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科技 > 評論 > 正文

字號:  

“降費提速”還需更多市場手段

  • 發佈時間:2015-06-16 08:12:29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敬一山  責任編輯:湯婧

  據中新網報道,自上月15日三大運營商公佈“提速降費”方案以來,已滿一月。但這一個月以來,三大運營商部分“提速降費”措施仍未落地,也沒有具體落地時間表。

  早在運營商出臺方案,表態改變寬頻收費高網速慢問題之時,不少網民就吐槽,一些方案其實是玩文字遊戲,“降費提速”缺乏誠意。只是沒想到這個誠意打折的方案,落實起來也是困難重重。雖然情理上難以接受,但如果按照現實邏輯來推敲,這樣的局面又是意料之中。

  正如業內專家所分析的,提速並不只是取決於運營商的主觀意願,還受制于一定的客觀條件。光纖入戶是保證網速的好辦法,目前多數網速快的國家都是以光纖為主。早在2010年,南韓使用光纖到戶及光纖到樓兩種服務的住戶佔比就達到52%,而我國直到今年一季度,光纖到戶用戶佔比才到38.4%。但要提升光纖入戶比例,一來前期基礎建設投入較大,二來短期內也很難一步到位。

  除了類似客觀原因之外,也不排除運營商還存在一些主觀顧慮。因為按照國資委今年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增收節支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精神,“效益下降的企業工資總額必須下降”,也就意味著央企效益一旦出現下滑,那麼從高管到普通員工的工資都可能受影響。在這樣的考核導向之下,運營商的降費就可能面臨從上到下的阻力。

  當然,列舉這些原因並非是給運營商的“軟抵制”尋找藉口,而是正視原因,才能找到解決方案。運營商網速和服務長期不盡人意,重要根源在於壟斷,幾家大運營商天然佔據著優勢資源,掌握市場定價的話語權,所以沒有內在動力去“降費提速”。長期的壟斷格局,養成了幾大運營商獨特的企業架構和定價體系,即便是現在面臨輿論壓力,要想快速做出反應也並不容易。

  換句話説,“降費提速”就像是外在強加的指令,但實際上和運營商的主客觀條件都有衝突。就算是在各種壓力之下,運營商盡力推動,結局也未必能滿足公眾期待。“降費提速”落地難留下的最大啟發是——要想改變運營商的服務,治本的辦法是改變他們的生存環境和遊戲規則,其方向則是進一步破除壟斷,建立符合市場規律的價格調整機制。

  寬頻因為具備某種程度的公共服務色彩,所以很多國家都有一定的扶持或者補貼,並不是完全交給市場競爭,但在這過程中,還是會盡力限制壟斷激發市場競爭,以此倒逼服務的提升。比如,南韓政府曾投入鉅額資金進行網路基礎設施建設,還大量補貼寬頻行業,但同時出臺“分享規則”,打破大型服務商壟斷,強制其與小的競爭者分享網路。在充分競爭之下,讓網民能享受低價格服務。

  由此可見,要推動運營商“降費提速”,僅靠輿論壓力,可能治標難治本,重要的是創造尊重市場競爭的制度環境,讓消費者擁有更多“投票權”,這樣運營商自然會更加主動。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