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科技 > 風險投資 > 正文

字號:  

阿裏融資大事記:為什麼是這些VC/PE(2)

  • 發佈時間:2014-09-18 10:42:04  來源:大河網  作者:國立波  責任編輯:湯婧

  為什麼是以下這些PE投資機構

  · 中投和淡馬錫—主權財富基金的代表

  中投在阿里巴巴持股2.8%,按照每股15.5美元價格,中投2012年在阿里巴巴的投資金額為10億美元左右。以發行價下限66元計算,其在阿里巴巴投資上的浮盈超過30億美元。

  中投和淡馬錫作為國家主權財富基金,管理資産規模都在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對於投資標的規模要求比較高。阿里巴巴這樣一個市值萬億元人民幣左右,代表新興經濟方向的企業無疑是主權財富基金理想的投資標的。淡馬錫在網際網路領域的投資已經是常客,中投這次能夠把握住阿里巴巴的投資機會實在令人欣慰。

  這次中投主動減持了0.6%股份,估計套現金額為9億美元左右,基本上收回了投資成本。在阿里巴巴所有股東中,中投減持的份額僅少於雅虎,排在所有投資者中第二位。相比其他投資者,中投的投資策略略顯謹慎。對於中投這樣比一般的PE投資期限更長的投資者,效倣軟銀和MIH策略,堅定長期持有BAT的股票或許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回報。從未來10年的發展來看,中投在合適的時機不是減持阿里巴巴股票,而是不斷增持份額,或許是控制風險的最好策略之一。

  借助於過去兩年美國股市的走牛,中投國際2013年實現9.33%的年度凈收益率,中投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來的境外投資累計年化凈收益率達5.70%。而淡馬錫去年收益率不佳,僅為1.5%,源於亞太地區以及金融股權表現。不過淡馬錫自1974成立以來,股東總回報率高達 16%。只有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標準衡量主權財富基金的業績才有意義。

  · 國開金融—政策性銀行代表

  國開金融通過下屬機構持股阿里巴巴10967742股,佔比0.5%。按照每股15.5美元價格,國開金融2012年在阿里巴巴的投資金額為1.7億美元左右。以發行價下限66元計算,其在阿里巴巴投資上的浮盈達到5.5億美元。

  在2012年阿里巴巴私有化和2012年回購雅虎股份中,國開行都給阿里巴巴提供了10億美元的貸款。通過投貸聯動模式獲得入股阿里巴巴的投資機會在常理之中。

  國開金融成立於2009年8月,是國開行根據國務院批准的商業化轉型方案設立的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近500億元人民幣,是國開行從事各項PE業務的平臺。國開行作為政策性銀行,擁有直投、VC/PE基金投資的全牌照。它不像商業銀行不允許進行直投和股權基金投資。借助國開金融平臺,國開行已經成為國內做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其成立了國內最大規模的母基金,對於中國VC/PE行業發展發揮了引導和示範作用。

  · 中信資本—國家隊背景的PE代表

  中信資本在阿里巴巴持股25806451股,佔比為1.1%,2012年進入時每股價格為15.5美元,總計投入4億美元。以發行價下限66元計算,中信資本在IPO之後持有股份市值為17億美金。中信資本這次將出售4901296股,套現近3億美元。

  中信資本是典型的“國家隊”背景,40%股權由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剩餘股權由中信集團下屬機構和卡達控股及管理團隊持有。中信資本的業務特點十分明顯,採取多元化和國際化的策略,核心業務包括直接投資、房地産基金、結構融資、資産管理及創業投資,管理資金超過45億美元。國際化上,在日本、美國募集設立基金開展投資業務。

  把中信資本打造成為中國的“黑石”是其掌門人張懿宸的夢想。張懿宸本人十分低調務實,在政商兩屆具有深厚人脈,積累了良好口碑。他現任全國政協委員,是VC/PE界在全國政協中為數不多的代表。他十分重視VC/PE行業投資環境的優化,每年代表行業提出多項政協提案,其中拓展資金來源,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是其呼籲的重點。9月13日,在天津召開的達沃斯論壇上,他還在呼籲讓更多的資金進入股權投資行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張懿宸曾經擔任過兩屆筆者所在的中華股權投資協會理事長,在協會工作上花費了大量時間,為協會發展提供了大量支援。筆者記得協會在2013年底召開年會之前,當時想邀請馬化騰或王衛來年會做主旨演講。他二話不説,拿起手機就撥通馬化騰和王衛電話,為協會工作不遺餘力,令人欽佩。

