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國務院發文促寬頻提速降費 三年投資超萬億元

  • 發佈時間:2015-05-21 07:32:30  來源:一財網  作者:李娜  責任編輯:王磊

  近日被熱議的寬頻提速降費5月20日又被“添油”。

  5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對外發佈《關於加快高速寬頻網路建設推進網路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加快推進全光纖網路城市和第四代行動通訊(4G)網路建設,2015年網路建設投資超過4300億元,2016~2017年累計投資不低於7000億元。這意味著,未來三年將會有至少萬億投資在基礎網路上。

  此外,《意見》指出,到2017年底,全國所有設區市城區和大部分非設區市城區家庭具備100Mbps光纖接入能力,直轄市、省會城市等主要城市寬頻用戶平均接入速率超過30Mbps,基本達到2015年發達國家平均水準,其他設區市城區和非設區市城區寬頻用戶平均接入速率達到20Mbps;80%以上的行政村實現光纖到村,農村寬頻家庭普及率大幅提升;4G網路全面覆蓋城市和農村,移動寬頻人口普及率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準。

  “三年萬億投資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2015年目標早在工信部年度推進寬頻中國戰略會上已提出。”電信專家付亮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固網寬頻從離美國差五年,到2017年主要城市差兩年,進步不小,但主要的障礙仍然在銅退光進和城市4G基站建設。

  付亮對記者説,《意見》主要是給企業提供環境,鼓勵、引導和推動企業加快建設、提速、降費。尤其是“鼓勵電信企業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套餐匹配等服務”,那些認為是總理要求全部“流量不清零”的需要醒醒了。

  此外,此次《意見》出臺,被視為利好基礎網路建設企業。

  短期來看,做網路建設的,比如華為、中興、大唐,有可能從中受益。網路性能提升,還會刺激用戶購買更好性能的終端,體驗到更好的網路性能,終端行業也會從中受益。另外,網路基礎設施改善以後,大流量的應用比如視頻應用也可能會獲得更多用戶。

  另外,在改善固網寬頻方面,隨著政府加大投資、開放寬頻市場準入等利好落地,從事寬頻接入的虛擬運營商長城寬頻、鵬博士等都可能從中受益。

  以下為《意見》正文

  寬頻網路是國家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高速暢通、覆蓋城鄉、質優價廉、服務便捷的寬頻網路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一舉多得,既有利於壯大資訊消費、拉動有效投資,促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又可以降低創業成本,為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雙引擎”,推動“網際網路+”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對於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寬頻中國”戰略的啟動實施和持續推進,我國寬頻發展水準有了顯著提升,但仍與人民群眾的需求和用戶期望差距較大,網路速率相對國際先進水準仍然較低,每人平均網費支出佔收入的比重仍然較高,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服務品質有待改善。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要求加快推進寬頻網路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速降費,提升服務水準。經國務院同意,現就有關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高網路速率

  (一)加快高速寬頻網路建設。加快推進全光纖網路城市和第四代行動通訊(4G)網路建設,2015年網路建設投資超過4300億元,2016~2017年累計投資不低於7000億元。推進光纖到戶進程,2015年完成4.5萬個銅纜接入小區的光纖化改造,新建光纖到戶家庭超過8000萬戶。完善電信普遍服務,開展寬頻鄉村工程,加大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寬頻網路建設力度,2015年新增1.4萬個行政村通寬頻,在1萬個行政村實施光纖到村建設,著力縮小“數字鴻溝”。擴大行動通訊覆蓋範圍,鼓勵移動用戶向4G遷移,提升移動寬頻速率。

  到2015年底,全國設區市城區和部分有條件的非設區市城區80%以上家庭具備100Mbps(兆比特每秒)光纖接入能力,50%以上設區市城區實現全光纖網路覆蓋;直轄市、省會城市等主要城市寬頻用戶平均接入速率達到20Mbps,其他設區市城區和非設區市城區寬頻用戶平均接入速率達到10Mbps,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廣50Mbps、100Mbps等高頻寬接入服務;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動寬頻。建成4G基站超過130萬個,實現鄉鎮以上地區網路深度覆蓋,4G用戶超過3億戶。

  到2017年底,全國所有設區市城區和大部分非設區市城區家庭具備100Mbps光纖接入能力,直轄市、省會城市等主要城市寬頻用戶平均接入速率超過30Mbps,基本達到2015年發達國家平均水準,其他設區市城區和非設區市城區寬頻用戶平均接入速率達到20Mbps;80%以上的行政村實現光纖到村,農村寬頻家庭普及率大幅提升;4G網路全面覆蓋城市和農村,移動寬頻人口普及率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準。

  (二)提升骨幹網路容量和網間互通能力。適度超前建設高速大容量光通信傳輸系統,持續提升骨幹傳輸網路容量。優化網際網路骨幹網路結構,大幅增加網間互聯頻寬,2015年擴容600Gbps(吉比特每秒)。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加快網際網路國際出入口頻寬擴容,全面提升國際互聯頻寬和流量轉接能力。

  (三)加強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內容分發網路向大容量、廣覆蓋、智慧化演進,不斷增強網路流量承載和分發能力。加大支援力度,促進向下一代網際網路演進升級。提升網站服務能力,增加主要業務應用頻寬配置,實現網際網路信源高速接入、網路流量高效疏通,促進應用基礎設施與骨幹網路協同發展,持續改善用戶上網體驗。

  (四)深入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用。創新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方式,加快推進集中統一建設和專業化運營,全力保障4G網路建設進度,促進鐵塔等電信基礎設施資源整合共用,提高效率和效益,避免重復建設。全面推進“三網融合”,2015年底前將實施範圍擴大到全國。

