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科技 > 網際網路 > 聚焦電商 > 正文

字號:  

農産品電商:大跨步莫忘練“內功”

  • 發佈時間:2014-10-21 11:06:57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李慧  責任編輯:湯婧

  作為解決“菜賤傷農,菜貴傷民”的有效途徑,農産品電商被寄予厚望,然而,生鮮農産品電商虧本運營依然是行業現狀,未來如何走出發展困局——

  作為一種新生事物,農産品電商在我國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然而,當前其發展卻面臨物流瓶頸、消費者信任等多重挑戰。如何在注重發展速度的同時提高發展品質?如何進一步促進農産品電商走向標準化,增強消費者信任度?日前,在2014品牌農業發展國際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解析。

  農産品觸“電”:未來或將是一片藍海

  位於浙江海寧的虹越花卉是業內較早“觸電”的農業企業之一,早在2007年就開設了第一家淘寶店。如今,虹越花卉已經從名不見經傳的小網店成長為擁有3皇冠的皇冠級店舖,網店銷售額以平均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位居淘寶綠植園藝類網店前列,成為線下實體店發展的有效補充。

  再來看兩組數據:從2010年至今,阿裏平臺農産品銷售額的年均增速為112.15%,農産品銷售額從2010年的37億元左右,發展到即將在今年年底突破800億元。

  2013年,淘寶網生鮮産品(包括水産、肉類和水果)的增速高達194.58%,在所有品類中排名首位。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涉農電商未來會是一片藍海,所以決定嘗試一番。”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金建杭説。

  京東集團副總裁張建設指出,要堅定不移發展農産品電商,一旦用電商的高效供應鏈管理解決好傳統農産品流通的難題,將為百姓生活帶來很大改變。

  雖然發展前景廣闊,但與傳統交易方式相比,農産品網購數量卻依然較低。商務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農産品的年總交易額約4萬億元,其中80%通過批發市場實現,農産品電商交易數量較小。

  “三座大山”:農業電商企業“力不從心”

  作為一家龍頭農業企業,福地農業有著雄厚的傳統農業基礎。然而,從2014年初開始“觸網”至今,福地農業的銷路始終無法打開。

  “經過近一年的嘗試,我們發現農業類的電商確實不好做。”農發福地事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德華坦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成本過高帶來的各種矛盾。由於大米對儲藏環境和溫度的要求很高,一般要保證15攝氏度左右的溫度才能維持品質,這讓我們的大米運輸過程中必須採用順豐的冷鏈運輸,這就導致運輸成本擴大,在價格上沒有競爭優勢。”

  專家指出,當前,成本高企、標準化不一、信任度低三大問題都困擾著農産品電商的發展,如何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成功路徑,是所有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食品安全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洪濤認為,生鮮類電商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冷鏈問題,物流、配送、快遞、宅配等成本較高,一般佔成本的30%~40%,果蔬類生鮮物配成本甚至超過50%,冷鏈品質不高,可能會難以發展。

  “與其他産業相比,農業具有碎片化和非標準化等特點。特別是與歐美國家規模化農業生産相比,我國農業從生産到銷售,産業鏈上更易形成很多信任中斷點,導致消費者與生産者之間有明顯的互不信任狀態。”中國優質農産品開發服務協會副會長張利認為,這就需要龍頭企業、優質電商介入,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令消費者與生産者逐步建立彼此間的信任。

  “線上”與“線下”:用專業化分工重構未來

  作為解決“菜賤傷農,菜貴傷民”的有效途徑,農産品電商被寄予厚望,然而,生鮮農産品電商虧本運營依然是行業現狀,未來如何走出發展困局?

  張建設表示,農産品電商的良性發展主要依賴兩個環節:一是生産環節,一是物流體系。物流問題可以依靠第三方或線上線下結合等方式來解決,生産環節則有賴於生産者的組織和管理。

  “農産品電商的本質更多的應該是一種行銷,要在完善線上服務和大跨步發展的同時,注重線下的內功修煉。”張利認為,發達國家往往靠全産業鏈管控來實現消費者和供應者之間的信任。我國須從兩個層面解決:一是技術層面,要打造有效的品質追溯系統,包括建立在其上的大數據分析。二是管理層面,針對傳統的農業生産方式,提高組織化程度,將分散的農民有效組織起來。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本地化生鮮平臺將成為農産品電商轉型的一大方向。要通過平臺建設,進行專業化分工,基地只負責産品生産環節,電商只管發展用戶和服務用戶,物流外包給專業生鮮物流企業,可以同時解決標準化、産品安全性、冷鏈物流等三大難題。這樣,農産品電商才能走出困境,走上更健康的發展軌道。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