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這十年,我們邁向考古強國的足跡

發佈時間:2022-10-09 09:52:08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李韻 王笑妃 | 責任編輯:秦金月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物考古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就考古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就考古工作發表重要講話。2021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週年。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文物領域規劃首次上升為國家級專項規劃。2022年4月,國家文物局發佈《“十四五”考古工作專項規劃》,考古工作定位更加清晰,目標任務更加明確,考古事業進入蓬勃發展的新階段,取得重要成果。

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我們瀏覽中國考古這十年取得的成就,擷取其中的幾個片段,以期折射出——

這十年,我們邁向考古強國的足跡

光明日報記者 李韻 王笑妃

【守望家園】

對於考古來説,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黃金十年。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波濤涌動的海疆,到白雪皚皚的塞北;從一馬平川的草原,到溝壑縱橫的山區;從雪域高原到魚米之鄉,從中原腹地到大漠戈壁,8800多項考古發掘項目陸續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成果豐碩,深海考古實現“零的突破”,在基本建設考古中搶救保護大批珍貴文物,考古工作為塑造全民族歷史認知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十年,中國從考古大國邁向考古強國的步伐紮實穩健、鏗鏘有力。

手鏟釋天書 厘清文明脈絡

何以中國?知道從哪來,方知向何處去。“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每位中華兒女都曾有屈原一樣的好奇,悠久的中華文明何時形成,與其他文明相比,起源、發展之路有何特點?

十年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成果多點開花、繁星滿天,中國的歷史軸線不斷被拉長。

這十年,考古確認了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明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文明。紮實嚴謹的考古成果打破了西方學術界對“文明標準”的話語壟斷,提出文明定義和認定進入文明社會的中國方案。由11條人工堤壩和山體組成的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成熟水壩系統;高度發達的稻作農業,又為以製作精美玉器為代表的專業化手工業提供了經濟支撐;而以用玉制度為核心的禮制則表明這裡已經出現階層分化、權力分配。這一切都向世界昭告:良渚社會已從荒蠻的史前期踏入文明的社會,“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並非傳説!

這十年,我們邁向考古強國的足跡


  南海I號出土的金瓔絡胸佩 光明日報記者李韻 攝/光明圖片

這十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持續不斷地探索,考古人用手鏟詮釋了區域文明的涓涓細流是如何百川歸海,最終形成中華文明的。

中華大地的文明之光並非良渚一處獨亮,還有牛河梁、淩家灘、雙槐樹、石峁……從西遼河到長江中下游再到黃河流域,紅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距今5300年前後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如同滿天星斗,共同光耀著世界東方。而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以二里頭為代表的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其文化影響力向四方輻射,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

這十年,“考古中國”的邊疆考古成績斐然。新疆和青藏高原地區的遺珍不斷被發現,新疆石城子遺址、北庭故城遺址,西藏瑪不錯遺址、當雄墓地,甘肅白石崖溶洞遺址、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等考古成果,為人類起源、農業起源、古代人群遷徙、史前文化發展與環境變遷等研究提供了關鍵證據,在漢唐軍政建置體系、高原絲綢之路及南亞廊道等重要課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還原中央政府有效治理和管轄西域的歷史,提供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歷史見證。

這十年,8800余項考古發掘項目,用豐富、翔實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實證中華文明延綿不斷、多元一體、兼收並蓄的發展脈絡。

科技溯根源 解讀文明密碼

今年三星堆遺址的考古現場“科技感”十足。一排連體的玻璃房子搭建起高科技加持的“考古方艙”,考古工作者在裏面身著防護服,通過多功能考古操作平臺,在可升降可旋轉的工作臺上“懸空”發掘;聲光電智慧化設備實時傳輸文物資訊給專家,進行線上“會診”;最新的環境調控系統保證了發掘艙的恒溫恒濕;有機實驗室、無機實驗室、應急分析實驗室、微痕應急保護實驗室等被搬到考古現場,實現對文物第一時間的保護與研究……30余家單位組成的多學科專業團隊攜手,田野考古、實驗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護深度融合,開創了新時代考古工作的新模式。

這十年,從傳統的“手鏟釋天書”,到各種“黑科技”大顯身手,科技成為考古發展的新動力、新引擎。考古技術裝備不斷升級“上新”,考古研究領域不斷跨界“出圈”,科技深度參與考古田野調查、勘探、現場發掘、資料整理與研究分析、文物保護的全過程中,多學科協同“作戰”的趨勢與效果日益彰顯。

深陵變高谷,滄海化桑田。史前的二里頭地區山川湖海何貌?科技考古撥開三千多年前的超大型都邑二里頭的雲霧和謎團,還原數千年前的生活場景。通過環境考古,學者們推測出當時的二里頭,北依邙山、南傍伊洛河,氣候濕潤、土壤肥沃、動植物資源豐富;民以食為天,動植物考古勾勒出二里頭居民的食譜:肉食以豬肉為主,主食以小米為主;手工業考古發現,當時金屬器和玉器的專門性技術更加完善,已出現貴族專用的陶器生産部門。

這十年,跨學科研究、多學科攜手已成常態。化學、生物學、物理學、地質學、大氣科學、環境科學、體質人類學等前沿學科紛紛與考古“聯名”,考古材料科學、分子生物考古等分支學科不斷壯大……科技助力考古向精細化、縱深化發展,多維度解讀古人留下的資訊。

