐘證實了“園邑之興,始自強秦”。

根據秦陵形制特點及其演變,學界認為秦陵發展演變應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春秋早期,其代表為大堡子山墓地,其特點為陵園平面形制不規則,“陵、城不分”;墓葬“中字形”;“墓而不墳”;無享堂,有祭祀坑;一座車馬陪葬坑;祔葬墓與殉葬墓並存;無園寺吏舍;無陵邑。此階段的秦陵還處於一個沿襲商周舊制、意欲建立新規的模倣探索期,其實施的還是商周以來流行的“集中公墓制”,是一座探索草創中的方國陵園。

第二個階段是春秋中期到戰國中期,其代表為雍城秦陵。其形制特點體現為一個由隍壕圈合的陵區內有多座陵園,每座陵園又由一重或兩重圍溝圈合而成,平面多為東西向長方形;墓葬“中字形”;“墓而不墳”;享堂與祭祀坑並存;一座車馬陪葬坑;祔葬墓與殉葬墓並存;無園寺吏舍;無陵邑。已發現的12座陵園,佈局相近、結構相似、排列有序,體現出此階段的雍城秦陵已經進入一個制度相對穩定完善的成熟定型期。一座由隍壕圈合的大陵區按照一定的規劃連續安葬十多位秦公的考古數據證實,雍城秦陵實施的仍然是“集中公墓制”,是一座成熟定型的方國陵區。

第三個階段是戰國晚期,其代表為咸陽秦陵,秦東陵、長安神禾原秦陵也屬於此階段。其特點體現為一陵獨立;陵園為南北向長方形的兩重城垣構建而成;墓葬“亞字形”;方形覆鬥狀封土;未見享堂,或有陵寢建築;陪葬坑數量增多,內增加了珍禽異獸等;殉葬墓減少,祔葬墓為主,“中字形”祔葬墓出現;應有園寺吏舍;無陵邑。與西垂秦陵、雍城秦陵相比,此階段産生了較多、較大的結構變化,結合孝公都咸陽、惠文稱王的歷史背景,可以認為秦陵的發展進入一個由“集中公墓制”到“獨立陵園制”的探索轉型期,是一種探索轉型的王國陵園。

第四個階段是戰國晚期到秦統一,秦始皇陵是此階段唯一的代表。其形制特點主要有,陵“若都邑”;陵園由南北向長方形的兩重城垣構建而成;墓葬“亞字形”;高大的方形覆鬥狀封土;有“享堂”也有陵寢建築;陪葬坑數量、種類急劇增加,內容為“宮觀百官”;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陪葬墓”;園寺吏舍擴大與專門化;始置陵邑。此階段的秦陵急劇發展、創新不斷,進入了其最高、最後的創新發展期,完成了由“集中公墓制”到“獨立陵園制”的制度昇華。

有關秦陵的文化淵源,學術界多數專家的意見趨於一致。第一,秦陵在“亞字形”“中字形”墓葬,墓葬中的腰坑,以人殉葬、陪葬,車馬陪葬等方面(墓穴形制、陪葬坑、陪葬墓)與殷商文化有著顯而易見的繼承或淵源關係,也就是説秦陵沿用和繼承了殷商以來陵墓營建的基本規制。第二,秦陵在陵園的産生與演變、陵園的建設與管理、青銅禮器的使用等方面受到了周文化的直接影響。第三,秦陵在封土的出現與擴大、定型方面可能受到吳、越、鐘離、楚等文化的影響。第四,秦陵在禮制建築、祔葬墓等形制要素方面與韓、中山、趙、魏、齊等部分周代諸侯國有較多相似之處(這種相似孰早孰晚難以定論)。第五,秦陵在陪葬器物、陪葬器物的製作材料、製作修補工藝等方面也受到了北方草原地區、中亞、西亞等文化的一定影響。總之,秦陵形制要素的文化淵源,主要來自古老中華大地起源、發展、形成的商周文明,受到了吳、越、楚、鐘離、韓、趙、魏、中山等文化的影響。秦人在吸收、融合的基礎上,根據其等級的提高(公、王、帝)、地理位置的變遷、國力的逐漸增強,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獨有的陵墓形制要素:南北向的雙重陵園、東西向的陵墓;由寢殿、便殿組成的禮制建築;埋藏著眾多大型兵馬俑,代表“宮觀百官”的大量陪葬坑以及最早的陵邑、最早的祔葬墓園、最早的陪葬墓等。正是這一系列的“創新”,加劇並完成了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由“集中公墓”到“獨立陵園”的制度嬗變。

秦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完成了從方國到王國、再到統一王朝三次大的變遷的先秦古國,與之相應,秦人也營建了能夠反映這三次大的政治昇華的系列陵區。目前已經發現的甘肅禮縣西垂秦公陵園、陜西鳳翔雍城秦公陵園、陜西寶雞太公廟秦公陵園、陜西西鹹新區秦都咸陽秦王陵、陜西臨潼芷陽秦王陵、陜西長安神禾原秦王后陵、陜西西安韓森寨秦王后陵以及陜西臨潼驪山秦始皇帝陵8個陵區、25座陵園、40多座公陵、王陵和帝陵的調查、勘探、發掘和研究成果,連綴成一條基本完整、絕無僅有、從未斷裂的中國古代陵墓形成、發展、演變的歷史鏈條,證實了秦人從附庸到方國、王國,再到統一王朝三次政治昇華的歷史進程,顯現了中國古代陵墓由“集中公墓”到“獨立陵園”發展、進化的歷史軌跡,體現出從“血緣政治”到“地緣政治”,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産生、發展、確立的歷史趨勢,反映了中華文明由“多元”到“一體”多民族交流、融合、統一的歷史規律。

作為秦陵發展、演變的最終形態——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帝陵,也是中國古代帝王陵“獨立陵園制”全面確立的標誌。其形制要素、佈局結構以及“陵園獨立化、陵區規模化、設施複雜化、功能完善化”特點,成為漢魏隋唐宋元明清歷代帝陵規劃的樣本和營建的基本準則,成為中華古代陵墓的“圭臬”。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06日 14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