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科技 > 評論 > 正文

字號:  

中概股歸來需有更多耐心

  • 發佈時間:2016-03-17 08:45:18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隨著戰略新興産業板被刪除,中概股回歸顯然被潑了一盆冷水,但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中概股回歸要完成私有化過程,這期間需經歷很多的不確定性。

  根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的意見, “設立戰略性新興産業板”被刪除。簡單的條款刪除卻引發市場多種解讀。有分析認為,正準備回歸中國股票市場的“中概股”影響最大。因為一開始,戰略新興産業板就被視作擁有承接中概股回歸的作用。

  此前,媒體曾報道戰略新興産業板首批公司包括大眾點評、陸金所、眾安保險等。戰略新興産業板突然取消,意味著這些曾經“預定”了戰略新興産業板的企業只能另辟蹊徑。

  數據顯示,在2015年,33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收到私有化要約,這一數字達到近幾年來的峰值,總額超過300億美元。而戰略新興産業板被刪除,中概股回歸顯然被潑了一盆冷水,但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中概股回歸要完成私有化過程,需要經歷在美退市、解除VIE架構、借殼或IPO重返A股,這期間需經歷很多的不確定性,在拆除VIE架構時如何平衡新老股東之間的利益,同時又保證企業的發展方向不受到影響也是個棘手的問題。

  而且,在拆除VIE架構後,還得按中國資本市場監管規則重新架構,無論是選擇直接IPO上市還是借殼,都需做好耐心等待的準備。

  當然,從長遠來看,中概股回歸仍是大勢所趨,但階段性風險也不容忽視,更不能盲目樂觀。對於實力雄厚的企業來説,回歸主機板自然是最佳選擇;定位於為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服務的新三板,對於中小型中概股公司來説,則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對於有盈利的中概股回歸,首選當然是IPO。針對目前IPO有近700家公司排隊,需要等待的現狀,相信回歸者們已做好心理準備——畢竟就算是推行註冊制,證監會也多次表態要控制節奏。

  相比其他途徑,掛牌新三板擁有時間與資金成本方面更佔優勢。新三板掛牌時間週期短已不必多説。更吸引人的是,新三板掛牌不設盈利指標。據新三板論壇統計,在2014年有統計數據的174家美股中概股中,67家的年報凈利潤為虧損。而在2015年以來發佈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中也有10家公司2014年凈利為負。

  但掛牌新三板的缺點同樣明顯:新三板流動性差、門檻高,股權高度集中,很難形成有效交易,更難以反映市場真實的價格。因此,對於尚不具備直接IPO和借殼上市條件的公司而言,可以考慮先掛牌新三板,未來再期待轉板機制等更多利好政策。比較適合成立運作時間較短、盈利能力欠佳的中小型中概股企業,尤其是網際網路行業的中概股企業。

  對於中概股回歸來説,戰略新興産業板的“被刪除”,確實不是什麼好消息。但是,在國內資本市場仍然相對不算成熟的情況下,集中力量搞好幾個板塊比鋪大攤子要好得多。對於確實有通過資本市場融資需求的公司來説,也有相應的選擇。對於一部分因戰略新興産業板調整而影響計劃的公司來説,實現盈利,增強自己的造血功能,完善公司業績爭取符合國內資本市場要求才是正途。

  □王瑩(財經評論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