  · 銀湖(Silver Lake)—美國專注于科技領域的PE大玩家

  銀湖在阿里巴巴持股2.5%,根據測算,其投入金額在8億美元左右。這是銀湖在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中的最大一筆投資。以發行價下限66元計算,其在阿里巴巴投資上的浮盈將達30億美元。

  銀湖與阿里巴巴同樣,成立於1999年,管理資産達230億美元,在全球範圍內投資了110家大型科技公司。在過去10餘年間,銀湖迅速崛起成為世界科技領域投資的PE大玩家。在從電商、網際網路到半導體公司,大型科技公司並購的背後總會有銀湖資本活躍的身影。2013年,銀湖聯合邁克爾·戴爾成功將戴爾公司以244億美元的價格私有化。銀湖的主要策略是對成熟的科技公司進行PE投資,不介入初創階段的小公司。

  銀湖能夠在阿里巴巴中佔有一席之地,筆者認為其在全球大型科技企業中的影響力是一個方面,馬雲更看重銀湖對大型科技企業的並購能力。在當時,聯合銀湖、DST這樣的大型PE並購雅虎是馬雲戰略考慮之一。在銀湖2011年9月份入股阿里巴巴之後,投資界就在10月份傳出銀湖、DST和阿里巴巴有意聯合收購雅虎的新聞,不過收購最終並沒有談成。

  · DST—俄羅斯的PE大玩家

  DST在阿里巴巴的持股沒有公佈,結合銀湖的持股數量,筆者猜測其持股數量可能在2%左右。對於馬雲來説,DST和銀湖這兩個科技界勢頭正勁的PE大玩家,無論是阿里巴巴全球範圍內收購和業務拓展,還是聯合發起收購大型科技企業的要約,都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DST是一家近幾年憑藉投資社交網路迅速崛起的PE新秀,其創始人Yuri Milner因在2009年投資Facebook一舉成名,其投資策略頗有孫正義的風采。他擁有DST和Mail.ru兩大公司。目前已投資的企業有包括Facebook, Zynga, Groupon, 京東商城等企業。投資團隊只有不到10人,負責對歐美和中國的投資。

  這家由70%高盛人組成的公司動作快,開價高,眼光準,速戰速決,特點十分鮮明。只投資10億美金以上估值的公司。不要求董事會席位,不求優先股。不會投早期,一般爭取在公司上市前1-2年投資,並且上市後會持股很長一段時間。

  其投資風格和業績在國內外開始為PE重視,成為效倣的對象。不過今年美國和俄羅斯在烏克蘭上面的爭端和制裁,可能會對DST的投資帶來一定影響,畢竟DST背後金主是來自俄羅斯的富豪們。

  · 雲峰基金—本土企業家的PE平臺

  雲峰基金在阿里巴巴持股為34814817股,佔比為1.5%,按照每股13.5美元價格,雲峰基金2011年在阿里巴巴的投資金額為4.7億美元。雲峰基金是通過旗下雲峰電子商務基金A和B持有上述股權。巨人網路、新浪和中國動向都是上述基金的LP,分別投資5000萬美元、5000萬美元和1億美元。

  根據運營Kappa的運動用品企業中國動向(03818.HK)半年報顯示,其投資雲峰基金所獲的收益已經超過其主業收入。截至今年6月30日止,中國動向該投資以公允價值計量並列示為3.98億美元,浮盈2.98億美元。

  雲鋒基金成立於2010年1月,由馬雲、虞鋒等10多位成功企業家發起。目前管理基金規模為25億美元左右。阿里巴巴招股書顯示,馬雲間接持有雲峰基金(Yunfeng Capital)40%股份,馬雲已承諾將從Yunfeng Capital中全部所得用於慈善事業。

  目前雲峰基金與阿里巴巴共同投資項目包括搜狗、中信21世紀、優酷等。阿里巴巴與雲峰基金關係有點類似國內正流行的“上市公司+PE機構”合作成立並購基金模式。上市公司通過與PE機構發起設立並購基金,實現上市公司産業整合、並購重組的目的。阿里巴巴上市後,雲峰基金將在幫助阿里巴巴集團在未來實現一系列戰略投資項目上發揮更大作用。

