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科技 > IT業界 > 企業家 > 正文

字號:  

柳傳志:看網路小説來了解90後

  • 發佈時間:2015-08-25 07:47:06  來源:大河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柳傳志堅決不寫回憶錄。

  他説,回憶錄無非就是把一些經驗教訓告訴別人。這是朋友們勸他動筆的理由。他猶豫過,最終還是決定不寫。關於所經歷的時代、創辦的企業,以及身處的中國商界,作為中國最有資格發言的企業家,柳傳志還是覺得:“時過境遷後,對人們未必能起到(設想的)這種幫助。”而他現在所在意的是生活中那些有意思的事,也更享受與家人一起度過的時光。

  71歲的柳傳志去年做過一次手術,現在看起來身體很不錯,走路帶風,站姿挺拔,聲音依舊洪亮,在這個似乎到了該總結人生的年紀,他依然記得並努力實踐父親送給他的一句話:人有兩樣東西誰也拿不走,一個是知識,一個是信譽。

  在聯想係內部,柳傳志像一個大家長,牢牢把控企業的方向;在外部,柳傳志更多時候以老大哥的形象出現,會關注很多企業家的精神動態。他説他非常願意做“商人”而不是企業家,或者所謂的商業領袖,雖然這個位置給他帶來榮耀、滿足、認可的同時,也會帶來風口浪尖的爭議。

  今年6月底,柳傳志創辦的聯想控股在香港上市,這是他第二次在香港聯交所敲鑼,1994年,聯想集團曾在此起航。這應該是柳傳志的最後一戰,他完成了人生的又一個里程碑。在給中國企業家留下了“拐大彎”、“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等無數管理思想後,柳傳志拒絕被稱為“企業教父”,更不願意讓人認為自己被推上中國商界的神壇。在他身上,有著驚人的坦率。他承認對蠻橫不講理的人動過手,還發過大脾氣;對一些新商業模式在最初階段也會有些看不清楚;他嚮往過恬淡的退休生活,但思考和競爭,始終是貫穿他生活的兩大主題。

  在1978年之後的中國商業發展史中,有太多柳傳志的前輩、同輩和後輩企業家迅速成為矚目焦點,但又快速消失了,而他依然挺立在潮頭。他是時間的勝利者。

  正青春

  “柳總現在越來越可愛了。”柳傳志的企業家好友、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説, “現在大家跟柳總在一起變得越來越放鬆了。”柳傳志一直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人,只要定了規矩就一定要遵守。外界最為熟知的一個例子是他關於遲到的規定——聯想高管開會,誰遲到誰罰站,而他自己也被罰過兩次。

  現在的柳傳志想讓自己生活得更自在些。他培養的聯想團隊領軍人物,楊元慶、朱立南、趙令歡、陳紹鵬等人,已經開始獨當一面。在聯想控股內部,董事長柳傳志把總司令的位置交給了總裁朱立南,甚至連參謀長他都不愛當了。用他的話説:“願意當個參謀,給朱立南做顧問、站臺。”歸隱幕後這個過程對任何一個企業創始人而言,都不是輕而易舉能完成的,而柳傳志正在逐步轉變與適應中。

  他努力去了解年輕人的想法,開始喜歡看網路小説,也追神劇,愛和網際網路“大咖”們扎堆,海闊天空地神聊。最近,他喜歡上了高曉松的《曉松奇談》,為此讚嘆不已,覺得彌補了自己很多知識上的不足,還特別和高曉松約了飯局,探討節目裏的內容和觀點並用柳式思維梳理總結。

  近兩三年,柳傳志跟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變多了。每週五晚上,他會與泰山會的朋友打德撲。過去他常常通過具有競爭性的體力運動,比如打高爾夫球來督促自己保持進取的心態。現在他選擇了更具思考性的德撲。這給他帶來很大的愉悅感。與馬雲交手時,往往是柳傳志帶一隊,馬雲帶一隊,雙方PK。

  每週六晚飯是柳傳志直系家庭的固定聚會時間。每個月,他在家庭微信群中還會組織柳家兄弟和子侄輩的線下大聚會。他是最早使用微信的那批人,把微信稱為“讓生活發生重大變化的(技術)”,還特別深入地研究並了解微信的盈利模式。

