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由勢不兩立到強強聯手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分久必合”

  • 發佈時間:2015-11-02 10:10:3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朱慧卿制(新華社發)

  去哪兒跟攜程聯姻,58同城跟趕集網結盟,滴滴跟快的合併……2015年的中國網際網路,似乎進入了一種“巨頭合併”模式。諸多垂直領域數一數二的企業,忽然放下了勢不兩立的姿態,以一種外界始料未及的方式,強強聯手。

  在評價這股潮流時,資深網際網路從業者李順告訴記者,在資本、市場與發展方向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合併潮是遲早會出現的。

  苦鬥多年,一朝攜手

  細數這股從年初開始的合併潮,不少明星企業都曾參與其中。

  年初,情人節當天滴滴跟快的宣佈合併,到近日,攜程和去哪兒通過複雜的股權置換交易達成並購,這期間,還經歷了美團跟大眾點評合併,攜程收購藝龍等多起影響力十足的收購。

  根據並購市場資訊平臺Mergermarket的數據,今年以來,中國共有267起科技企業合併,交易額高達320億美元。然而,2014年全年,科技企業合併的交易額僅有260億美元。

  在李順看來,網際網路企業有著與傳統行業不同的發展邏輯,發展速度快,産品非常新,很可能在以不同角度切入市場時,産生相互間競爭性極強的産品。“一旦市場狀況被摸清楚,通過合併來避免資源的浪費就成為一個很自然的選項。”

  資本市場對這一潮流表示歡迎。此前,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後,佔到了中國團購市場約八成的比例,估值也被認為達到了160億美元左右;此前,滴滴、快的合併後,雙方從75億美元的估值,迅速飆升至165億美元。

  走出內耗怪圈

  “儘管是行業數一數二的企業,但是他們互相之間的內耗太嚴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表示,此前美團、大眾點評、攜程等公司,都出現過在成本壓力之下服務品質下降的問題,“殺價”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作為當事人,趕集網創始人楊浩涌也曾直言,“雙方打下去消耗太大,利潤全被打沒了。”今年年初,滴滴和快的兩家公司的“燒錢大戰”,雙方最終投入數十億元的規模,讓這場“火拼”超出了行業競爭的範疇,並最終導致了兩家合併。

  來自投資人的壓力也很關鍵,不少行業領軍企業的背後,有著共同的投資人,甚至是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這樣的巨頭。姜奇平認為,對於不少投資人而言,如果長期只投入不産出,一定會失去耐心,在這種情況下撮合企業合併,也在情理之中。

  “不想燒錢,又不想丟掉市場。”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呂本富看來,這就是合併潮背後的經濟規律,反而證明行業在走向成熟。

  共建網際網路新業態

  從對手到隊友,這些網際網路巨頭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姜奇平分析説,這些網際網路企業的商業模式並不明確,從被合併的企業狀況來看,大都存在著增值業務並不強的問題。他認為,在創新不足的情況下,行業排名高並不能保證一定能活下去。“只有一個網際網路企業的殼,但同傳統企業相比,並沒有增加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此前線上視頻領域的領軍者優酷、馬鈴薯合併後,儘管迅速成為行業老大,但過去3年間,騰訊、搜狐、愛奇藝等多個視頻網站迅速攪局,一家獨大的局面並未出現,層出不窮的新挑戰者,讓這些合併後的巨頭,依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無論投資人還是分析人士,都對這些巨頭的合併有著頗高期待。李順認為,在合併或並購之後,這些行業迎來了資源優化配置的絕佳機會,這種狀況在國際上非常普遍,“為行業設置壁壘後,它們可以提供成熟穩定的服務,同時讓收益最大化。”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