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網貸機構內控風險曝光 P2P行業內控亟待提高

  • 發佈時間:2016-05-19 07:22:13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LendingClub一直被視為P2P行業甚至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標桿,不過近日該公司卻被捲入一系列新聞風暴當中,其中包括2200萬美元貸款違規出售、高管離職、股價大跌等等。LendingClub公司暴露的問題,雖然遠在海外,但是對於國內P2P行業的發展,毫無疑問也有著啟示作用。

  >>事件

  LC股價跌破4美元

  LendingClub(簡稱LC)日前宣佈,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雷諾·拉普蘭赫(RenaudLaplanche)以及三名高管辭職,原因是公司在最近的內部評估中發現有2200萬美元貸款違規出售給客戶投行Jefferies。

  據了解,LendingClub曾對這筆2200萬美元的次優貸款進行過調查。結果顯示,貸款規格與投資者的“要求”不符。董事會還發現,公司內部某些人明知貸款不符合投資人的標準,且公司修改了其中300萬美元貸款的申請日期,使其符合要求。

  受該消息影響,LendingClub股價兩日跌幅超過45%。截至記者發稿前,LC股價報3.94美元,與2014年上市首日的收盤價相比,下跌了83.2%。

  就在LC公司曝出違規事件前不久,公司發佈了超出市場預期的2016年Q1財報,數據顯示LC第一季度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達到了41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凈利潤則虧損640萬美元,不過利好的財報並沒有挽回投資者的信心。

  >>影響

  網貸機構內控風險曝光

  對於LC事件,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內控風險一直是P2P行業乃至整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短板。網利寶CEO趙潤龍認為,在談及風控問題時,以往網貸平臺都把注意力放在貸款本身的風險評估,忽視了企業內部經營風險的管控和防範。趙潤龍認為,只有雙管齊下,實現內外風險的同時管控,平臺才能走得更遠。

  金融工場董事長魏薇認為,美國在徵信體系相較于我國更加健全完善的情況下,項目風控仍避免不了人工干預的可能,而我國金融信用環境則決定著人工審核仍然是項目風險控制的核心環節。因此,企業內審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內部人員操作是否規範,也成為考量一個平臺安全性的重要指標。

  智慧理財平臺神仙有才CEO惠軼指出,此次LC事件事發于內控,而本質上還是公司加速資産週轉、做大交易規模、實現快速發展的意願在驅使。上市後的LC要面對資本的期待,企業本身難以抑制做大的衝動,於是開始嘗試機構業務,同時也在探索通過資産證券化加快資産流轉的速度,以圖實現更大規模的交易量級。在這點上,國內P2P平臺同樣有著迫切的發展需求。

  不過,對於LC壯士斷腕的舉動,許多業內人士表示了有可學習借鑒之處。合力貸CEO劉豐表示,雖然LC這次風波對國內P2P網貸行業的直接影響不大,但還是起到了一定的借鑒意義,國內網貸平臺資訊披露仍然存在不足,而無論LC內部還是監管機構,在事件處置方面都遵循透明性原則,對公眾公開披露事件內容,充分保護投資者的知情權;此外,LC的善後處理與危機公關值得認可,至少比較坦誠和有擔當,也保持了一貫的負責和透明的市場形象。

  >>未來

  中國P2P內控亟待提高

  LendingClub一直是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學習的對象,其暴露的風險也為中國P2P行業敲響了警鐘。

  北京捷越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風控官王曉婷表示,僅僅靠從業者自律還不夠,內部風險控制應成為各平颱風險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王曉婷指出,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內控組織架構,包括風險管理制度、內控責任制度、風險預警機制等。同時,要加強從業者的風險控制領域培訓,強化員工的風險意識,規範員工行為,在企業內部營造合法合規、誠實守信的經營環境。

  合力貸CEO劉豐也表示,嚴格自律,加強風險管理,著重資訊披露和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如何規避道德風險是國內P2P行業發展的重大課題。

  對於近期P2P行業的熱點新聞,宜信公司創始人唐寧也發表了自己的一些隨感。唐寧坦言,過去一段時間,P2P網貸平臺模式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熱點,包括日前LendingClub的合規自查導致CEO辭職,一時間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認知、説法其實對於網際網路金融、P2P網貸、眾籌、電子貨幣等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既不應神化,也不應妖魔化,而是要在金融改革、社會進步的大背景下客觀、理性的看待其長期的、根本上的積極作用和短期的、成長中的痛,通過行業監管、國際合作、行業自律、媒體監督、投資者教育、消費者保護等多種形式來正本清源,使中國已然在國際上具有領先地位的網際網路金融創新持續保持引領,在支援創新創業和實體經濟發展方面起到更大的、更積極的作用。

  王曉婷指出,今年以來,有一些問題平臺已主動或被動退出市場,另一些平臺也在進行內部整改和探索轉型合規之路。相信經過此次整治活動,留下來的將是一批符合監管政策、合規經營、具有嚴格風控標準、符合市場定位和需求的平臺,而這些優秀的平臺在未來將會獲得市場的青睞,擁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京華時報記者馬文婷余雪菲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