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科技 > 評論 > 正文

字號:  

央行6000億春節“紅包”一箭雙雕

  • 發佈時間:2016-01-21 07:31:25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余豐慧  責任編輯:湯婧

  今年央行的“紅包”相比以往來説更為意味深長。在讓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備足流動性、確保春節期間支付的常規目的之外,在釋放這封6000億元大紅包之後,顯然也是告訴市場,未來一段時間降準的可能性就大大下降了。

  據媒體報道,央行時隔一年重啟28天逆回購,規模750億元,同時還開展了800億元的7天逆回購操作,再加上4100億的MLF,800億元的國庫現金定存,單日釋放流動性超過6000億元。

  每年春節前後,市場流動性呈現緊張是一個常態。央行在春節前後釋放一部分流動性給金融機構,以備元旦春節雙節期間的支付是慣例性的常規動作。

  但是,今年央行的“紅包”相比以往來説更為意味深長。今年雙節期間,流動性與常年出現了一些不同。主要是影響市場流動性的因素變多了。隨著人民幣波動預期加大,美元升值預期上升,資本流出加劇,導致外儲下降,外匯儲備佔款降低,市場流動性相對緊張。幾個數據可以窺視一般:2015年外儲下降5000多億美元,2015年12月外匯佔款大幅度下降。根據央行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末,央行人民幣外匯佔款由上月末的25.56萬億元下降至24.85萬億元,當月減少7082億元,創歷史最大降幅。同時,去年貿易順差高達3.69萬億元情況下,而外儲竟然下降5000多億元,足以看出資本流出趨勢加劇。這直接導致市場流動性偏緊。

  另一個原因是,由於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增強,央行賣出美元,回籠人民幣的措施直接導致市場流動性緊缺。從香港離岸市場看,人民幣也罕見出現“缺水”狀態。最後一個原因是雙節期間市場流動性需求較大,商業企業備足市場需求年貨商品都需要較多流動資金。從內地市場風向標的上海銀行間拆放市場看,拆借利率漲勢較猛。這是慣常的市場流動性的季節性因素。

  今年的特殊因素加上慣常的季節性因素構成了市場流動性短缺的兩大主因。因此,央行近日釋放給金融機構6000億元流動性“春節紅包”,也可謂是一箭雙雕:一是常規性的目的,讓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備足流動性,確保春節期間的支付。逆回購的短期資金屬於支付所需的頭寸資金。這部分資金專款專用,保證支付所需,是最重要的資金。保支付、保生産供應是央行春節期間貨幣政策的兩大任務。

  另外一點政策上的深意是,在央行釋放這封6000億元大紅包之後,未來一段時間降準的可能性就大大下降了。中國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稱,這次央行明確了所提供的中期流動性的規模,安排6000億元以上的資金予以支援,有替代降準作用的含義。這句話昨日也被市場廣泛解讀。其實,在此之前,馬駿就曾多次表示,貨幣供應量與實體經濟相關性逐步弱化,降準未必導致融資成本下降,還有可能加劇短期利率波動。中國貨幣政策目標正在從以貨幣供給為主的數量型向以利率為主的價格型轉變,未來調整存準率的力度和頻率,應該以短期利率穩定為前提,不再視其為直接影響實體經濟的政策工具。

  在經歷了動蕩中前進的2015年,央行的貨幣政策正在顯現更為高明的調整思路,相比于短期的降準利好,這樣的紅利也許更為長久。下一步,央行應當在借鑒國際經驗和立足國情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為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余豐慧(財經評論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