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將軍”(3)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21 13:54:46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還有一次,稅收當局派出了一名稽查員,去核查卡希爾的賬目,結果這名稽查員受到了這位黑幫大佬的熱情款待。席間卡希爾彬彬有禮地表示要失陪一會兒打個電話,打完電話之後他就回來繼續陪客人聊天,譴責那些故意破壞藝術的行為,並對現代社會的種種弊端發表了一些點評。接著他示意客人望向窗外,“現在,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你只要往窗戶外面看看,看看那些蓄意搞破壞的傢夥現在正在幹什麼好事兒。”稅收稽查員的轎車被點著了,像一堆篝火在熊熊燃燒。

 

  卡希爾對羅素堡的劫掠是他第一次插手藝術品犯罪的疆域,羅素堡是坐落在都柏林郊外的一幢富麗堂皇的別墅,裏面陳列著世界上最偉大的私人藝術品收藏。這起搶奪案對卡希爾具有雙重誘惑,一方面滿足了他的貪婪,另一方面則可以表達他對上流社會的仇視。這幢別墅的正面寬度超過了兩百米,被某些史籍評價為整個愛爾蘭最漂亮的建築。它是在十八世紀由一位家大業大的都柏林啤酒釀造商——後來他成為第一任米爾鎮伯爵,建造起來的。自1952年起,羅素堡的所有權轉給了一對英國夫婦,阿爾弗雷德爵士和貝特女士。

 

  阿爾弗雷德爵士繼承了一大筆産業,以及一批令人目眩神迷的藝術品。給他留下這些財富的是他的一位叔叔,後者是在南非創辦戴比爾斯鑽石公司的幾位核心人物之一。貝特女士,閨名克萊門汀·弗裏曼·米特福德,在英國的貴族當中地位顯赫。她是米特福德姐妹的堂妹,迷人的、有貴族氣派的米特福德姐妹(一共有六個)以她們個人以及政治上的不幸遭遇而著稱。貝特夫婦在南非住過幾年,後來他們改了主意,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搬回了英國。在隨手翻閱《鄉村生活》雜誌的時候,阿爾弗雷德爵士看到了一幅羅素堡的照片。在買下這幢共有一百個房間的大宅子之前,他甚至不曾對羅素堡進行過實地的探察。

 

  在1986年,阿爾弗雷德爵士宣佈了一項計劃,要向愛爾蘭國家畫廊捐贈十七幅大師傑作。消息傳到了卡希爾的耳朵裏。懷著大賺一票的渴望,以及搶走即將到手的禮物以羞辱愛爾蘭政府的用心,卡希爾認真地制訂了一項行動計劃。在阿爾弗雷德爵士準備捐贈的禮物當中,包括維米爾的《寫信的女郎和她的女用人》,這幅令人目眩的傑作是阿爾弗雷德爵士所有收藏品中最傑出的,同時也是最名聲顯赫的。“維米爾所有的精華都在貝特女士的家裏。”一位狂喜的學者曾經寫道。

 

  《寫信的女郎》是維米爾全部作品當中被私人收藏的兩幅之一,另外的一幅在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的手上。這幅畫估價為兩千萬英鎊。(維米爾去世後,他的###把這幅畫以及他的另一幅作品《彈吉他的女郎》送給了代夫特市的一個麵包師充抵債務。維米爾夫婦總共欠那位麵包師六百一十七弗羅林,折合成今天的市價,還不到八十美元。)

 

  和莎士比亞一樣,維米爾也是一位其生平幾乎完全不為人們所知的天才。(特雷西·切維拉利爾那本名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小説不過是一次想像力的勝利。他所依據的只是支離破碎的關於維米爾的只言片語。)我們掌握的資訊非常少,但這越發增添了籠罩在他身上的神秘色彩。這位創作出寧靜而平和的畫作的藝術家住在一所容納了十一個小孩兒(其中四個早夭)的房子裏。這所房子屬於維米爾的岳母,她也和那一大家子人住在裏面,起初她曾經非常堅決地反對自己的女兒嫁給維米爾。在一家老小的吵鬧聲中,維米爾忙裏偷閒,創作了那些偉大的畫作,藝術史學家格姆布裏赫對恰如其分地稱它們是“飽含人性的靜態生活”。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是名畫總會被偷的》
· 破窗而入(1)
· 破窗而入(2)
· 破窗而入(3)
· 巧取(1)
· 巧取(2)
· 巧取(3)
· 偵探小説?(1)
· 偵探小説?(2)
· 牧師(1)
· 牧師(2)
· 藝術小分隊(1)
· 藝術小分隊(2)
· 藝術小分隊(3)
· 藝術小分隊(4)
· 藝術小分隊(5)
· 藝術拯救者(1)
· 藝術拯救者(2)
· 藝術拯救者(3)
· 藝術拯救者(4)
· 藝術拯救者(5)
· 編劇(1)
· 編劇(2)
· 編劇(3)
· 蓋蒂博物館來的人(1)
· 蓋蒂博物館來的人(2)
· 蓋蒂博物館來的人(3)
· “將軍”(1)
· “將軍”(2)
· “將軍”(3)
· “將軍”(4)
· “將軍”(5)
· “將軍”(6)
· 羅素堡府邸(1)
· 羅素堡府邸(2)
· 羅素堡府邸(3)
· 安特衛普遭遇戰(1)
· 安特衛普遭遇戰(2)
· 安特衛普遭遇戰(3)
· 安特衛普遭遇戰(4)
· 安特衛普遭遇戰(5)
· 蒙克(1)
· 蒙克(2)
· 蒙克(3)
· 蒙克(4)
· 蒙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