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科技 > 網際網路 > 聚焦電商 > 正文

字號:  

過半網友不看好微商:價格不佔優、售後維權難

  • 發佈時間:2015-08-06 07:26:0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張茜嵐  責任編輯:湯婧

  2015年被很多人稱之為微商元年,不僅市場規模和從業人數迅速擴張,進入微商渠道的大品牌也越來越多,但消費者對微商的接受程度似乎不盡人意,近日有調查結果顯示,不看好微商的網友超過了五成,而不看好的原因無外乎微商名聲臭、價格不佔優以及售後維權難。

  “微商賣的東西感覺就是不靠譜,前段時間朋友圈裏賣得很熱的手工蛋糕,後來不是又被曝光是假的麼,根本不是新鮮自製的手工蛋糕。”家住朝陽區的市民李小姐告訴記者,微商賣假貨的太多,朋友圈裏一旦出現刷屏賣東西的人,她就會直接把這個人的狀態遮罩。

  成也朋友圈,敗也朋友圈。做了兩年微商代理的周小姐也有自己的苦惱,起初因為看好朋友圈的熟人經濟,才選擇辭去工作專職做微商生意,無奈現在關於微商的負面新聞頻曝,很難再取得朋友的信任不説,甚至被好多熟人“拉黑”。

  有數據顯示,微商目前的從業人數已經突破1000萬。然而不少微商行銷方式混亂、産品品質參差不齊、缺乏監管,個別微商甚至披著“網際網路+”的外衣幹不光彩的勾當,無名假貨、矇騙欺詐比比皆是。

  更有甚者,還將所謂的分銷代理制轉化為類似傳銷的形式,以高額的分配獎勵機制吸引人、迷惑人,通過層層發展下線牟利。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同時,還壞了微商的名聲。調查中,便有近五成的網友認為“現在朋友圈假貨氾濫,害怕買到假貨”。

  “有規模的電商、綜合性賣場,這兩種銷售渠道已經很成熟,需要維修或者及時維權的,也能找到渠道。”市民汪先生坦言,他最不放心的就是通過微商渠道買的産品難以售後維權。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目前還沒有制訂專門的電子商務法,對於微商領域,目前也缺乏明確的監管部門,因此目前微商領域的監管幾乎處於空白狀態,受騙的消費者實則還處在投訴無門的處境。

  此外,與淘寶等具有第三方支付平臺或第三方監管平臺的網購渠道還不一樣,微商交易通常情況下是通過微信直接轉賬付款,貨還未到,錢就先進了賣家的口袋。一旦出現糾紛,對於消費者的維權十分不利。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