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巧取(1)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22 10:56:22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挪威國家美術館的官員們犯下了兩個愚不可及的錯誤。首先,他們沒有把注意力放在細節上。他們被偉大的藝術、無上的榮光等等高尚的想法衝昏了頭腦,很少注意到安全這樣的世俗問題。第二個錯誤在於缺乏想像力。國家美術館的高層都存在著這樣的共識:沒有人會膽大包天,去偷走一幅每個買家立刻就會知道是贓物的畫作。

 

  並不是藝術世界的所有人都否認竊賊的存在。即便規模最小的博物館,也會花錢雇用保安。但是這個話題聽上去是如此不體面,因為把“藝術”“犯罪”這兩個詞強拉在一起,那感覺就如同讓高尚與污穢結合,以致藝術界傾向於移開視線,希望離這個下流的話題遠遠兒的。

 

  竊賊們對此沒有任何異議。

 

  藝術犯罪是一個巨大而又興旺繁榮的産業。犯罪統計數據總是含含混混的,但據國際警察組織的推算,每年藝術品地下世界過手的錢總額大致在四十億到六十億美元之間。在非法國際貿易的花名冊上,藝術犯罪排名第三,僅次於毒品走私以及非法武器販運。僅在義大利一地——一個小小的村莊自誇擁有一座存放著一件十五世紀祭壇裝飾品的教堂,在那裏是很常見的事情——警方估計犯罪分子每年偷走的藝術品,其價值都足夠與一座博物館匹敵。

 

  在失竊的藝術品當中,絕大多數還不錯,但算不上傑作(因為這樣更有利於銷贓),然而真正的稀世瑰寶也會被偷,並且消失的速度驚人。荷蘭繪畫大師維米爾身後只留下了三十六幅作品,而在這極其有限的作品當中,近幾年來已經有三幅被人竊走,它們分別是《演奏會》(The Concert)、《吉他演奏者》(The Guitar player)和《寫信的女郎和她的女用人》(Lady Writing a Letter with Her Maid)。①

 

  《寫信的女郎和她的女用人》是從愛爾蘭的一幢鄉間別墅被竊賊盜取的,一週之後人們在兩百英里以外的農家院子裏找到了它,並送還給了原來的主人;十餘年後,竊賊再次從這位名作擁有者的家中盜走了它。更有戲劇色彩的事情發生在倫敦,荷蘭畫家倫勃朗的一幅肖像畫,先後四次被竊。

 

  2003年春夏之交的短短幾個月裏,竊賊偷走了兩幅十六世紀的傑作,每幅作品的價值都不低於五千萬美元。5月份,竊賊爬上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外面的腳手架,離開的時候帶著本韋努托?切利尼② 用黃金、黑檀木精心製作的一個鹽瓶——“這是雕塑中的蒙娜麗莎啊!”該博物館心疼得要發狂的館長如此評價①。2003年8月在蘇格蘭,兩位衣著得體、談吐有致的竊賊購買了六英鎊的門票,加入德拉姆蘭裏格城堡之旅,在那裏常年舉辦一項聞名遐邇的藝術展。幾分鐘之後,他們把刀子架在導遊的喉嚨上,從墻上扯下萊昂納多·達·芬奇② 的名作《紗槌聖母》(Madonna of the Yarnwinder),然後揚長而去。一對兒來自紐西蘭的觀光客恰好也在此地遊覽,他們還帶了錄影機。他們聽到警鈴大作,隨後差點兒跟翻墻而出的一名男子撞個滿懷。“別擔心,親愛的,”一個竊賊説,“我們是警察。這只是個演習。”

 

  “等到第二名男子翻墻而出時,”這小兩口事後對警察表示,“我們就覺得肯定是出事兒了。”接下來又有第三名男子從墻頭跳了出來,“腋下還夾著什麼東西”。這些竊賊就從目瞪口呆的紐西蘭遊客的身邊跑過(後者拍下了此次遭遇的全過程),鑽進了停在客用停車場上的一輛大眾高爾夫,絕塵而去。

下一頁巧取(2)上一頁破窗而入(3)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是名畫總會被偷的》
· 破窗而入(1)
· 破窗而入(2)
· 破窗而入(3)
· 巧取(1)
· 巧取(2)
· 巧取(3)
· 偵探小説?(1)
· 偵探小説?(2)
· 牧師(1)
· 牧師(2)
· 藝術小分隊(1)
· 藝術小分隊(2)
· 藝術小分隊(3)
· 藝術小分隊(4)
· 藝術小分隊(5)
· 藝術拯救者(1)
· 藝術拯救者(2)
· 藝術拯救者(3)
· 藝術拯救者(4)
· 藝術拯救者(5)
· 編劇(1)
· 編劇(2)
· 編劇(3)
· 蓋蒂博物館來的人(1)
· 蓋蒂博物館來的人(2)
· 蓋蒂博物館來的人(3)
· “將軍”(1)
· “將軍”(2)
· “將軍”(3)
· “將軍”(4)
· “將軍”(5)
· “將軍”(6)
· 羅素堡府邸(1)
· 羅素堡府邸(2)
· 羅素堡府邸(3)
· 安特衛普遭遇戰(1)
· 安特衛普遭遇戰(2)
· 安特衛普遭遇戰(3)
· 安特衛普遭遇戰(4)
· 安特衛普遭遇戰(5)
· 蒙克(1)
· 蒙克(2)
· 蒙克(3)
· 蒙克(4)
· 蒙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