  江湖盛宴

  6月29日中午,夏華收到了柳傳志的一條短信 “謝謝你和你的管家,為我這麼週到地服務,今天我穿了管家為我準備的衣服”。那一天,柳傳志在香港聯交所敲響了聯想控股的上市鐘。對他而言,聯想控股上市是人生中的一個里程碑事件。夏華沒有想到柳傳志會親自發短信講這麼一件小事,更沒想到他讓助手拍了張照片發給自己,“他對每一個朋友的每一件事都非常負責任,而且深度地關注每一個人的感受。”這種週全是柳傳志與人交往的標誌。

  我問他,這是不是就是“很會做人”。他説,應該去掉貶義的部分,因為“會做人”就是能夠交很多朋友,人家真心相待,他把這視為一份榮耀。

  柳傳志有3個企業家圈子——中國企業傢俱樂部、北京中關村企業家顧問委員會和泰山會。7月7日,柳傳志把3個圈子的企業家朋友悉數請到北京,參加聯想控股上市慶功宴。當天出席的馬雲、王健林、劉永好、馬蔚華、俞敏洪、雷軍等人,他們掌控的資産規模超過了兩萬億。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可能是史上最貴的慶功宴。

  慶功宴上,王健林一聲“老大哥”把柳傳志的江湖地位點了出來。“既講原則又江湖。”聯想控股投資的拉卡拉董事長孫陶然這麼形容他眼中的柳傳志,“很多人是江湖,比如説大碗吃肉,我們都是哥們,講江湖,不講原則;又有一些人講原則,不講江湖,不能夠通融。”柳傳志是兩者的結合。我們見慣了講原則的柳傳志,聯想“4P文化”裏有兩條——Plan(想清楚再承諾)和Perform(承諾就要兌現)。柳傳志的夫人龔國興常常説他做事太過分。當然,他自己説年輕時候最過分的是跟人動過手,身邊的朱立南就親眼見過。

  剛剛創辦聯想時的柳傳志性子急、脾氣大。辦香港聯想時,他要多次來往香港與深圳之間。當時廣東的計程車司機特別看不上北方口音的人,只收港幣或外匯券。就因為不拉北方人這件事,柳傳志跟他們差點動手好幾回。

  他還會在必要的時候使些非常手段。剛開始做聯想中文卡時,公司同事在中關村採購了一批電容器,回去發現全都是壞的,還把電容板給弄壞了。柳傳志就讓退貨,可同事反映對方説賣出去的東西不能退換。柳傳志急了,他在計算所工廠找了幾個跟他一起踢球的工人,每人給了10塊錢,讓他們去換,如果能夠提前換回來還給獎勵。問到結果,柳傳志説,那還不簡單,都不用教,他們到了門口就使勁喊,一喊就給換了。“由於要適應形勢,我的性格本身,會將需要變成興趣。”柳傳志説,假定他還年輕,接著做企業的話,“由於性格的改變,可能公司還會再接著有別的變化。”

  1994年以前,柳傳志在公司內部也經常發火。有一次還批評了楊元慶,後來他給楊寫了那封有名的信,説自己也是有脾氣的和發脾氣背後的殷殷期待。直到有一天,柳傳志意識到公司的年輕人有樣學樣,公司裏有點火藥味十足,因為他們認為柳總都這樣了,顯然發脾氣是一種有魄力的表現。他堅決讓自己緩和下來,不允許自己再瞎發脾氣,“(外人眼中)和藹可親、老成持重大概就是這樣來的。”

  慶功宴上企業家群星匯聚,我説這算是一呼百應吧,他趕緊解釋説,“這個詞用得過高了。”他將自己的成功歸結為只是“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他的這種自覺並不只是表現在言詞的客套上,慶功宴現場的主持人在介紹柳傳志出場時,突然提議全體嘉賓起立致意。跟隨柳傳志多年的下屬嚇壞了,他們知道柳傳志一定會發怒。

  柳傳志站在舞台中間向各位嘉賓深深鞠躬致歉,並一再説,“咱把朋友請來開那麼一個會,我還叫人起立,我成什麼人了。”柳傳志的情緒嚇到了主持人,他沒有想到自己捅了這麼大簍子。事後,柳傳志告訴我,過去要是發生這樣的事,他肯定要把主持人説個狗血淋頭,但現在他會等事態平息之後打電話安慰主持人不要緊張。

  我跟他探討謙虛與狂妄的分寸。他説他的基本態度是不裝,但確實有時候也得端著點。“你不能對什麼人都把你真實的一面展示給他。在跟企業的人打交道,甚至非企業的人打交道時,一般都是從利益關係入手。”從利益關係變成感情維繫時,柳傳志才會盡可能給他更真實的一面。有人問柳傳志犯過最多的錯誤是什麼。他説“輕信”,但是,“我也不會吃很大的虧。”因為他能準確判斷並把握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分寸感。

