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葉檀:中概股高價回歸是不可承受之重

  • 發佈時間:2016-03-18 08:55:0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每經評論員 葉檀

  多家媒體3月15日報道,根據證監會意見,“十三五”綱要草案刪除“設立戰略性新興産業板”的內容。財新援引權威人士觀點稱,這意味著“戰略新興産業板”不再設立。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一夜之間,殼資源價值被重新審視。僅隔一天,殼資源股爆發。甚至有網友開始激動,大讚劉士余。要小心捧殺,有時候捧的下面是個大坑。

  證券公司立刻對過去兩年借殼案例中殼資源特徵進行了梳理。潛在殼資源標的的五大標準是:小市值,市值小于40億元;盈利能力較差,公司主營業務低迷或者沒有主營業務,連續兩年凈資産收益率ROE小于5%,扣非和攤薄後每股收益EPS小于0.1元;股權較為分散且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小于50%;負債率小于50%;考慮到創業板公司不允許借殼,剔除創業板公司。

  投資界網站羅列了2016年最具有殼資源“錢景”的50家公司。夥伴們,要去搶籌嗎?看來搶的人不少,筆者查詢後發現,列名前5家的ST股票都在上漲。而同花順財經顯示,殼資源概念股中發科技、金城股份、大連聖亞、威華股份、朗科科技、冀東裝備、博聞科技漲停。

  不管是暫緩還是停止戰略新興産業板,都不是為了讓爛臭股烏雞變鳳凰。如果讓殼資源價格上升,讓上市成為對爛臭股的獎賞,顯然違背了政策初衷。

  市場需要謹慎沒錯,註冊制與戰略新興板的推出不能過急,多層次市場、法律環境、文化體制什麼時候成熟什麼時候推出。上市是為了挑選出優秀企業,而不是在扶貧幫困的同時讓某些人成為暴發戶。

  如果戰略新興板的推出就是為了讓在境外上市的中概股走出信用與估值窘境,趕上類似于暴風科技、巨人網路、分眾傳媒那樣的暴漲班車,那麼,不推出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已經有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這些市場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推出註冊制、戰略新興板就能解決嗎?別忘記從去年股市中吸取既得利益者的教訓。

  中金公司3月16日向媒體透露,截至“刪除”戰略新興板新聞出來之前,38家中概股流露了私有化計劃。其中,中概股完成私有化的有4家、已經通過股東大會投票的有5家、11家達成最終的私有化協議,17家尚未達成協定,另有1家撤回了私有化要約。在美國市場被冷落的公司受到狂熱的追捧,長期來看真的是好事嗎?

  即使經歷了A股和美股市場去年下半年及今年初兩輪大幅下跌,但真正下調要約價格的公司卻少之又少。僅易居和邁瑞兩家下調了要約價格,而世紀佳緣則兩度上調了私有化要約價格。如果一家公司退市時市盈率都有50倍,那再次上市時會有多高,到A股上市之後又由誰支付成本?粉碎回A股發大財的夢想沒什麼不好。

  但這並不等於狂炒殼資源是什麼利民之舉,反而是A股不堪回首的逆淘汰往事進一步發臭。海通證券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中國證券市場成立至今,總共有89家公司退市,其中因為虧損退市的公司為45家,退市率僅3%,年均約0.1%,而美國紐交所年均退市率6%,納斯達克市場達8%。

  因為鮮有股票退市,中國第一批股票“老八股”至今仍然存在,多個股票經歷重組借殼後,上市至今漲幅最高的達629倍,最少的10倍,平均181倍,平均年化收益率高達23%,比巴菲特還牛。

  從目前來看,上市圈錢頑疾未除。經過沉澱的新三板公司可以轉板,在新三板中進行註冊制與淘汰實驗,對大股東一定數量的減持要與長期業績掛鉤,這才是A股市場的正路。

  總市值2萬多億美元的中概股高價回歸是不可承受之重,刺激殼資源同樣不可取,休養生息最重要。對市場虛火需要有足夠的警惕,尤其是對“一套理論、套一筆錢、把殼資源吃個乾淨、走人”的現象。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