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傳承古建築“營造密碼”需要更多“後浪”

發佈時間:2021-12-21 16:15:33 | 來源:光明日報微信公眾號 | 作者:翛然 | 責任編輯:蘇向東

千年木塔、百年宮殿、名樓高閣、廟宇石窟……這些遍佈中華大地的古建築,經風霜、歷更疊、觀滄桑。時至今日,我們還能與之相見,真是莫大的幸運。

然而,它們又是脆弱的,天災、戰亂乃至一枚煙頭都可能令其永恒消逝。時間磨礪,現存的古建築們猶如老人般,為使其延年益壽,需要我們及時維護保養(體檢養生),採取合理有效的加固措施(祛病延年)。

對古建築修繕,就是重新讓它煥發出歷史的魅力,彰顯出它的文化、科學和藝術價值。但是,年輕人們熱衷於古跡憑吊,卻並不願投身於其中。

古建築工地上難覓年輕人身影

被稱為農民古建專家、帶領團隊修複數百座古建築的黃大樹介紹,目前全國古建築領域80%的從業者超過50歲,35歲以下的只有4%。他慨嘆這樣的人才年齡結構是“虛胖”,更擔憂古建修繕技藝傳承斷檔、後繼無人。

黃大樹並非杞人憂天,古建築一直被視為冷門專業,很多學生學習古建築並非出於興趣,更多是分數較低的現實選擇。他與職業技術學校合辦古建班8年,畢業生超過1000人,而真正從事古建築行業的只有幾十人,以至於現如今,古建築工地上越來越難覓年輕人的身影。

在石家莊市井陘礦區橫西村,工作人員在製作房架結構。新華社記者駱學峰攝

“一瓦擋盡千年風雨”。單説六作之一的“瓦工”,“瓦瓦”(為古建鋪瓦)前要精確測算整個瓦面需要分為多少壟、每壟需要多少片瓦,整個操作過程中要保證底瓦不側偏、筒瓦不跳壟、誤差不能超過毫米。

“修舊如舊”是古建修繕行業的基本準則,這種“舊”,不僅表現為保持文物本體的原真性,而且包括維修技藝的傳統性。事實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將古建築中蘊含的“歷史資訊”丟失。

顯然,古建修繕較之現代建築工程技術,工藝更繁雜、門檻也更高,但工資待遇卻沒有多少優勢。就修繕技藝中待遇高的油漆工來説,一天也就380元,與家裝業普通裝修工人收入相當,但油漆工真正學滿出徒則需要5-7年,家裝工人通常只需培訓幾個月。

在石家莊市井陘礦區橫西村,工作人員在組裝門樓建築木架。新華社記者駱學峰攝

而且,學滿出徒後,無論是幹了兩年的初級油漆工還是幹了10年的高級油漆工,都是一天380元,技藝高低與待遇並不掛鉤。

所以,古建築行業在當今就業市場上,不僅無法和新業態行業“搶人”,連製造業工廠也難言競爭力。傳統古建修繕“老帶小、小帶幼、熟帶生”的技藝傳承模式受到挑戰,招徒難成了匠人們的揪心事。即便油飾大師、非遺傳承人李海先,6年來都沒招上新徒弟。

改變從建立職業考評體系開始

“古建修繕的關鍵問題,是工匠的選擇和培訓問題,也就是人的問題。”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呼籲關注故宮“匠師老化,後繼無人”的問題。可見,古建修繕行業人才短缺,早已是普遍現象,就連故宮也不例外。

此外,自從古建築維修保護被納入“基本建設”程式後,古建按照一般建築工程“項目招投標”的方式實施管理。

養心殿修繕啟動前,故宮工作人員進行文物撤陳。

一項古建築工程中標以後,除了負責管理、財務及項目經理多為建築公司的固定員工外,絕大多數在一線修繕的施工人員都是臨時工;更有甚者,通過關係拿項目,再向有修繕資質的公司繳納管理費“借”資質和項目經理。

這就直接導致古建修繕行業技術水準層次不齊;行業標準缺失、滯後;傳統營造技藝的保護與傳承遭遇直接威脅。

最先決心改變這一現狀的是故宮。2015年底,故宮決定以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等作為示範,衝破古建築工程招投標制度的約束,探索工匠招募制度,實現全過程人才培養,重新建立起專門的古建築保護傳承隊伍。

油作培訓:老師指導學員正確使用鐵板。

在文物界不斷呼籲之下,今年10月,《文物修復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21年版)》頒布,這是我國文物行業第一個職業技能標準。

這意味著,古建修繕行業從業者有了職業評級考核,技藝高低能夠與評級、收入掛鉤,讓從業者學技藝更有奔頭。

在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周乾看來,古建築屬於一門專業,古建築修繕保護與學歷並非正比關係,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靜心、匠心、耐心,肯定能做好。

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正式進入修繕階段,在開工儀式上拍攝的工人。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

基於此,一方面,應該抓住職業教育改革的契機,著力培養“技術+藝術”的複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還要打破“過了三十不學藝”的觀念,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加入。

此外,古建築集中的大省,承擔著更多傳承責任。其不妨借鑒故宮經驗,建立專家諮詢機制,培養一支穩定的古建築保護傳承隊伍,推動古建築修復從“搶救性保護”走向“研究性保護”與“預防性保護”。

如此,“箭扣長城”才不致風化殘垣,“千年遼塔”不再重演“斜塔”的悲劇。

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更多人愛上了古建築,其文化、歷史、審美價值開始被認同、推崇,而傳承古建築的“營造密碼”,掌握令其古顏依舊而病害祛除的“法門”,真的還需要更多“後浪”。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