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太原8月18日電 (記者胡健)6年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開始對山西省侯馬市虒祁遺址進行第九次發掘,經對出土文物和墓葬形制的研究,當地考古人員對其中一座北魏洛陽時期的紀年墓有了新的認知。
“這座墓葬反映了拓跋鮮卑民族文化與中原地區漢晉傳統以及南朝文化相互影響而形成的‘雜相糅亂’的文化面貌。”負責本次考古發掘的項目領隊王金平18日介紹説。
201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山西省侯馬市高村鄉虒祁村建設區域內發現的820余座東周祭祀坑和37座西漢、東漢、北魏、宋金時期的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在4座北魏墓中,其中一座(編號M1007)保存完整,出土器物豐富,且紀年明確。
M1007共出土器物23件,包括瓷碗、瓷唾盂、綠釉陶壺、陶燈、銅缽、銅鐎鬥、漆盤、鐵棺環、鐵棺釘及磚墓誌,其中一件漆盤內放有祭骨。
磚墓誌長29.7釐米、寬15.1釐米、厚4.6釐米。志文共6行,共110字。墓誌為墓主人裴經妻子所刻,內容主要講述裴經一生的為官經歷、卒年月,末尾説明其妻家族淵源。
墓誌全文:後魏河東裴君諱經字仲略之銘。解褐為宣武皇帝之元弟京兆王常侍,出為齊州。徵虜府中兵參軍,入為奉朝請,後為孝文皇帝之少。弟司州牧高陽中正,除宜陽猗氏二縣令,入為襄威將。軍司徒府鎧曹參軍,春秋丗有七,以熙平元年丙申歲。正月五日而卒于官。妻趙郡李葳羅之女。
據墓誌志文可知,M1007年代為北魏熙平元年(516年),墓主裴經于該年正月五日卒于官位,享年37歲。此墓是繼曲沃秦村首次發現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李詵墓後,晉南地區又一次發現的有明確紀年的北魏洛陽時期墓葬,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王金平認為,隨葬器物中的陶燈及細頸壺在北朝時期較為常見,青瓷器則具有明顯的南朝風格。同時,墓室東部大漆盤內發現了動物骨骼,這種葬俗在以往發現的拓跋鮮卑墓葬中常見,北魏平城時期仍部分保留了這一習俗,遷洛以後則鮮有發現。(完)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