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遼寧發現紅山先民“住址”——實證紅山文化從漁獵走向農業定居

發佈時間:2023-02-06 09:09:21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劉 勇 劉 新 | 責任編輯:姜一平

光明日報記者 劉勇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新

經過考古發掘,我們已了解到5000多年前,紅山先民圍繞牛河梁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壇、廟、冢等祭祀建築址。然而,他們居住在哪兒、生活狀況如何卻是一個謎,不僅困擾了考古專家多年,也直接影響了紅山文化研究的成果進程。日前,記者從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文物保護中心)了解到,在距離牛河梁遺址僅僅6.5公里的上朝陽溝村,發現了一處大型紅山先民的聚落遺址。

上朝陽溝遺址地處牤牛河支流東岸,東距牛河梁遺址約6.5公里,面積約12萬平方米,是目前牛河梁遺址周邊地區調查發現的面積最大遺址,考古人員去年實際勘探面積大約10萬平方米,發現了27座房址。根據勘探情況分析,這些房址平面近似“凸”字形,為直壁、平底的半地穴式房屋,建有長門道。這一新發現連同先前的挖掘不僅豐富了紅山文化考古,同時也顛覆了以往許多固有認知,讓紅山文化研究更進一步。

新認知 9座石砌護坡組成建築群,説明紅山先民社會動員能力強大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位於遼寧省淩源市和建平縣的交界處,第一地點位於牛河梁遺址中心位置的一座海拔最高的山樑上,最高點海拔672米。第一地點1983年首次發現,經過考古工作確認了這一地點共有4座建築址,其中1號建築址“女神廟”經過試掘,根據保存的建築基礎、建築構件以及大量泥塑殘件,初步確定這座建築是紅山先民用於祭祀的“廟堂”。3號建築址位於遺址的東部,是一座半地穴式建築,出土了大量的折沿筒形器殘片,其中大部分可以修復。4號建築址位於第一地點東北部,初步可以確認是一座有柱洞和地面灶的大型半地穴式建築。2號建築址是第一地點面積最大的遺跡,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早期的考古研究認為,2號建築址是由三座山臺式建築構成的“品”字形建築群遺跡,經新的考古發掘初步確認,這裡是由9座石砌護坡臺基建築組成,總面積達到十余萬平方米。

紅山文化研究專家、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文物保護中心)名譽院長郭大順表示,發現的石砌護坡也能起到“墻”的作用,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可以講牛河梁第一地點就是一座城。

此外,考古人員在3號臺基上發現了與祭祀活動相關的遺跡、遺物。墊土層中出土的大型彩陶缸、彩陶盆(蓋)、筒形罐、灰陶缽、圓陶片組合有可能是《周禮·春官宗伯·大宗伯》中記載的與“祼禮”祭祀行為相關的器物組合。

新認知出土人骨測定顯示以食穀物為主,説明紅山先民從漁獵走向農業定居

紅山文化早期的先民有著怎樣的生活狀態?他們的“村落”是什麼模樣?以位於遼寧朝陽建平地區的馬鞍橋山遺址作為研究樣本,考古人員經過多年科學系統、認真細緻地發掘,給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答案。

馬鞍橋山遺址位於朝陽市建平縣太平莊鎮石臺溝村的一處山坡上,是一處集合了居住、祭祀、墓葬于一體的紅山先民聚落址。五六千年的滄桑歲月並未對這處遺址改變太多。站在發掘現場,環視四週,遠處山梁縱橫,交錯不一;山腳下,老哈河的河水潺潺流淌,晝夜不息。可以看得出,幾千年前,紅山先民特意選擇了這處依山傍水、可以遮蔽風寒的有利地勢來作為他們的“村落”。

在一個大型祭祀坑內,考古人員發現了整套的農業工具,其中包括播種用的石耜(犁)、收割用的石刀、加工穀物時使用的石磨盤和石磨棒。一件涂有紅色顏料的石耜也一併出土,由此可見,這些農業工具是專門用於祭祀活動的。

這一發現表明,紅山先民除了對具象的神明(牛河梁女神廟)、祖先(積石冢)進行祭祀外,還對生業活動進行祭祀,這是對紅山文化祭祀對象認識的新突破。

此外,考古人員在對房址內的人骨進行科學檢測後發現,馬鞍橋山遺址的紅山先民以食用穀物為主,再結合出土的成套農業工具,説明6400年前的紅山先民已開始農業定居生活,這打破了“紅山先民以捕魚與狩獵相結合方式生活”的認識。

選擇依山傍水的山坡定居、從事農業生産、舉行祭祀活動,紅山先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的精神世界,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深入開展正逐漸變得具象而豐滿。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文物保護中心)副院長李新全告訴記者,通過這次考古勘探以及下一步的發掘工作,我們可以進一步明確上朝陽溝遺址的房址結構及聚落佈局,填補牛河梁遺址周邊地區大型聚落址發現與研究的學術空白,為繼續尋找紅山文化其他大型聚落址提供參考資料,從而為最終探討“多元一體”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紅山模式提供實證材料。

新認知遺址從90余處增至500余處,紅山文化橫跨三省區20萬平方公里

圍繞紅山文化,遼寧省考古工作者孜孜以求。在對東山嘴、胡頭溝、牛河梁、半拉山等紅山文化遺址和墓地進行考古發掘的同時,自2017年起,他們連續開展紅山文化專項考古調查工作。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遼寧紅山文化遺址和墓地數量已從過去90余處增加至500余處。紅山文化有著廣袤的分佈區,在西遼河流域、大小淩河流域、灤河流域及周邊地區均有發現,行政區域涉及遼寧、內蒙古和河北三省區。這説明,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紅山先民就已經活躍在這片橫跨三省區,共計20萬平方公里的豐饒土地上。

依據考古調查採集到的遺物特徵,考古人員將調查發現的紅山文化遺存分為“生活居住址”和“墓地”兩種。生活居住址採集陶器種類較為豐富,陶質包括夾砂陶和泥質陶,夾砂陶器主要有筒形罐,泥質陶器包括缽、壺、甕等。石器中細石器數量豐富,還包括有個體較大的石耜、石斧、石刀、石磨棒等。雖然調查發現的生活遺址數量較多,但是遺址規模普遍較小,應該與區域內缺乏形成超大型聚落的自然環境條件有關。

墓地主要分佈在老哈河上游、大淩河上游、青龍河流域,採集遺物種類相對單一,主要為筒形器、塔形器等祭祀陶器殘件。現有調查材料顯示,大淩河上游牛河梁遺址周邊區域紅山文化墓地數量多,分佈密度高,並且有女神廟、大平臺這樣超大規模的禮儀性建築,説明該區域是紅山文化晚期的宗教儀式聖地。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06日 09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