  · 博裕資本—政商資源深厚的獨立PE機構

  博裕資本通過旗下兩個分支援有阿里巴巴12774193股,佔比為0.6%。按照每股15.5美元價格,博裕資本2012年在阿里巴巴的投資金額為1.98億美元。此次阿里巴巴IPO,博裕資本將獲得超過6億美元的回報。

  博裕資本成立於2010年,目前管理兩隻美元基金,總規模達25億美元。淡馬錫、李嘉誠基金會、國開金融等都是其LP。其核心管理團隊由前TPG董事總經理馬雪徵、平安集團前總經理張子欣、Providence前合夥人童小幪和前高盛直接投資部江志成組成。團隊成員的深厚政商背景使其一直備受關注。

  · Asia Alternatives和Sigular Guff—美元FOF的代表

  兩個機構都是美元的FOF,即基金的基金。一般來説FOF以投資VC/PE基金為主,兼做少量的直投業務。兩者在阿里巴巴中所佔的份額都比較少,Asia Alternatives為1935484股,佔比為0.1%;Sigular Guff為967742股,佔比不到0.1%。雖然佔股較少,但十拿九穩的收益,對提升整個FOF基金的業績將起到很大的幫助,可謂是守正用奇的好策略。

  筆者認為兩個美元的FOF能夠成為阿里巴巴股東,可能與二者是雲峰基金或其他基金的LP有很大關係。一般FOF在投資一家PE基金時,往往要求享有跟投的權利。

  Asia Alternatives目前管理基金規模為25億美元左右,專注于投資亞洲的VC/PE基金;Sigular Guff是一家老牌的FOF,管理基金規模為80億美元。

  三位眼光獨到風險投資家——馬雲的三位貴人

  · 軍師蔡崇信

  Investor AB不但參與了阿里巴巴第一、二輪的投資,更為阿里巴巴貢獻了一位至關重要的軍師蔡崇信。

  瑞典Investor AB是北歐地區最大的實業控股公司,是多家頂尖跨國企業的長期主要股東, 自1856年已有150多年曆史,由瓦氏(Wallenberg)家族擁有,在瑞典的發展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銀瑞達長期活躍于全球風險資本市場, 投資額佔集團總資産達10%到15%。IGC每筆項目的投資數額在800萬到1500萬美元;IGC對被投資企業的持有期限為3到6年。

  如果阿里巴巴是一部電影,那麼馬雲是明星主演和導演,蔡崇信則是製片人。郭臺銘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阿里巴巴成功的第二大因素是蔡崇信。這名台灣出生的耶魯法學院畢業生沒有像馬雲或陸兆禧那樣有很高的曝光率,但是他卻對企業的財務與法律事務貢獻巨大。

  在台灣,蔡家政商實力深厚。蔡崇信的父親蔡中曾、祖父蔡六乘,就是以國際法律事務見長的“常在法律事務所”創辦人,早期在台灣律師界,“常在法律事務所”是台灣最知名的律師樓之一。1990年從耶魯法學院畢業後,蔡崇信在紐約的蘇利文-克倫威爾律師事務所(Sullivan & Cromwell)擔任稅務律師。三年後他跳槽到一家小型並購公司,負責並購交易。之後他離開美國到了香港,在瑞典控股公司銀瑞達(Investor AB)工作。1999年,Invester AB計劃參與阿里巴巴的增資,蔡崇信和當時的馬雲有了幾次接觸,蔡崇信為馬雲項目所吸引。蔡崇信毅然辭掉了銀瑞達70萬美元一年的高薪工作,幫助馬雲創立阿里巴巴。作為管理團隊中唯一在西方接受教育的成員,蔡崇信擔任阿里巴巴的首席財務官,一幹就是十多年,直到2013年升任董事局副主席。

  在阿里巴巴管理團隊中,蔡崇信持股3.6%,僅次於馬雲,上市後持有阿里巴巴市值將超過50億美元。從法學院畢業做律師,轉型做投資,再轉型艱苦的創業,蔡崇信事業道路的選擇眼光獨到,頗具勇氣和魄力,為做律師、做投資專業人士轉型樹立了榜樣。從投資機構出來創業、創業成功之後做投資,這種“旋轉門”對於創業和投資都是正能量。這樣的案例將會愈來愈多。從UCWEB俞永福到最近從高盛轉投滴滴打車的柳青都是其中的代表。

