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片羽重輝——國家博物館文保成果展”在京舉行。展覽分為“業界先聲”“巧技天工”“斐然成章”“敏行致遠”“觀往知來”五部分,系統梳理了國家博物館一百餘年來在文物保護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展示了文保理念與技術的發展與進步,體現了不同時期的特點與突出成就。上圖 觀眾觀看採用3D列印結合傳統工藝仿製的犀尊。下圖 圖為現代化文物保護檢測儀器。本報記者 洪星攝
幾年前,中國國家博物館工作人員在庫房巡檢時,發現1986年出土于甘肅蘭州樂山坪遺址的一彩陶鼓鼓壁出現了一種白色的結晶物。在照相機下,能看到它們密密麻麻佈滿內壁管口。
這是什麼?國家博物館文保院的專家來了。“我們用了X射線衍射分析,發現這種鹽結晶物是醋氯鈣石。”國博文保院副院長成小林回憶。文保人員隨後用了較為溫和的紙漿脫鹽法,將紙漿覆在鼓壁,將鹽一點點析出。
新的問題來了——為何會有這種結晶?
團隊為此專門查閱文獻,國內沒有相關報道,找到了國外一篇文獻,才知道醋酸根的來源——陶器長期在木質囊匣內保存,木質囊匣本身會揮發有機酸。“之後,我們陸續發現很多類似問題的文物,都採取了相應的保護措施。”成小林説。
這一文物保護修復案例正在“片羽重輝——國家博物館文保成果展”展出。
國家博物館文物數量龐大,類型多樣。文物保護任務複雜而艱巨。這次,“文物醫生”們的工作成果全面展現在了公眾面前。展覽依據專業特點將文物保護技藝分門別類加以展現,對國家博物館百餘年來文物保護方面的努力和成果進行系統梳理,體現不同時期的特點與突出成就,以及文保理念與技術的發展與進步。
展覽講述了一個個小故事。
比如,怎麼確定重要文物後母戊鼎的重量?
1994年,國家博物館和中國計量科學院合作,採用多次稱量取平均值的方法,確定後母戊鼎重量為832.84公斤,比以往認為的重量輕了40多公斤。這是因為後母戊鼎的四隻柱足下端都存在一個空腔,裏面淤積了大量填土。這次系統保護工作將填土全部清出,鼎身重量大大減輕。
複製後母戊鼎時,鼎耳、四足、器身四面、器底及內壁均單獨翻制硅橡膠模具和玻璃鋼樹脂套模;採用現代精密鑄造方式鑄造出複製品銅胎;再比對原文物採用傳統工藝隨色做舊。此次展覽也展出了精心修復過的婦好墓司丂母斝、庚兒鼎等一級文物,以及大盂鼎、四羊方尊等重器的複製品。
科學儀器是文物保護的重要工具。在開展館藏青銅偶方彝綜合保護研究時,文保人員利用X射線成像、紅外熱波成像、掃描電鏡能譜分析、攜帶型X射線熒光、X射線衍射分析、拉曼光譜分析及三維視頻顯微鏡等方法,揭示了青銅偶方彝的歷史修復狀況,分析了修補材料的化學成分和分佈位置,判斷了銹蝕種類及其穩定性,研究結果為偶方彝的保護修復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中國書畫裝裱、修復和臨摹是我國特有的傳統手工技藝。文保人員將傳統修復技術與現代科學檢測深度結合用於文物的科學保護和修復。在對郎世寧《松鶴回春圖軸》進行修復時,使用透光攝影技術,發現畫心局部折裂位置形成了穿透性病害,也找到了歷次修復痕跡和貼條位置。大幅面X射線熒光掃描成像揭示了重彩畫中各種礦物顏料的分佈情況,為文物修復方案的制定和實施提供科學指導。
數字化也給文物帶來了新活力。“智慧國博”建設啟動以來,國家博物館開展了文物三維數字化項目,利用高精度的數據採集設備、精準的紋理映射演算法,全方位留存了文物的三維數據。修復師將現代科學技術3D列印與傳統工藝相結合,仿製了西漢錯金銀雲紋犀尊、商代婦好墓青銅觚等青銅器,拓寬了文物複製的途徑和方法。
成小林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科技手段就開始介入文物保護。如今,科技已經深度參與到文物保護、修復的全過程。隨著研究的深入,文保人員也發現了一些基礎、共性的關鍵科學問題,採用綜合、交叉手段,開展文物保護機理的基礎研究。無論是青銅器、紡織品、陶瓷器,還是古代書畫或近現代文獻檔案,一代又一代文物保護修復人員在傳承和借鑒基礎上,保護著中華民族重要的歷史遺産。
(科技日報北京8月10日電)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