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大唐遺寶在吉林展出:重現盛世燦爛文化

發佈時間:2023-02-02 08:39:28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譚偉旗 | 責任編輯:謝榮宇

大唐遺寶在吉林展出:重現盛世燦爛文化

展出的“白陶舞馬”。 劉棟 攝

彩繪釉陶騎馬女俑、“十四兩三分”墨書銀碗、三彩三足罐、彩繪打馬球俑……此間正在吉林長春舉辦的“永遠的長安——陜西唐代文物精華展”,從多個視角再現大唐盛世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燦爛文化,引來社會各界人士到訪觀展。

該展由陜西歷史博物館和吉林省博物院聯合主辦,西安博物院、乾陵博物館、昭陵博物館、西安市長安博物館、寶雞市鳳翔區博物館共同參展。

吉林省博物院以唐代長安為主題布展,展覽分為“東方之都”“樂居長安”“絲路胡風”三部分內容,展出陶俑、金銀器、玉器、瓷器、三彩器、銅鏡、佛教造像等120件(組)唐代代表性文物。

參觀者正在欣賞“洊安庸調”銀餅。 劉棟攝

參觀者正在欣賞“洊安庸調”銀餅。 劉棟攝

陜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先後有周、秦、漢、唐等十四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唐代都城長安不僅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雄偉壯麗的長安城以博大的胸襟、發達的文明,吸引著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的人們,沿著絲綢之路前來尋求知識、追求信仰、尋找財富、實現夢想……

在吉林省博物院展區,觀眾們徜徉于琳瑯滿目的大唐遺寶之中,感受和領略著長安的繁盛氣象和非凡魅力。

唐代是舞馬發展頂峰時期。此次展覽中,文物“白陶舞馬”頗受關注。記者看到,舞馬通體細膩如象牙一般,形體矯健,姿態優美。據悉,舞馬表演起源於西方,魏晉南北朝時傳入中原,是當時馬戲表演的一種。經過訓練的舞馬可以隨著音樂翩翩起舞,表演各種動作。

此次展出的“絞胎釉枕”亦極為珍貴。絞胎瓷是用白、褐兩色陶土絞揉制坯、使胎體呈現出木紋、大理石紋、野雞羽紋等落葉流水般的自然紋理,施透明釉燒制,是唐代始創的陶瓷裝飾工藝。絞胎器與唐三彩同屬低溫釉陶,由於製作費工費時,操作難度大,且成品率低,故其産量和品類稀少。

“本地市民平時很難有機會集中欣賞到這麼多精美的文物。”吉林省博物院院長李剛表示,將多家陜西省文博單位的珍寶集中展出,更方便市民和遊客體驗豐富的歷史文化。

“我帶著孩子過來的。通過觀展,充分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感受到了大唐盛世的魅力。”來自內蒙古通遼市的遊客張滿華向記者介紹,剛進館自己就被琳瑯滿目的珍品所吸引,這一刻歷史就在眼前。(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