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科技 > 評論 > 正文

字號:  

商場“包郵”能否對抗電商衝擊

  • 發佈時間:2014-12-19 07:33:0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于冬雪  責任編輯:王磊

  商場提供“包郵”服務,就是打好體驗牌的一個細節。這個細節雖小,只要真正地貼合了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就是有價值的。

  為了應對電商對實體店的衝擊,越來越多的實體百貨開始向電商學習,取長補短。於是,“包郵”已經不僅僅是電子商務網站上各位“親”的專利,“雙12”期間,也有商場祭出了這一招數。

  商場也包郵?隨手把貨物帶回家豈不更快捷?別説,這一包郵服務還真是迎合了不少人的需求。

  話説,北京崇文門新世界百貨為了給電商截流,就比“雙12”提前一天啟動“任性黑週末”年終促銷活動,不僅提供足以叫板電商的折扣力度,還為消費者提供滴滴打車券和順豐包郵到家的服務。據悉,這次活動持續4天,新世界百貨旗下6家門店都參與了這場大促活動。

  無獨有偶,今年早些時候,無錫八佰伴就開始嘗試在商場裏設置包郵地點,顧客可以將買好的東西用快遞免費寄送到家,當天中午12點以前打包還可以當日送達。再早之前,觀音橋遠東百貨商場在週年慶的時候也推出過免費為顧客包郵包送在商場買的東西這樣的增值服務。無論消費額度多少,顧客都可以到商場服務台辦理包郵包送手續,留下收貨地址和手機號碼,拿到服務台清點貨物登記後的回執單就可以空手回家,48小時內就可以送貨到府。

  到百貨商場逛街還包郵?這聽起來有點不太合乎邏輯。一般人到商場買到了東西,自然要第一時間拎回家,這是人們多年以來形成的購物習慣。眼見為實,第一時間拿到現貨,這可是實體商業零售相比于電子商務最為強大的競爭優勢之一。

  其實,仔細想想,現款現貨的弊病也很明顯——如何將商品搬回家。如果遇到了商場的大促銷活動,每個人手上的“戰利品”都一大把,也可能手一抖買了大件或很重的東西。在交通條件很差的高峰期裏,如果沒有私家車裝載,怎麼把東西送回家還真是個問題。對於中青年女性這樣的“剁手症”多發人群來説,沒有老公或者男友來幫忙拎東西,自然得披頭散發汗流浹背姿態全無地將血拼來的大包小包“貨物”折騰回家……

  這樣的場景下,如果商家可以貼心地站出來説聲“親我們包郵噠”或者“您歇著放著我來”,那真的是世界充滿愛一般地溫暖人心。雖然比不上左手選好右手遞給僕人般的貴婦級服務,但把東西送到包郵點總是遠遠好過女漢子一般地把大包小包扛回家。尤其是在與心儀的他約會的時候,逛街吃飯電影K歌酒吧宵夜一路下來手裏都要拎著死沉死沉的一沓購物袋,還真是挺煞風景。

  説起來,小小的包郵雖然不是普適於所有客戶的“標配”服務,但對於特定客戶人群來説還真是“走心”的精準一擊。其實,在春節前的大促,也有不少百貨曾推出“包郵”服務,讓身在外地的遊子可以把精心採購的年貨郵寄回家。

  在傳統百貨尋覓應對電商衝擊的良藥時,不少專家開出的藥方之一就是打好體驗牌,通過良好的購物體驗把消費者從線上拉回線下。我認為,商場提供“包郵”服務,就是打好體驗牌的一個細節。這個細節雖小,只要真正地貼合了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就是有價值的。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