  “我們這一代企業家普遍在做人和做事兩件事情上做得相對週全。”夏華對此深有感悟,“網際網路時代,出現了很多做事能力很強的人,但是他們在其他事情上未必有那麼週全的思考。我們這一代企業家鍛造一身本領,不僅僅在積累企業發展的資本,也在積累各種資源。”

  三座高峰

  在某種程度上,聯想就是柳傳志的作品,不論是“投資+實業”的聯想控股還是專注IT的聯想集團。歷數柳傳志的聯想歲月,他帶領聯想連續爬上了三座山峰。

  第一座山峰是2000年聯想分拆成功,聯想集團和神州數位分別成立。分拆前兩年,柳傳志對高科技企業將要被顛覆有些清醒的認識,“那時候聯想集團正一路往高走,往高走的時候一般不容易去想這件事”,而柳傳志就在那時堅決地把聯想集團的業務全面放手給了楊元慶,自己重新去考慮走多元化這條路。

  在做出分拆決定之前,柳傳志並不十分確定這是一步成功的佈局,他認為電腦行業“裏面風浪太大”。聯想控股也是在這次分拆之後成立的,這是柳傳志為聯想未來更多可能佈下的先手,也可能是比分拆意義更重大的事情。

  2004年聯想集團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則是第二座山峰。這是柳傳志自認為影響最大的一件事,而當聯想集團的PC業務成為全球第一位時,他賦予了這件事“成功”的定義。不過,這座山峰攀爬得並不那麼順利。

  2009年一季度,聯想集團虧損2億多美元,而且已是連續兩個季度虧損,“眼看著就到了懸崖的邊緣”,柳傳志不得不再度出山,擔任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重新擔任總裁。此後,“柳楊組合”力挽狂瀾,聯想集團扭虧為盈。2011年11月,柳傳志功成身退,把帥印再度交給楊元慶。

  如今,聯想控股上市是柳傳志攀爬上的第三座山峰。他説這不是巔峰,只是完成了整體願景的百分之四五十左右。上市後,整個聯想係的股權關係更加明確合理,融資渠道更加多元。聯想控股龐大的資産包裏有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兩部分業務。其中,戰略投資包括 IT 類的聯想集團;金融服務類的正奇金融、漢口銀行、聯合保險、拉卡拉和蘇州信託;服務類的拜博口腔、增益供應鏈、安信頤和、神州租車;農業與食品類的佳沃、豐聯;房地産類的融科智地;化工與能源材料類的聯泓和星恒電源。財務投資包括天使創投聯想之星、風險投資君聯資本、私募股權投資弘毅投資。

  在考量“得失”問題時,聯想肯定是“得”的成分大一點,否則也沒有今天的聯想。但不可回避的是,它也存在“失”的問題,錯過了一些好的機會。柳傳志總結稱,“對某些行業的看法,或者一些新鮮事物的出現不夠敏感,或者沒有選擇到合適的人,或者堅決地把原來的路走完錯過了時機等等。”這些問題,都是需要聯想控股的班子——執行委員會在務虛會上解決的。

  聯想控股上市後,柳傳志把總司令和總設計師的位置交給了朱立南,將自己定位為參謀,“實際上已經當了很長時間的參謀長了”。

  現在,直接向柳傳志彙報工作的人不超過10個。他有一個三四人的助手團隊,專門幫他檢查一些工作的執行情況。有時,如果對某件事或某個項目感興趣,他也會親自跑過去看,核查他聽到的彙報情況跟落實的東西是不是一樣。在這樣實地考察的基礎上,他會在務虛會上有針對性地提一些建議,但不會指手畫腳。他也承擔起了對外的門面工作,“給他們當演員。”朱立南是柳傳志選出的聯想控股的總裁,全面地負責聯想控股的工作。

  柳傳志一直都認為,一個企業的成功離不開一個優秀的舵手。相對而言,他對職業經理人比較排斥。聯想集團在2008年的危機,柳傳志認為主要是職業經理人的一些短期行為造成的。他也不認同搞垮惠普的職業經理人卡莉·菲奧莉娜(前惠普CEO),因為他們不會對企業的長期願景負責。聯想的舵手必須有主人翁意識,朱立南在這一點上是非常合適的。

  “他們(柳傳志、朱立南)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孫陶然認為,聯想係的文化是高度一致的,核心價值觀也是高度一致的,“求實、進取、創新。所謂的求實就是實事求是,説到做到,想清楚再承諾,承諾了就一定要做到。這是最核心的一條基礎。你不符合這條,在這個體系就活不下去。”

