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倪東侃:用心守護中國傳統絲織技藝

發佈時間:2022-10-09 11:11:26 | 來源:北京週報 | 作者:王若涵 | 責任編輯:秦金月

走進北京東韻絲綢文化藝術館的大廳,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織布機:西漢老官山織機、雲錦織機、漳絨織機、傣族簾綜提花機……

這些織布機的主人是年近五十的浙江大叔——倪東侃。

北京東韻絲綢文化藝術館館長倪東侃(張新陽攝) 


終身事業

倪東侃出生於浙江紹興的桑蠶世家,祖父母是種桑和養蠶的行家裏手。他説:“小的時候,我的家鄉漫山遍野都是桑樹。我每天背著書包,穿過桑樹林去上學。”

1991年,倪東侃高中畢業後進入浙江省嵊縣第五絲廠工作。當時,國家外匯儲備非常緊張,出口絲綢紡織産品能夠創匯。“在以創匯論英雄的年代,紡織業發展如日中天,是個前途光明的行業。”他説。

憑著出色的能力,倪東侃在一眾紡織工人中脫穎而出,經常被公司派去頂尖的服裝企業學習,研究最新的紡織設備。他説:“從進廠的第一天起,我每天都在接受管理方面的培訓。雖然我很年輕,但我學得最多。”

三年後,倪東侃被任命為北京國營紡織企業大華分廠廠長。可惜,好景不長。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國營企業改制,工人下崗。但是,倪東侃和廠裏的老師傅決定留在北京,傳承傳統絲織技藝。

2015年,倪東侃在北京宋莊藝術區建起了北京東韻絲綢文化藝術館,展示中國傳統絲織文化,與高校、考古所等機構展開産品研發、學術交流、考古研究等多維合作。倪東侃也投身文物復刻工作,專攻古代織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纖維粗細度、染料等課題。

經過多年的積累,倪東侃成為了一名資深的織品修復師。無論是“寸錦寸金”的雲錦、“錦繡之冠”的宋錦、“織中之聖”的緙絲,亦或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各類紡織技藝,他都如數家珍,不但了解各類織品的歷史起源,也掌握它們的製作流程。

館內陳列的絲織物品(張新陽攝)


倪東侃説,古代紡織水準遠遠超乎現代人的想像,古織品臻于至善,要還原複製很不容易。2019年,倪東侃曾參與複製出土于新疆尼雅的“五星出東方錦”,它體現了漢代蜀錦的最高工藝水準。現代日常生活中的布料,如果達到每釐米有100根經線,密度就算很高了。但是,“五星出東方錦”長7.5釐米,每釐米有300根經線,緯線每穿過一次就會與經線産生2250個交叉點。倪東侃將所有交叉點編碼記錄下來,足足寫了164頁。

他説:“生産這樣的織品,製作者不但技術要熟練,內心也要非常柔軟,要用心去操作。”因此,在修復這些文物時,倪東侃十分用心。他收集並復原古代的織布機,也是希望能用最原始的方式將文物復刻出來,還原輝煌的古代絲織技藝。

挑戰與希望

倪東侃認為,手藝需要代代相傳。如果沒有人傳承技藝,後人很難找到回去的道路。以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織物為例。“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們會斷定2000年前的古人根本就做不出這麼精美的織物。但是,這在當時卻是一種普遍的絲織技術。因為技藝丟失,我們無論如何也複製不了。”倪東侃遺憾地説道。

除了技藝失傳,從業人員青黃不接,也是倪東侃擔心的問題。他説,要想成為優秀的絲織匠人,必須經歷漫長的過程:先用三五年的時間熟習技術,再用余生靜心打磨手藝。從事這一行,收入也並不可觀。即便有人能忍受漫長而枯燥的訓練,經濟壓力也會讓許多年輕人望而卻步。

他説:“如果不注入新鮮血液,傳統絲織業將難以為繼。年輕人知識結構好。我希望年輕人能夠熱愛傳統絲織技藝,參與進來;利用科技給傳統技藝賦能,提高生産效率。這樣傳統技藝才能發揚光大。”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