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蒙克(4)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21 13:20:18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希爾看到這幅畫之後靈光一閃,他相信恩索爾的這幅繪畫可以在自己的計劃當中發揮作用。他可以對外界宣稱,蓋蒂博物館會舍得花錢贖回《吶喊》,是為了把《吶喊》與恩索爾的這幅名畫一併進行展出。對於希爾來説,恩索爾的出現真的是意外之喜,這下他的故事可以講得非常圓滿了。

 

  然而別人可不是這麼認為的。就算沒有恩索爾的這個環節,“蓋蒂計劃”還是顯得過於複雜了。如果希爾打算扮演一個有錢的美國佬,為什麼非要扯上博物館呢?為什麼不用簡單的辦法,只是扮做一個想要打造出讓別人都望塵莫及的藏品的大富翁呢?對於這些反對意見,希爾根本不屑一顧,“墨守成規而又思路狹窄”是他最鄙視的思維方式。

 

  * * *

 

  “我的藝術,”蒙克在筆記中寫道,“都植根于一種簡單的自我反詰:為什麼我和其他人不一樣呢?怎麼我一齣生就遭遇詛咒?”對於蒙克,繪畫不是一種職業,甚至也不是上帝的感召,而是深淵中發出的哭喊。“根本就不應該再畫那些室內裝潢、人們閱讀、女性編織之類的畫了,”蒙克斷言,“繪畫應該是刻畫活生生的人們,喘息著、感覺著、煎熬著、熱愛著——我打算畫出相當數量的這種類型的畫——人們會理解其中所帶有的神聖意味,他們會為那些畫脫帽致敬,就像在教堂裏一樣。”

 

  正相反,人們掏出了腐爛的水果猛力投擲過去,如同他們在喧鬧的滑稽劇場裏的所作所為。招致人們如此痛恨的,還不是蒙克所描繪的對象,而是他生硬的、不加修飾的技法。蒙克所受到的奚落讓人聯想起二十多年前,印象派藝術家組織第一個畫展時遭到評論界重炮轟擊的情景。

 

  “在這幅畫上,甚至連一點兒像樣的底色都沒有,”挪威的一位藝術評論家在看到蒙克的《畫家嚴森·黑爾的肖像》(Portrait of the Painter Jensen Hjell)之後斥責道,“顏料被粗暴地塗抹在畫布上,事實上這幅畫看起來像在畫完另外一幅畫之後,用殘留在調色板上的、帶著氣泡的顏料殘渣繪製的。”一家報紙報道説,不少參觀者在看完了蒙克的一次繪畫展覽之後發出了質問,質疑蒙克究竟是用手拿畫筆,還是用腳拿的。

 

  那些日後被譽為蒙克最偉大的藝術品的繪畫,也受到了外界的口誅筆伐。在一次展出中,蒙克驚恐地發現,很多人站在他的作品《生病的小孩》前,“大聲地嬉笑和吆喝著”,而那幅畫描繪的是他靈床上的姐姐。義憤填膺的蒙克衝到了外面,在那裏,一位與他同時代的畫家,一位當時很受歡迎但現在已經被人遺忘的畫家,竟然跑到蒙克的面前衝著他的臉嚷道:“混飯吃的傢夥!”語氣中滿含著輕蔑。“對於畫家蒙克,人們能夠選擇的最善意的做法,”某人寫道,“就是從他的作品前面走過,一言不發。”

 

  儘管如此,還是有極少數的人從一開始就了解蒙克,知道他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1892年,一個叫做柏林藝術家協會的組織為蒙克安排了一次作品展示,但這些畫是如此的富有爭議,以至於引發了一場口水仗,一方是支援蒙克的先鋒藝術家,另一方是思想保守、看不上蒙克的保守藝術家。僅僅過了六天后,藝術家協會投票表決關閉展覽。一場衝突爆發了。蒙克的名聲變得更加糟糕。

 

  《吶喊》是在隨後的一年問世的。大多數看過這幅畫的人都憎恨它。一家法國報紙表示,這幅畫讓人覺得蒙克把一根手指伸到了大便裏,然後舉著它到處招搖。

下一頁蒙克(5)
上一頁蒙克(3)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是名畫總會被偷的》
· 破窗而入(1)
· 破窗而入(2)
· 破窗而入(3)
· 巧取(1)
· 巧取(2)
· 巧取(3)
· 偵探小説?(1)
· 偵探小説?(2)
· 牧師(1)
· 牧師(2)
· 藝術小分隊(1)
· 藝術小分隊(2)
· 藝術小分隊(3)
· 藝術小分隊(4)
· 藝術小分隊(5)
· 藝術拯救者(1)
· 藝術拯救者(2)
· 藝術拯救者(3)
· 藝術拯救者(4)
· 藝術拯救者(5)
· 編劇(1)
· 編劇(2)
· 編劇(3)
· 蓋蒂博物館來的人(1)
· 蓋蒂博物館來的人(2)
· 蓋蒂博物館來的人(3)
· “將軍”(1)
· “將軍”(2)
· “將軍”(3)
· “將軍”(4)
· “將軍”(5)
· “將軍”(6)
· 羅素堡府邸(1)
· 羅素堡府邸(2)
· 羅素堡府邸(3)
· 安特衛普遭遇戰(1)
· 安特衛普遭遇戰(2)
· 安特衛普遭遇戰(3)
· 安特衛普遭遇戰(4)
· 安特衛普遭遇戰(5)
· 蒙克(1)
· 蒙克(2)
· 蒙克(3)
· 蒙克(4)
· 蒙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