  柳傳志與朱立南

  朱立南是跟隨柳傳志一路征戰過來的老將。在2000年聯想分拆時,他居間謀劃立下了大功,獲得柳傳志賞識。柳傳志認為朱立南在集中集體智慧方面做得非常成功,“能夠把很多事情分析得很清楚。”孫陶然和朱立南私交甚好,每個月會一起聚一次。他眼中的朱立南可以把很複雜的事情協調好,“可以容納各種各樣有特色的下屬。”

  2009年,柳傳志完成了聯想控股的股權改造,他的老朋友、泛海係老闆盧志強從中科院手裏接過了聯想控股29%的股份。現在聯想控股的股權關係為:中科院下屬的國科控股佔聯想控股 29.04%的股權,為第一大股東;聯持志遠和聯恒永信聯合持股27.92%、中國泛海持有 16.97%;個人股東中,柳傳志持有 2.88%的股權、朱立南持有2.03%的股權。柳傳志認為,讓員工擁有一定的股份比例是真正能把握企業方向的基礎。所以他要牽頭設立一個好的機制和體制。

  除了柳傳志、朱立南持有聯想控股股份之外,寧旻、陳紹鵬和唐旭東等分別持有1.52%、0.84%、0.84%的股份。至此,柳傳志基本解決了“誰是企業主人”的問題。

  顛覆自我

  一年多以前,孫陶然兩次去海南探訪養病的柳傳志時,他發現柳傳志已經在系統地思考傳統行業如何擁抱網際網路。柳的基本判斷是,傳統行業擁抱網際網路,還是要有一個策略和步驟,它不是一個顛覆性的、革命性的,而是改良式的、擁抱式的轉變。

  聯想集團早年在網際網路領域曾經做過嘗試,但最後以失敗告終,這可能在柳傳志心裏留下癥結。他始終想在網際網路領域裏做成點事。

  2000年,聯想集團做了FM365網站,曾經很紅火,網站流量一度位居國內所有網站前五,但後來卻被迫關閉。今年3月,聯想集團旗下的神奇工場又重新啟用FM365.com域名。這或許可以理解為柳傳志還是不服氣當年的意外失手。

  “一些標桿企業做出了特別讓你感到吃驚的事情的時候,即使你本身不進入這個行業,你也有必要去進行了解和跟蹤。”這是柳傳志學習網際網路的途徑。

  他常跟馬雲探討網際網路思維,支付寶的成功對柳傳志的震撼很大。他把馬雲請到聯想控股講課,當時覺得馬雲講的有些東西不可思議,“最原先是馬雲自己給自己提的目標,我覺得簡直是完不成,但是他完成了。然後他的方法提出來以後,依然會覺得不可思議,當你到了再後來別人再做成的時候,你説你腦子裏還不明白,那可能就不能在企業界混了。”

  雷軍説柳傳志先後在不同場合和他深談了數次,“他每次都説看不懂網際網路思維,但實際上他對網際網路思維吸收得比很多年輕企業家都快都深入。他雖然七十多歲了,其實有很年輕的心態,還去看《小時代》理解90後的想法。”這給雷軍很大的觸動。

  女兒柳青對他的衝擊也很大。柳青現在是滴滴總裁。她説很幸運能出生在這樣的家庭,父親柳傳志更多教給她的是方法論。與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嚴父不同,柳傳志願意像朋友一樣跟柳青輕鬆聊天。在提及孩子的教育時,柳傳志説,哪怕是孩子,也要尊重每一個人的意見。

  合併前,滴滴和快的有過幾波白熱化的免費、補貼競爭。柳傳志後來發現這其實是一種很值得借鑒的方式。他的一個朋友原本從來不用打車軟體,聽説可以搶紅包後就使用了,“開展一種創新模式的時候,怎麼能夠讓客戶接受,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包括像紅包這種方式。”柳傳志一直有開放心態,但新的技術、新的模式出現時,“不是大家步調都能夠很統一的,我是比較穩健的類型。”

  風暴過後

  像柳傳志這樣的人還需不需要尋求認同感?“我覺得人本質上都逃脫不了一種情感的力量。”夏華認為這種力量最直接的來源是認同,“人到什麼時候都有這種需求,不過已經不是世俗裏説的一種認同,是精神層面的、情感上的(認同)。”看著慶功宴上喜悅的柳傳志,夏華意識到人這一輩子無論有多成功,“都希望在現場跟你享受成功喜悅的有你的家人、朋友,但並不是有了這份認同才會成功。”

