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阿裏打擊刷單遇司法困境 刷手叫囂一月掙300萬

  • 發佈時間:2016-03-18 08:22:2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阿里巴巴打擊刷單遭遇司法困境 刷手叫囂“一月能掙300萬!”

  2016年3月15日,央視財經頻道“3·15晚會”曝光刷單問題。筆者就此向阿里巴巴專門打擊刷單的兩位小二、阿里巴巴搜索産品負責人思函和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資深安全專家王彥進行了了解。

  據介紹,阿里巴巴對刷單的打擊非常嚴厲,刷單商家不僅僅會被扣分、關店,更重要的是,刷單店舖和商品會被“降權”,意味著根本得不到展示機會。同時,涉嫌刷單的交易量不會計入阿里巴巴財報。參與刷單的店舖大多被刷手矇騙,“刷單就是自欺欺人”。

  刷單産業規模突破6000億

  參與店舖大多遭欺騙

  3月16日下午,在阿里巴巴杭州西溪總部,筆者見到阿里巴巴搜索産品負責人思函。雖然剛過而立之年,但思函已跟“刷單治理”打了七八年的交道。

  伴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成長,刷單已從過去的少數、極個別行為,轉變為人人可伸手的地下産業鏈,給治理造成極大的麻煩。

  據了解,整個中國,針對電商、O2O等新興的網際網路業務的虛構交易産品或服務價值高達6000億元。

  思函介紹説,因積累了大量打擊刷單的經驗和技術,阿里巴巴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線上交易自動化識別系統。店舖是否存在刷單行為,從後臺數據看得一清二楚。

  “所以去刷單的商家,大多是被刷單團夥騙了。你刷上來多少,我們處罰時就會給你去掉多少。刷上來的那點銷量和受到的處罰其實是不成正比的。”思函説。

  而對於外界傳言,阿里巴巴交易額是靠刷單的説法,思函表示,涉嫌刷單的交易量都會被剔除,不計入財報。“阿里巴巴集團目前盈利狀況良好,而且在我們長期打壓之下,僅部分商家還在刷單,我們完全不需要刷單産生的這麼點交易量給自己下絆!”

  缺乏強有傚法制手段

  刷手高調成立公司

  刑警出身、現任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資深安全專家的王彥,長期負責線下虛假交易團夥的打擊。

  2014年9月,一個名叫“葛嶺”的微信號引起了王彥團隊的注意。該微信號經常在朋友圈曬招募刷單手的公告,並聲稱單子多得做不過來,一月能掙300萬,電商交易額都靠他。

  經過多方調查,王彥發現葛嶺在2014年4月註冊了一家商務公司,專門給商家刷單。從2014年11月到2015年初,該公司共有897萬元流水進賬,有79個賣家給葛嶺轉賬,有32個賣家備註刷單相關資訊。

  面對此情況,王彥的團隊一方面做商家的工作,取得證據,另一方面封掉與葛嶺相關的刷手賬號。看到自己積攢的3000多個刷手賬號被封,葛嶺最後對外表示解散公司,不再碰刷單。

  雖然打掉了葛嶺刷單團,但王彥明白,他和團隊還是輸了。因為葛嶺未因刷單遭到真正懲罰。在處理葛嶺一事時,王彥曾想尋求法律支援並報警,但因沒有判例,葛嶺最終沒受到法律的懲處。

  “等風頭過了,他完全可以再招一批人繼續開他的刷單公司。除了封號,罰商家點錢,我們還能怎麼辦?”王彥無奈地説。

  生態圈惡化

  消滅刷單需全社會參與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0萬億元,而中國網購總額超過4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各種電商、O2O平臺不斷涌現。激烈的市場競爭背景下,不少商家鋌而走險,甚至一些電商平臺也走歪路靠刷手維持虛假交易額,以尋求繼續融資。

  但在思函看來,這樣做無疑是飲鴆止渴。“‘刷單’破壞的是整個電商生態。傳統線下,消費者能看到實物,可以通過觀察建立信任。而電商平臺,大家看不到實物,只能通過信用體系來判斷。這也是電商平臺的核心價值,一旦刷單破壞了這個體系,後果則不堪設想。”思函説。

  但如今,在旺盛的刷單需求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參與到刷單産業中。其中不少是在校大學生和家庭主婦。大家利用閒暇時間刷單,掙外快。

  “解決刷單、虛假宣傳絕不能只靠阿里巴巴、電商。首先在法律上,應對刷單組織者和商家給予有力處罰。讓大家認識到刷單是錯誤的、不道德的,只有形成全社會的共識,拒絕刷單,電商環境才能得到改善。”思函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