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首座朗讀亭正式對外免費開放(圖)

2017-05-03 09:27:27 來源:大眾網 作者:鄧永傑 責任編輯:王建麗 字號:T|T
摘要】5月1日,記者採訪了解到,濰坊市首座朗讀亭正式對外免費開放,裏面設備齊全,還備有各種書籍。當天,市民紛紛來嘗鮮,體驗朗讀的快樂。據相關發起人介紹,今後城區街頭還將有一大波朗讀亭出現。

濰坊市首座朗讀亭正式對外免費開放(圖)

  5月1日,在城區十笏園文化街區設立的“朗讀亭”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體驗。

  中央電視臺《朗讀者》節目的播出,在全國掀起了朗讀熱,“朗讀亭”在各地陸續出現,濰坊市眾多愛好朗讀的市民也迫切盼望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朗讀亭。5月1日,記者採訪了解到,濰坊市首座朗讀亭正式對外免費開放,裏面設備齊全,還備有各種書籍。當天,市民紛紛來嘗鮮,體驗朗讀的快樂。據相關發起人介紹,今後城區街頭還將有一大波朗讀亭出現。

  在靜謐的空間感受朗讀樂趣,還可進行錄音

  5月1日上午8時許,記者來到城區十笏園文化街區,一個佔地五六平方米的朗讀亭在此落戶,古樸雅致的外形格外引人注目。

  記者走進朗讀亭,發現隔音效果非常好,裏面有一套完整的朗讀、錄音錄影設備,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錄音,指導朗讀者如何朗讀。墻面上貼有讀者的朗讀心得標簽,墻角處擺放著花草以及濰坊風箏,給人怡然自得的感覺。此外,東側一張書桌上擺放著各種書籍,供市民們朗讀。

  記者體驗了一下在朗讀亭裏朗讀的感覺。戴上耳機,工作人員會提醒是否需要伴奏,音量可以調節。面對麥克風,記者朗讀了一段文字,感覺找回了朗讀的樂趣。

  當天是朗讀亭首次向市民開放,8時30分許,離朗讀開始時間還有半小時,亭外已排起了長隊。前來朗讀的市民有六七十歲的老人,也有七八歲的小學生。他們都提前準備好了朗讀材料,有的拿著書本,有的捧著手寫稿,朗讀內容也是豐富多彩。

  據了解,我市首個朗讀亭由十笏園文化街區、市文化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濰坊分公司等聯合發起,著力打造“朗讀五分鐘,書香一百天”等系列主題活動。“朗讀能夠讓內心變得安靜,讓感情得到昇華,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十笏園文化街區相關工作人員張新星説,朗讀亭為市民增添了一處可以享受朗讀樂趣的靜謐空間。市民不需要有多麼標準的普通話,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只需要帶上最真摯的情感,就可以免費在這裡朗讀。

  每次朗讀限時五分鐘,今後將建更多朗讀亭

  記者採訪得知,目前朗讀亭運作期間朗讀時間暫定為上午9時至晚上9時,每人限時朗讀5分鐘,朗讀者可誦讀詩詞、美文、文學經典或自創作品。而且,朗讀亭的發起者們還特別製作了濰坊朗讀者紀念胸章,分發給前100名朗讀者。

  當天,不少市民到十笏園遊玩時才發現了這個朗讀亭,但是沒有提前準備,沒帶朗讀文章。朗讀亭考慮到了這部分市民的朗讀需求,特意提供了書籍。“對於喜歡朗讀的人來説,特別希望有一個安靜的朗讀亭,現在終於實現了。”家住帝景苑小區的居民范愛國説,他和妻子來遊玩,看到這裡有個朗讀亭,於是體驗了一把真正的朗讀。

  市民來此朗讀,工作人員還會把他們的原聲記錄下來,傳送給朗讀者。朗讀者可以通過收聽自己的朗讀聲,不斷提高朗讀水準。

  值得一提的是,發起者們特別設立了“流動圖書館”——捐書架,朗讀者可將有價值的書籍放上,分享給其他朗讀者免費閱讀,擴大閱讀覆蓋面,更好地激發公眾閱讀熱情。本活動發起人之一的孟慶潤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將在城區街頭建設更多的朗讀亭,為廣大愛好朗讀的市民提供場地。

