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科技 > 評論 > 正文

字號:  

快的滴滴合併:出行領域將出現更多創業機會

  • 發佈時間:2015-02-24 12:05:22  來源:中國網科技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情人節當天,快的打車與滴滴打車這對冤家終於化干戈為玉帛——雙方聯合發表聲明表示,將實現戰略合併。

  雖然雙方合併的細節都還未公佈,但結親的消息仍然在業內炸開了鍋。“合併後,還會有補貼嗎?” “合併後,是叫滴的還是快滴?”一時間,所有的焦點都是這對冤家。

  經過一個春節的冷靜,業界似乎開始慢慢思考,思考雙方的聯姻將給中國的出行領域帶來哪些價值。

  惡性競爭消失,打車更加便捷

  自2014年年初那場著名的“補貼大戰”以來,大多數的消費者都將快的滴滴與“補貼”劃上了等號。根據雙方的官方消息,合併後“打車補貼”並不會離我們遠去。當然,“打車補貼”也不再是惡性競爭。這對於國內計程車市場的變革來説無疑是一件好事。

  因為“份子錢”和“燃油費”,今年年初國內計程車市場的發展與變革,不止一次成為輿論的焦點。十多年沒有變化的工作模式、收入分配和服務標準讓計程車行業的問題越來越明顯。“打車軟體”的誕生與發展就像是一副催化劑,既解決了計程車市場“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也加速了這一傳統行業矛盾、問題的爆發。

  快的滴滴合併後,合理配置的“打車補貼”便成了計程車市場上一雙看得見的手。通過這雙看得見的手和技術創新,快的滴滴可以更加有效地匹配乘客與司機的資訊。而在這一良性調節下,國內的計程車市場也會加速發展,在變革的道路上走的更加明快。這一點上乘客們的直觀感受將會是,打車更加便捷、舒適。

  知名網際網路觀察家王冠雄也認為,兩家公司合併之後,雙方服務的用戶群將更大,覆蓋的城市將更多,産品功能將更加豐富,交易還會給雙方帶來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節省,這些好處最終都將會被分享給用戶。

  技術協同,司機收入不降反增

  打車軟體開拓市場的前期,快的和滴滴投入大量現金補貼以培養司機和乘客的使用習慣。補貼在市場推廣初期確實很重要,但是到了後期,如何通過技術高效地將乘客和司機匹配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快的和滴滴在司機端各有一些不錯的創新。例如快的推出的“接力單”和“交班單”,滴滴推出的“滴米系統”。雖然,合併後兩家公司將保持産品和品牌的獨立。但可以預見的是,雙方將會共用、整合已經累積的移動出行數據,並在技術升級上達成協同。

  使用快的和滴滴的計程車司機們將可以獲得更多的數據、技術支援。在後臺數據更加完善,計算模型更加合理的基礎上,司機們更直觀的感受或許會是,推送的訂單更加個性化,空駛率繼續下降,收入進一步增加。

  有業內人士認為,短期“補貼”是吸引用戶和司機壯大平臺的好辦法。但長期來看,過多“補貼”實際上會損害行業發展、阻礙技術進步。快的滴滴合併後會把主要的精力和資金放在技術創新上。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交通專家則從更加宏觀的角度來看待合併:“兩家企業擁有的計程車出行數據幾乎覆蓋了國內的計程車市場。這些數據整合後,可以作為國內交通規劃發展的重要參考。” 該專家認為,對國內計程車領域的規劃發展來説,快的滴滴的合併將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出行領域將出現更多創業機會

  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正在被移動網際網路接管,尤其是人們每天都離不開的“衣食住行”。然而出於眾多客觀原因,“衣食住行”中的“行”是最難解決的一個需求。

  攜程和去哪兒等只解決了長途出行,而人們90%以上的日常出行都集中在城市內,比如上下班、週末逛街、出差去機場等這樣的短途出行。即便是快的和滴滴目前也只是解決了計程車出行,這在整個城市出行市場中佔到的比重並不大。

  縱觀國內目前的城市出行市場,拼車、代駕、地鐵、計程車、城際大巴、公共自行車……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存在眾多創業機會。與此同時,快的和滴滴的合併,讓資本市場進一步看到了國內出行市場的巨大潛力,這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的風險投資涌入出行領域,這對創業者來説無疑是件好事。而在此之前,整個資本市場對出行市場並不太感冒。

  已有業內人士預計,國內出行市場將在今年下半年將進入高速成長期,該領域中的眾多細分市場將逐個爆發,國內出行領域的生態也將在這過程中初步建立起來。

  快的和滴滴的合併被業界視作改變中國移動出行發展的歷史事件。在知乎上,不少人討論有關滴滴快的合併給予行業的啟發。在眾多觀點中,“豐富出行生態”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兩家的合併無疑會給行業帶來更多的想像空間。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