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科技 > 網際網路 > 移動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Uber的坎坷中國路:入華一年依舊“水土不服”

  • 發佈時間:2015-04-20 08:5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專車鼻祖Uber似乎在中國市場上遇到了不小的阻礙。

  去年,Uber與百度簽署了戰略合作及投資協議,這被外界視作是近兩年積極開拓中國市場卻屢不得志的Uber即將加速本土化的舉動。借百度投資,Uber希望開拓中國市場、拓展中國O2O服務,但是收效卻並沒有戰略合作時期望的那麼風光。

  從去年2月進軍中國到現在,水土不服、用戶體驗不佳一致困擾著Uber,而在滴滴、快的侵蝕市場、雙方合作佔領專車的半壁江山這一年多的時間,Uber的改變並不多。逐漸成為紅海的專車市場,Uber要想鹹魚翻身,註定困難重重。

  用戶:有時無法結束訂單、無投訴電話

  “由於無法結束訂單,我結束了行程,Uber還扣了我的費用。”董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董女士透露,在Uber下單的行程是從八大處到機場,用的是“人民優步”,接單的是一個叫“其他”車型的汽車。而到達的車卻讓她有些意外,車又破又舊不説,看似也不經常打掃,車外表也並不乾淨。不僅如此,在董女士放行李時還發現,此車的後備箱裏還放了一壇酒。

  Uber軟體中,取消行程是由司機來操作的。因此,到達目的地後,董女士囑咐司機取消行程後便下車辦理手續。而在辦理手續期間,董女士發現,司機一直沒能結束行程。不僅如此,通過GPS她發現,司機的車已經離機場有一段距離了。

  董女士立刻給司機打了電話,要求他結束行程,“但司機説試了好幾次都無法結束,已經停在路邊研究”。由於嘗試數次無果,在董女士飛機即將起飛的時候,司機要求董女士取消行程。

  雖然取消了行程,但是董女士也被扣了款額。無奈之下想向Uber投訴,要求返還部分金額。

  這時,董女士才發現,Uber的APP中並沒有投訴電話,要投訴只能通過網站上的投訴電郵。説明情況後,Uber返還了董女士10元。不過,為何返還10元,標準是什麼,Uber並沒有進行詳細的解釋。董女士回復退款郵件表示想了解退款標準,但是郵件至今沒有音訊。

  對於此事,記者採訪了Uber相關負責人,並將董女士的遭遇予以告知。

  上述負責人表示,從系統中看,因為用戶取消了行程,産生了取消費,由於雙方溝通上有一些誤解,因此當時處理此事的同事直接退回的是取消費這部分。由於給這位用戶帶來了一些困擾和麻煩,公司已將這次行程全額退款作為補償。

  上述負責人表示,偶爾軟體因為司機客戶端或者網路原因造成的問題,會反饋給Uber,經後臺查實,都會妥善處理,不會多收用戶一分錢。其表示,用戶可以在APP的“幫助”選項中“查看之前行程”帳單明細。

  對於沒有投訴電話,上述負責人透露,Uber在投訴方面一直有專門的團隊跟進,打電話雖然是第一時間聯繫到公司,但是並無法直接解決問題;Uber收到郵件後,會儘快向司機以及後臺數據作確認,可以快速地確認快速作出反應,並不比有投訴電話的慢,“不過,我們也收到了相應的反饋,在投訴電話方面,我們也在做相應的努力”。

  入華一年“水土不服”依舊

  去年2月份,在當時國內兩大打車軟體滴滴和快的競爭如火如荼的時刻,國內打車軟體市場又迎來一個競爭者——創立於美國的Uber公司。但是,Uber在華的“水土不服”至今未能解決。

  據公開資料顯示,Uber在華試運營可以追溯到2013年。2013年8月,Uber宣佈正式在華試運營,試點城市選定上海。但與美國本土Uber的運營方式略有不同的是,首先在上海推出的産品是“Uber Black”,即商務高端服務。其對應車型是寶馬、賓士、奧迪等商務用車。2014年6月,Uber在上海、北京、深圳又開始涉水廉價的服務Uber X,主打中高檔家用車。而在這10個月期間,也僅開發了四個城市。

