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天

科技 > 評論 > 正文

字號:  

頻出假機票,公信力皮之不存,攜程毛將焉附?

  • 發佈時間:2016-01-13 17:28:07  來源:大河網  作者:趙志疆  責任編輯:湯婧

  1月9日,有消費者在公眾平臺曝料稱,自己在攜程上預定了一張機票,但因涉嫌轉賣積分票,在國外登機時被認定無效。1月11日,又有實名微信公眾號“李淼”發文稱,其于攜程訂購的北京至札幌往返機票在收到電子票號後,竟在航班起飛前被機場認定為無效。(據《每日經濟新聞》)

  攜程接連發生假機票事件後,怎樣識別攜程假機票的帖子開始在網上走紅,對於消費者來説,這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被動防範,對於攜程來説,這顯然是一種信任危機。那麼,攜程面對一再出現的假機票事件,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呢?

  針對“攜程在手,説走不能走”,攜程表示,旅客到場無票的發生概率低於萬分之二,攜程將努力將此概率進一步降低。其中的潛臺詞很明顯,那就是旅客到場無票的情況在所難免,攜程只能努力降低概率,而無法避免此類事件發生。姑且不論這種解釋在技術層面上是否站得住腳,攜程在官網的自我宣傳中擲地有聲地表示:“支付後100%價格保證和出票保障”。如果到場無票真的無法避免,那麼,這算不算是虛假宣傳?要知道,新廣告法實施生效後,虛假宣傳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法律問題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萬分之二的概率聽起來似乎很低,但以數以億計的攜程用戶來衡量,由此受到潛在威脅的顯然不是一個小數字,如果不能堵住其中漏洞,公眾無法預知,什麼時候類似的遭遇就會降臨到自己頭上。針對一再出現的假機票事件,攜程不斷強調是供應商暗中搗鬼,言外之意,自己也是受害者。其實,攜程本身就是一個仲介服務平臺,如果連最基本的真偽識別、安全防範都做不到,消費者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地選擇這個平臺呢?

  歲末年初,一場航空公司與線上旅遊網站之間的博弈備受關注——1月4日晚間,國航、東航發佈聲明,表示將關閉在去哪兒網上的旗艦店。此前的2015年12月31日,南航和海航已先後發佈聲明與去哪兒網暫停合作。至此,四大航集體“封殺”去哪兒網。事情的最終結果是,去哪兒網宣佈“妥協”,表示將應航空公司要求加強平臺監管。殷鑒不遠,相信攜程不會視而不見。

  假機票事件接踵而至,恰逢購買春節回家機票進入高峰期,由此不可避免使人對攜程這個國內最大的OTA平臺産生懷疑。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春運大潮,攜程不久前對外發佈了2016年春運旅客屬性分析、客流變化趨勢。面對市場需求,攜程的大數據分析可謂及時,不過,安全防範工作做得如何呢?攜程的發展壯大基於消費者的信任,如果公信力皮之不存,攜程又毛將焉附?這個現實問題,值得攜程深思。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