  · “一個團隊,聚焦中美”的風險投資家吳家麟

  在阿里巴巴的融資史上,吳家麟(Thomas Ng)是個不容忽視和不得不提的風險投資家。他于1981年獲得了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細菌學和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81年和1982年被“名人錄”(Who's Who)評選為最具前途的科學家,在全球發表過許多著作,擁有眾多專利。他不但是紀源資本(GGV)的聯合創始人,也是Venture TDF在新加坡和中國的創始人。

  他本人早在1999年就以個人身份投資了阿里巴巴,他創始成立的GGV和TDF參與了阿里巴巴第二輪和第三輪的投資。2000年,吳家麟(Thomas Ng)、Scott Bonham、Hany Nada以及Joel Kellman共同創建了寰慧投資(GGV),紀源資本的前身,其定位是“一個團隊,聚焦中美”。在重點投資美國企業的同時也投資了阿里巴巴等一些中國企業。在其對阿里巴巴的十年投資中,不僅將阿里巴巴成功推向香港證券交易所,也在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的談判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吳家麟推動的中國VC史上首例中外基金合併案例為業界所矚目。2008年3月,完成第三期美元基金募集的寰慧投資宣佈與思格資本及後者旗下人民幣基金科星合併,思格資本創始人、上實控股原CEO卓福民等進入新團隊,中文名稱改為“紀源”。思格資本與寰慧投資的聯合,開闢了紀源資本國內和國外風險投資雙渠道的佈局新模式。

  在福布斯發佈的“2010年最佳投資人排行榜”裏面,紀源資本的聯合創始人吳家麟排名第二。今年,紀源資本創建合夥人吳家麟(Thomas Ng)將從公司退休,並將管理合夥人職位留給公司創始合夥人Hany Nada、符績勳、李宏瑋、Jeff Richards、Glenn Solomon和童士豪。

  今年初,紀源資本完成了第五隻基金的募集,募集金額達6.2億美元,總共管理著5隻基金,共計22億美元。吳家麟打造的紀源資本構建了一個中美整合協同的團隊。這種模式在國內VC/PE界還十分少見,才剛剛興起,其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 幕後英雄薛村禾

  任何故事在擁有輝煌結局後,都會被包裝成傳奇。孫正義與馬雲之間那些有關融資的往事,同樣如此。其實,孫正義最終決定投資阿里巴巴,軟銀中國基金負責人薛村禾發揮了關鍵作用。

  1999年,孫正義由於對UT斯達康的成功投資,他意外發現了中國網際網路市場深不可測的發展潛力,開始在中國佈局。當年10月,孫正義來華考察投資項目,使得與馬雲有見面的機會。初次見面,馬雲雖然在“六分鐘”時間裏的陳述引起了孫正義的興趣,獲得孫正義和投資團隊的初步認可,並沒有立即達成投資協議。儘管孫正義願意一擲千金,阿里巴巴並非是軟銀的首選,此時的孫正義已決定投資另一家當時更為有名的網際網路企業。

  薛村禾在此時發揮了關鍵作用。他是UT斯達康的創辦人之一,1999年協助孫正義創立軟銀中國,擔任執行主管合夥人至今。薛村禾帶領團隊對阿里巴巴開展盡職調查後,向日本軟銀總部上交一份報告説,強烈建議要投就只投馬雲一家。在薛村禾力挺之下,孫正義叫停之前與另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的投資合作,開始重新審視與馬雲團隊的合作。

  “為什麼選馬雲?關鍵的原因是我們發覺馬雲這個團隊非常特殊。”薛村禾曾回憶道,“馬雲居然有18個創始人。我們創建過公司,幾乎沒有這樣的情況,有兩三個人就不錯了。想一想,如果把18個普通人放在一起,已經很不容易。他居然能把18個精力旺盛、很有闖勁的年輕人拉到一塊兒,把他們很好地團結在一起,這是了不得的能力。” “而且最具説服力的,馬雲居然請到蔡崇信當阿里巴巴CFO。這樣的人都能被馬雲招攬,馬雲無疑是一個具有特殊領導才能的人”。正式有了薛村禾的力薦,才有了孫正義與馬雲合作的一段成功佳話。

  (本文作者國立波,現任職于中華股權投資協會,公共政策與研究總監。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觀點)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