  二、有效降低網路資費,持續提升服務水準

  (五)推動電信企業降低網費。電信企業要增強服務能力,多措並舉,實現網路資費合理下降。鼓勵電信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網費明顯偏高的城市開展寬頻免費提速和降價活動,將具備網路條件的4Mbps以下銅纜用戶接入速率免費提升到4Mbps~8Mbps,下調百兆光纖接入網費,更多讓利於民。引導和推動電信企業通過定向流量優惠、閒時流量贈送等多種方式降低流量資費水準,提升性價比。鼓勵電信企業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套餐匹配等服務,指導電信企業完善流量提醒服務,讓廣大用戶用得安心、實惠。鼓勵電信企業向社會發佈網路提速降費方案計劃,並進一步完善具體辦法。

  (六)提高電信企業運營效率。建立健全電信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廣電企業、資訊內容供應商等市場主體間的合作和公平競爭機制,促進專業化分工合作,探索産業鏈互利共贏發展模式。推動電信企業加大管理機制創新力度,深化改革、強化管理、加快轉型、增強活力,抓住“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發展機遇,積極開展技術創新、産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豐富業務品種,提高服務品質,加快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七)有序開放電信市場。充分發揮民間資本的創新活力,推動形成多種主體相互競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市場格局,通過有序競爭持續促進提升寬頻服務品質和降低資費水準。寬頻接入業務開放試點企業2015年底前超過100家,帶動民間資本投資超過100億元,試點城市由16個增加到30個以上,2017年試點城市範圍擴大到全國各地區。繼續推進行動通訊轉售業務開放試點,2016年實現全面開放。充分發揮通信網和有線電視網資訊基礎設施的作用,加快全國有線電視網整合,推動基礎資訊網路平等互聯,儘快提升網路能力,為消費者提供高速優質服務。

  (八)加強電信市場監管。加強電信監管隊伍建設,進一步維護好寬頻市場競爭秩序。加強資費行為監管和寬頻接入服務監管,嚴厲打擊價格違法行為以及虛假宣傳、非法網站和應用程式竊取用戶流量等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規範市場秩序。加強網際網路骨幹網通信品質監管,保障網間互聯暢通。加大網路數據和用戶資訊保護力度,加快網路資訊安全配套工程建設。加快建設對木馬和僵屍病毒、移動網際網路惡意程式的監測和處置等技術手段,建立完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安全管理機制,營造安全可靠的網路運作環境。

  (九)提升公共服務水準。深入推進實施資訊惠民等工程,建立公共資訊服務平臺,推進教育、醫療優質資源共用,普及應用居民健康卡,加快就業等資訊實現全國聯網,充分發揮寬頻網路提速降費提升公共服務水準與擴大應用推動網路建設發展的相互促進作用。

  三、完善配套支援政策,強化組織落實

  (十)推進簡政放權。對通信建設資質資格審批等已經取消或下放的相關行政許可事項和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督促檢查,確保落實到位。要進一步改進行政審批工作,簡化申報材料要求,努力為企業經營活動創造便利條件。要堅持放管結合,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和政務公開,加快實現網上申請、受理、審核流轉、公示審批結果等,著力提升工作效率,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管理水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充分激發市場活力。

  (十一)完善配套支援政策。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要加快完善以寬頻為重點內容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加快農村寬頻基礎設施建設。結合無線電頻率佔用費統籌使用,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持續支援農村及偏遠地區寬頻網路建設和運作維護,推進電信普遍服務工作。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結合新型城鎮化、“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支援基礎薄弱區域寬頻基礎設施升級改造。金融部門要加大融資支援,對重大項目投資給予有效貸款支援。國資委要統籌考慮寬頻網路作為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的定位,優化完善基礎電信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系。環保部門要進一步優化通信基站環境監管機制,加快環評進度。各地要對基礎電信企業在融資、用電、選址、徵地、小區進入等各方面給予支援並加強對政策落實情況的考核。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眾創空間的寬頻網路給予適當補貼。

  (十二)完善寬頻網路標準。工業和資訊化部要抓緊完善網路速率監測標準、電信服務品質標準等並抓好組織實施,加快建設“寬頻中國”地圖及網速監測平臺,發佈各地、各企業寬頻速率權威資訊,促進企業有序競爭,接受用戶監督。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資訊化部要加大對光纖到戶國家標準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執行到位。

  (十三)全面保障寬頻網路建設通行。各地要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劃等綜合性和專項規劃中,同步安排通信光纜、管道、基站、機房等寬頻網路設施建設內容。市政設施和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機構等所屬公共設施,應向寬頻網路設施建設開放,並提供通行便利,保障公平進入,禁止巧立名目收取進場費、協調費、分攤費等不合理費用。積極探索通過推動地方性法規建設,進一步明確寬頻網路的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屬性,切實保障寬頻網路基礎設施的建設通行權。

  (十四)規範通信建設行為。各地要進一步完善新建住宅小區和住宅建築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規劃建設和驗收備案等工作機制,嚴格執行光纖到戶國家標準規範,落實小區紅線內通信管道等配套設施建設。支援現有住宅小區光纖改造,禁止任何機構和個人無故阻礙通信設施建設或收取不合理費用,切實保障用戶的公平選擇權。對因徵地拆遷、城鄉建設等造成的寬頻網路設施遷移或毀損,嚴格按照有關標准予以補償。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寬頻網路提速降費工作的重要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按照本意見要求,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切實落實好各項任務措施。充分發揮“寬頻中國”戰略實施部際協調小組作用,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寬頻網路提速降費,積極制定實施財稅、土地、建設、環評、企業經營業績考核等方面支援政策。工業和資訊化部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做好統籌推動和督促檢查,每年向社會公佈全國和各地區實施情況,接受社會監督,重大情況及時報國務院。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