  穩健的柳傳志讓人無法將其與“意外”聯繫起來。子女事業成功、家庭關係穩固、夫妻感情和美,他給人一種很強的安全感。

  最近一次産生輿論風波還是在2013年。那一次,他在企業家團體內部提出“在商言商”,迅速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甚至有很多質疑的聲音。在公眾心目中,他的中國企業家領袖的形象一下子變成“只是一個商人”。“我從來沒想過當什麼(領袖)。正好,我非常願意回到商人的位置。”柳傳志一笑而過。他説,他恪守這樣的底線:但凡是影響到企業,危害了企業或者是危害到員工的利益,那我就不説了,這就是在商言商。

  他在對外塑造“只是商人”的公眾形象。在企業利益與社會貢獻方面,他把企業利益放在首位。他不希望別人把他看得那麼重那麼高,“過去從歷史上就説無姦不商的這些話,我就是個商人,而且我就要做一個講誠信的商人便又怎樣?”

  “他是一直恪守價值觀的典範。”孫陶然覺得在目前中國的商業環境下,最缺乏、也最需要倡導一個典範,“現在恰恰是很多企業不擇手段,不遵守商業的契約精神,不誠信,用不好的方式賺到了錢,卻不被譴責。”而柳傳志堅持“富而有道”。

  似乎這一輩子他都在堅持一些原則性的標準。現在,柳傳志把自己看成了一個真正自主的個體,開始關注自身。“他越來越會生活,越來越會玩了。”夏華覺得他們這一代企業家,“不管怎麼樣,都得學會玩著幹。”

  他開始啟動新的生活模式:他給自己安排一些看公司文件的工作,每天3個小時左右;保證每天有一個半小時鍛鍊身體;其他時間就是看閒書,聽有聲讀物。他很喜歡看網路小説,也愛看政治和軍事方面的書籍。“好的新鮮的東西、事情都是企業家要學習的,甚至超過了商業界的部分。”

  最近他在看穿越小説,極力推薦一本叫《梟臣》的網路小説。他是一個吃了雞蛋還就真想去見見母雞的人。柳傳志開始讓手下安排與這位網路寫手見面的事情,覺得作者應該是一個很不錯的孩子。他喜歡在跑步機上運動時聽有聲讀物。不過,他不喜歡宮鬥類的穿越小説,覺得荒誕。

  作為一個對中國近現代歷史更感興趣的人,柳傳志看網路小説的初衷是為了研究現在年輕人的喜好和價值觀。對於年輕一代在閱讀碎片化時代的問題,他有自己的看法,“再碎片化,不能大家全説瞎話。你看咱這個電視裏頭現在演的,包括了生活中的問題,男的女的張嘴就説瞎話,還認為這是很機敏。 這難道是好事嗎?”

  “(對這種現象)你著急嗎?”

  “我著什麼急。你們活著跟我(有什麼關係)?”

  對於柳傳志這一代人來説,理想、責任一直是成長的關鍵詞,創辦企業31年,他也一直在努力宣揚這一點。就在我們採訪的房間裏,柳傳志背後就有一幅聯想文化的書法作品,開頭就是這樣的字眼:“以産業報國為己任,致力於成為一家值得信賴並受人尊重……”

  也許到了這個年齡,完成最後一戰後,柳傳志開始只為自己而活。他設想完全退休以後,怎麼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比如看書、看電視劇、看電影、去聽京劇、跟人聊天。

  他開始打量這種生活,“這個事怕琢磨。要是不琢磨,完全任其這麼下去,你會覺得麻煩,為什麼呢?比如當人們都不認識你以後,你可能做某些事自己出去,會受到別人白眼。你自己預先沒有思想準備,你就會覺得不習慣,但是如果你思想有準備,你覺得我就應該往那方面去做那種體驗。”

  最近的一次,柳傳志去一家普通醫院看一位病重的老同事。在非探視時間裏,他被保安一把擋住。他很惱火,可是轉念一想,大家都是這樣,只是人家不認識“柳傳志”罷了。

  “設想過80歲的時候是什麼狀態嗎?”

  “我80歲的時候,大概就不會有誰再(記得我了)。除了聯想本身的人可能還有人知道,其他人就不一定會知道了。”我想起第一次見柳傳志。他正要上車,我叫他,他轉身回過頭。當他80歲時,他還會期待聽到背後有人叫他“嘿,老柳”嗎?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