  隨著中高端的折戟,Uber開始瞄準中低端市場。

  去年8月,Uber正式進軍中國一年,其在北京上線了在大陸獨有的拼車服務——人民優步(Peoples Uber),Uber將其定義為公益服務,不會從中盈利,扣掉成本之後將所有收入返還司機。但是,Uber的市場份額依舊進展不大。

  為了擴張市場,更接地氣,2014年12月,百度與Uber達成投資戰略合作,雙方在産品和流量上展開闔作。在外界看來,Uber結盟百度,實際上是一個雙向的選擇,Uber需要百度,百度也需要Uber。

  然而,借助百度的投資想進軍中國市場的Uber在此後並無大動作,水土不服的尷尬尚未化解。從軟體下載量來看,Uber還是無法與滴快、易到等相比。從蘋果商店中記者看到,Uber軟體的下載量僅為111,滴滴打車的下載量為3700多,快的打車為3200多,易到用車的下載量為224。

  在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宇恒看來,Uber的失敗來源於其內部“不接地氣”所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李宇恒指出,Uber目前在國內市場的份額並不突出,主要在北京、上海、杭州等8個中國城市開展服務。而Uber一直對國內市場水土不服的原因主要是,不論是APP功能設置,還是專車服務,在用戶體驗上均沒有較大優勢,其未能很好滿足中國用戶的需求與習慣。在網際網路時代,用戶體驗為王,缺少對中國用戶、習慣的把握,使Uber在中國的發展一度陷入困境。

  而同時,因為對司機管理的疏鬆,Uber在國內也面臨和國外一樣的乘客安全的困擾,尤其是屢禁不絕的性騷擾。去年12月8日,印度新德里政府宣佈禁用Uber,因為一位印度Uber司機涉嫌強姦了一位女乘客。也正因為種種事件,聯合國女性組織取消了和Uber的合作,因為他們認為不安全。

  專車行業漸成紅海

  除了“不接地氣”這一致命弱點,Uber還有著多個深諳中國市場的競爭對手。在專車行業逐漸成為紅海的今天,Uber如何能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為美國市場之中的Uber,的確比較困難。

  其實為了佈局中國市場,Uber與滴快等專車企業一樣,在補貼上下了大功夫。

  記者在與Uber司機閒聊時了解到,Uber的補貼與滴快、易到用車等有所不同。目前,Uber在北京對司機實行平時車資的雙倍補貼。

  除了雙倍以上補貼外,司機還有接單獎勵。若司機一週接滿30單,Uber還會額外補貼給司機400元,這個補貼的前提是司機的接單率達到50%以上,服務評分為4.7分以上。此補貼每週結算一次。

  這樣的補貼力度,雖然與現在的滴快、易到的補貼相比算是持平或者偏高,但是相比去年滴快盛世之時,這個補貼對司機而言誘惑力並不大。據記者了解,滴滴、快的在去年招募司機時,每天接滿8個訂單,便有幾百元的補貼,訂單數越高補貼越多。由於補貼不給力,進入中國一年多的Uber所擁有的車輛數量與滴快、易到等競爭對手相比相差甚遠,而知名度也並沒有滴快、易到、神州租車等本土企業一樣如此之高。

  通過2月份易觀國際最新發佈的《中國打車APP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4年第4季度》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國打車APP累計賬戶規模達1.72億,其中快的打車和滴滴打車合計99.8%。

  “網際網路進入中國市場20年,沒有哪一個國外公司在中國取得了好的成績的。”網際網路分析師丁道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國外的企業沒有中國企業對中國市場和用戶的理解這麼深刻,而Uber即便是和百度合作,其也是通過Uber的原班人馬進行國內的市場佈局,這樣更無法把控中國這個市場。

  李宇恒也認為,Uber在國內的擴張收效並不樂觀,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國專車市場的競爭激烈,有滴滴快的、神州、易到等勁敵對其産生壓制,這些本土企業對中國市場較為熟悉,深諳中國用戶需求與習慣,而且融資能力較強。

  Uber欲從紅海之中脫穎而出,似乎還有許多路要走。李宇恒認為,Uber應該深入了解中國用戶的需求與習慣,並在此基礎上對其業務模式進行調整,不斷提高用戶體驗,完善售後體系;除此以外,Uber也應該增加打車、拼車等功能,目前許多打車軟體都具備多種功能,競爭力較強,Uber可以通過多元化發展提高客戶黏性。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