水下覓明珠 打撈沉沒文明

百年前,清末中日黃海海戰爆發,北洋水師中被譽為“亞洲第一巨艦”的定遠艦受損擱淺後,為了不落入敵人手中,毅然選擇自爆,在硝煙中壯烈地沉入大海。百年後,為了接定遠艦回家,水下考古人用了三年時間,每天迎著晨曦出發,背負近30斤的裝備下潛,終於撥開重重泥沙,打撈出定遠艦的鐵甲殘骸,這段悲壯辛酸的歷史也被一同喚醒。

這十年,致遠艦、經遠艦、定遠艦等甲午海戰沉艦相繼被發現,開創了中國海域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的先河,探索出了一套獨特的水下考古調查發掘方法;傷痕纍纍的鐵甲殘骸,警醒著人們以史為鑒,勿忘面海而興、背海而亡的道理。

中國是海陸兼備的文明古國,擁有綿長的海岸線和遼闊的海洋國土,內陸也遍佈河流湖泊。沉船、古城址、碼頭……先民創造的豐富的文化遺産如粒粒明珠散落水底,水下考古承載著打撈沉沒的文明、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之重擔。

這十年,水下考古揚帆出發,開闢新航程。2019年我國第一艘水下考古專用船“中國考古01”交付使用,我國水下考古裝備設施水準已居世界前列;這十年,深海考古實現零的突破,借助“深海勇士”號載人潛器在西沙實施了首次深海考古調查。我國水下考古一步步實現由淺海向深海的挺進。

這十年,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線的港口遺址考古和沉船考古成果頻出。

從1987年在廣東省陽江海域的偶然發現,到水下調查、整體打撈、全面發掘,“南海一號”見證了中國水下考古從無到有再到世界前列的發展歷程。這艘距今八百多年的宋代沉船,出水文物總數超過18萬件,被譽為“海上敦煌”“水下殷墟”。從“水密隔艙”技術彰顯宋代造船業的發達,到船上的人類骸骨提示南宋時或已出現外籍水手,再到船上為打發時間用魚骨製作的工藝品還原古人的海上活動……“南海I號”沉船考古為研究南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商貿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這十年,水下考古區域調查、發掘及研究範圍不斷擴大,從長江、鄱陽湖等內水水域,到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海域,再到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海島,逐步摸清我國水下文化遺産狀況,研究領域從沉船向港口碼頭、海防、航海技術等擴展;人員隊伍和機構建設不斷加強,2014年我國擁有了專門、獨立的國家級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研究機構——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2020年又在水下中心基礎上組建成立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大幅度增加人員編制,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水下考古的“深潛者”。

考古走出去 放眼世界文明

9月的費爾幹納盆地炎熱乾燥,沙漠和綠洲交錯間,是二十余座神秘的絲綢之路古城。明鐵佩遺址是烏茲別克距我國最近的古城址,不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遺跡現象也十分豐富,被譽為“絲綢之路活化石”。

2011年年底,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派出一支隊伍,成為走出國門的第一支“國家隊”。他們與烏茲別克同行組成聯合考古隊,在8年時間裏,揭示了該地區漢晉時期絲綢之路沿線大型城邑的基本格局,充分展現了絲綢之路沿線的文化交流、族群遷徙、思想交融和文明互動。2016年,習近平主席在對烏茲別克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時,接見了聯合考古工作隊的中方人員代表,高度評價了中烏合作考古項目成果。

2015年,在中美洲的叢林深處,攜帶熱帶病毒的蚊蟲、毒蛇都無法阻止中國考古人探索世界古老文明的熱情。中國考古隊在瑪雅文明的核心城邦——科潘遺址,通過第一手資料,尋找破譯瑪雅文明興衰的新線索。遺址出土了與中國龍首酷似的羽蛇神頭像和懷抱玉兔的“月亮女神”雕刻,這些中國和瑪雅文明之間的相似性,開啟了中外古代文明比較研究的新課題。在與其他文明對話中,中華文明的特質也更加明晰。

這十年,作為人文交流、文明互鑒、連通民心的“金名片”,中國考古的“朋友圈”不斷擴大,緊密圍繞“一帶一路”人文交流主題,積極走出國門,開展國際合作。目前我國已在亞洲、非洲、歐洲、美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40余項聯合考古。

這十年,從非洲肯亞海濱,到蒙古高原的草原;從古絲綢之路上的中亞古城,到中美洲叢林中失落的瑪雅文明古城;還有印度、孟加拉國、柬埔寨等國的宗教寺廟和遺址,中國考古步履不停地深入古代文明核心地區,探索人類文明起源和發展的不同道路,為“一帶一路”提供學術支撐。這十年,中國越來越頻繁地參與世界考古學熱點討論。人類起源和現代人起源,埃及文明、瑪雅文明等世界古代文明考古,絲綢之路相關的重要港口遺址考古、古代族群考古、重要古城考古,佛教考古等諸多國際學術前沿領域和熱點問題,都是中外合作考古研究的內容。

十年長征,萬里縱橫。中國考古敢於走出去、能夠走出去,源於中國考古的底氣。中國考古學者深厚的學術底蘊、獨樹一幟的發掘技術與方法、大遺址考古等先進理念及吃苦耐勞的“莫高精神”,受到國際考古學界的稱讚,中國在國際考古界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不斷增強。

考古人十年辛苦磨一劍,換來現代考古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新時代考古人將繼續述粹言,續絕學,持正論,辟新徑。中國從考古大國邁向考古強國的步伐紮實穩健、鏗鏘有力!

《光明日報》( 2022年10月09日 12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