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梅派演唱藝術的形成與發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22 18:23:13 | 出版社: 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京劇音韻指的是京劇獨特的語音體系。

京劇音韻以普通話為主題,吸收了安徽、湖北、蘇州等方音,經過一、二百年許多老藝人不斷地琢磨、創造、改進、提高,形成一種綜合性的語音系統。

京劇音韻,來源於徽調,採用中州韻,習同於崑曲,又採用“十三轍”,及北方音,加上湖廣韻和個別老藝人的公認的傳流習慣,形成特有的語音體系。比較複雜,不能隨便改革。簡單化的改革要鬧笑話的。

 中州韻的尖團字與湖廣音的四聲聲調構成京劇音韻體系的主要框架,這一思路必須清晰,取消尖團字就會成笑話。

現代的同學,完全可以用中文拼音來簡化讀音,易記,也不為難字而困,個別例外,如梅派的“王”字就不能按王(wang)來念,無奈無法用拼音字母表達,只能在《別姬》中“大王……”唸白中的“王”去聽辯。《女起解》中反調第二句“想起了王金龍負義兒男”中“王”如唱準(wang)會很難聽。

尖團字的起源,這是比較深的問題。我沒有來得及問我們的前輩,也無書可查。李三爺他們都走了,在時我也從沒想到要問,我們還真只有“幹活的”水準,幾十齣梅派戲裏用到的,不搞錯,就滿足了,也沒有時間去專心學老生戲了,而且我也從來沒有看見過有關尖團字的起源,運用法則的理論研究著作問世,《中國京劇史》裏講的極為籠統。齊如山先生的家鄉高陽人的口音,很多人滿口 “尖字”,如“薛仁貴”的“薛”,很特別。再有蘇州人,我愛人是蘇州人,那個口音,許多字説“尖”字,好像“酒”字,所以有時我碰到一個無法確定的字,除了用“十三轍”來鍳定,就是聽聽蘇州方言來參考。“十三轍”裏,姑蘇、懷來、灰堆、中東四個轍沒有尖字,發花轍的“斜”就是《醉酒》中“玉石橋斜倚把欄杆靠”的“斜”,除了“斜”,沒有尖字。一般學梅派的把《洛神》裏的字都搞明白了,再舉一反三,效果比較好。一般地説,北京人經常誤把北京話裏,舌尖前音做聲母的字,誤認為尖字,這不是京劇的尖字。專門去背尖團,沒有在學戲過程中逐步結累效果好。經驗之談,王幼卿老師説戲也是這樣的。

第三,梅派唱腔藝術非常善於以內在的感情傳達劇中人的思想。宏觀上來説,可以從他的演唱中區別出各種各樣人物的身份、性格、處境和教養。從微觀上來説,他結合劇情,唱腔上每一個細節的變化又都和劇中人物當時、當地的思想感情,內心活動十分吻合熨貼。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一切又都表現的極有分寸、恰到好處,決不使人感到過分或不足。

在他晚期經常演出的,經他反覆琢磨千錘百煉的那些梅派代表作中尤其如此:例如《宇宙鋒》、《貴妃醉酒》、《鳳還巢》、《霸王別姬》等,我們不對每一齣代表作詳細的分析。但是想舉一二個例字來説明一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上一頁梅派演唱藝術的形成與發展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