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新聞網站推記者證制度 商業網站不在列

  • 發佈時間:2014-10-30 08:04:57  來源:新華社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新聞網站推記者證制度 商業網站不在列

  

新華社記者|羅宇凡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9日聯合下發《關於在新聞網站核發新聞記者證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全國新聞網站正式推行新聞記者證制度。全國範圍內的新聞網站采編人員由此正式納入統一管理。

  從今天起,一直都在默默採訪,卻始終沒有“持證上崗”的網媒同行,終於要領證了。

  在客戶端、APP、公眾號已經大行其道的新媒體時代,這張記者證對於網路媒體而言究竟有怎樣的分量?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網路同仁的“名正言順”是否意味著更大的挑戰?

  ——哪些網站有資格先拿到記者證?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言人姜軍告訴新華社記者,首批實施範圍是經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批准的且取得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一類資質並符合條件的新聞網站,申領人員應為新聞網站編制內或者正式聘用的專職從事新聞采編工作且具有一年以上新聞采編工作經歷的人員。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負責新聞網站編輯記者培訓和資格審核把關,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負責核發記者證。

  根據2005年出臺的《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管理規定》,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單位共分為三類,而這次有資格獲得新聞記者證的網路媒體,屬於三類當中的第一類,即“新聞單位設立的登載超出本單位已刊登播發的新聞資訊、提供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向公眾發送時政類通訊資訊的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單位。”

  通俗的説,首批有資格獲得記者證的網路媒體,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新聞單位設立的新聞網站,以及一些取得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一類資質的行業網站。

  從記者證的發放範圍不難看出,新浪、搜狐、百度、騰訊等有網路新聞發佈功能的二類資質網站,即商業網站並不在發放的範圍內。

  ——網媒記者證有什麼不同嗎?

  姜軍告訴記者,此次在全國新聞網站發放的新聞記者證與對傳統媒體發放的新聞記者證一致,以確保傳統媒體與網路媒體同一標準、統一管理。新聞網站必須依照核發範圍、申領條件、申領程式等相關規定,認真審核申領人資格條件,嚴格控制記者證發放範圍。同時,《通知》還要求新聞網站主辦或主管部門須認真履行審核職責,嚴格審核新聞網站提交的申報材料,指導新聞網站按時完成新聞記者證核發工作,並不斷加強對新聞網站新聞記者的監督管理。

  “一致”的記者證意味著,網路記者與傳統媒體記者從今往後將具有完全相同的權利和義務。這對提高網路媒體記者的工作便利性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事實上,早在這次通知出臺之前,在網路媒體記者證進行試點的階段,部分中央新聞網站的采編人員也領取過記者證,不過大都是通過其網站所屬上級新聞機構的名義申請獲得,記者證上大都也著名了網站所從屬的新聞機構,如“xx報xx網記者”,通知出臺後,網路記者的記者證上會直接印上“xx網記者”。

  ——網路媒體自由會受影響嗎?

  由於網路媒體記者證的發放有著嚴格的資質和條件限制,通知出臺後引發了另外一種擔憂,這種發放方式會影響網路媒體的自由度嗎?

  姜軍告訴記者,政策不會對網路傳播的自由度造成影響。新聞就像其他産品一樣,都是需要專業的人員來做,需要有專業素養,具備專業才能的人來做,政策出臺後,新聞只會越做越好看。優秀的新聞記者會越來越多,濫竽充數的采編人員在這個行業裏生存會越來越困難。

  ——傳統媒體應該“害怕”嗎?

  “重磅:網媒有了採訪權!”“傳統媒體最後的‘政策紅利’也沒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通知發出的當天,關於傳統媒體可能受到巨大挑戰的觀點迅速充滿網路。新聞網站采編人員獲得記者證,真有如此大的殺傷力嗎?

  “競爭並非是從業人員間的競爭”針對記者證發放是否會大幅提高網路媒體的競爭力,姜軍表示,網站記者有了記者證,因為會受到更規範和專業的培訓,記者本人的競爭力會更強。但網路媒體和傳統媒體間的競爭關係是否會發生變化,並不決定於此,而是由媒體發展的態勢所決定的。

  將新聞網站記者納入記者證管理範疇,填補了記者證管理辦法中對於網路類別的採訪編輯人員新聞實踐上的法律空白,為新聞網站記者從事新聞采編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充分體現了依法治網的精神。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