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科技 > 網際網路 > 聚焦電商 > 正文

字號:  

劉強東5000億元稅收真相:京東幾乎從未納稅

  • 發佈時間:2015-01-19 14:41:1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京東CEO劉強東在員工年會上説,京東銷售收入將超過一萬億人民幣,為政府創造的間接稅收達到五千億,直接稅收700億元。

  劉強東這個説法,都是忽悠不懂稅的人。實際情況,因為一直虧損,京東幾乎沒有繳納過企業所得稅——京東財報顯示,截止2014年前9個月,京東共計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僅僅為407萬。劉強東只是把消費者交的增值稅算到了自己頭上,而且誇大了消費者交的增值稅。

  一家企業所繳納的稅金,佔銷售收入的50%多,看上去確實牛皮哄哄,但事實上,背離法定稅率,而且所謂上繳5000億元的説法是大大的謊言。

  首先,中國的增值稅是17%,也就是説10000億的銷售收入裏面含有17%的增值稅,個別産品還要徵收消費稅,比如煙酒、化粧品、汽車等等,國家考慮到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所以一般生活用品是不用交消費稅的,所以一般日用品含稅也就17%。劉強東説售價裏面含50%的稅,是真不懂還是暗指政府稅負太高?

  劉強東更大的吹牛是:這些稅金並不是京東的企業所得稅,劉強東説的都是增值稅,或者叫間接稅。間接稅都不是京東交的,是消費者交的!我國增值稅法規規定:賣方銷售貨物,向購買方收取增值稅額。就是説:消費者在京東上買117元的東西,其中的17元是京東代收的稅款,轉交給國家。顯然,這不是京東交的稅,是消費者交的稅,是消費者在為國家做貢獻。京東把這些稅都説成是自己交的了。也就是説,劉強東説的京東預計2015年繳稅100億元只是消費者交的增值稅。

  一個企業給國家的稅收貢獻,最根本的要看企業所得稅而不是增值稅。因為企業所得稅不能轉嫁,是將企業自己利潤的一部分拿出來,上繳給國家,這減少了企業的財富。而增值稅則不然。增值稅是消費者出的,名義上的納稅人並不是真實的負稅人,僅僅是個“代收稅款人”而已。名義納稅人所納增值稅並不減少他的財富,他不過是把消費者的財富代轉給政府而已。對於企業來説,增值稅雖然經由企業的手上繳,但是此稅收卻完全包含在價格之中,由消費者承擔。企業所起的作用僅僅是將千家萬戶消費者繳納的稅金,轉繳稅務部門而已。

  公開數據材料顯示,京東一直虧損,所以幾乎沒有交過企業所得稅,也就是説從來沒有從自己口袋裏掏錢納稅,從來沒有減少過自己的財富去納稅。京東交的都是增值稅,都是從消費者口袋裏掏出來,轉交給國家的。京東把消費者交的稅説成是自己交的稅,但是自己從來沒有自掏腰包交過稅!如果京東這麼專注的一直虧損下去,劉強東所説的700億元直接稅收也是純屬忽悠。京東財報顯示,截止2014年前9個月,京東共計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407萬。

  京東5000億間接納稅和700億元直接稅收的説法,讓全球所有企業都自嘆不如。但京東正是利用間接稅的隱蔽性,迷幻社會,不幸的是,很多人,包括財經媒體都被忽悠。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