  朗讀者們

  感覺明顯不一樣,猶如走進了文章裏

  當天上午9時,我市首個“朗讀亭”迎來了第一名朗讀者王炫麒,是一名六年級學生。她平時非常熱愛文學和朗讀,聽説城區建起了第一個朗讀亭,在爸爸的陪伴下一大早就來到了這裡。

  在進入朗讀亭之前,王炫麒有些激動,為了在錄音過程中不出差錯,她不停地看著朗讀內容。“我今天的朗讀內容是朱自清的《匆匆》裏的一段,描寫的是時間流逝。在朗讀中必須帶有感情,才能把文章讀好。”王炫麒對記者説,不管是在家裏還是在學校裏朗讀,難免會受到外界聲音的影響,而這次來朗讀亭裏朗讀,能展示自己的朗讀水準,然後進行改進。

  經過一番準備,王炫麒走到麥克風前面,戴上耳機,開始朗讀起《匆匆》。她的語速時快時緩,恰到好處,流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大約4分鐘的時間,她朗讀完了這篇文章。“這種朗讀的感覺明顯不一樣,尤其是耳機裏的伴奏,再加上我用心朗讀,自己猶如走進了文章裏。”王炫麒笑著説。

  朗讀時,爸爸王先生一直站在女兒身邊,一同感受著朗讀帶來的快樂。“生活中女兒特別喜歡朗讀,經常朗讀給我和妻子聽。”王先生説,這次雖然時間不長,但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收穫。

  課文背熟了,但用感情朗讀還是不同

  當天上午,在眾多排隊等待朗讀的市民中,不乏一些低年級小學生,他們將要朗讀的不是文學讀物和詩詞,而是語文課本裏的內容,由於朗讀時間比較短,他們提前確定了朗讀課文。

  今年剛上一年級的張瑞寧拿著語文課本,選好一篇要求背誦的課文。“今天媽媽帶我來朗讀,雖然課文已經背熟了,但用感情去朗讀,還是會不一樣。”張瑞寧嘟著小嘴説,等把這篇課文朗讀好了,還要到學校裏給同學們朗讀。

  張瑞寧的媽媽楊娟告訴記者,央視播出《朗讀者》欄目後,她對朗讀有了新的看法,也認識到了培養孩子朗讀的重要性。她認為,孩子不光要背誦課文,還要學會用心朗讀。“這個剛建好的朗讀亭,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朗讀的地方。”楊娟説,趁假期最後一天,帶孩子來這裡體驗一下真正的朗讀。

  在長隊中,來自寒亭區高裏街道的女孩張鈺琳手裏也拿著一本語文課本,正在認真地讀著。聽説城區街頭建起了朗讀亭,而且還配有齊全的朗讀設備,所以她就在大人的陪伴下,趕了過來。“用心朗讀,才能體會到文章中表達的感情。”張鈺琳笑著説。

  手寫讀書心得,一大早就趕到朗讀亭

  採訪中多名市民表示,平時就喜歡朗讀,尤其是《朗讀者》節目開播後,越來越多的人體驗到了朗讀的快樂,然而在我市城區,卻沒有一個朗讀亭,只能在家裏或者清晨到廣場、公園裏朗讀。而當天開放的城區首個朗讀亭,無疑是給市民們提供了一個朗讀的好去處,而且還有全套的錄音設備,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朗讀的快樂。

  今年54歲的市民劉爽,年輕的時候是濰坊一中的講解員,對朗讀情有獨鍾。而在平時生活中,她也經常抱起書本朗讀,從中體會著快樂。“尤其是在天氣好的時候,我會到廣場找個安靜的地方,朗讀一下詩文,陶冶一下情操。”劉爽説,得知這個朗讀亭開放後,當天她一大早趕了過來,並手寫了一篇文章。

  記者注意到,劉爽手寫的這篇文章經過了多次修改。“根據我自己的讀書心得,昨天晚上臨時寫了這部分內容。”劉爽對記者説,之所以這麼多人喜歡朗讀,一大原因就是朗讀的範圍很廣,不受時間、地點和內容的限制。只要朗讀者認為一篇文章好,不管是名人作品還是自己寫的,都可以用來朗讀,“朗讀能夠抒發自己的感情,使人們更加珍惜生活。在這朗讀亭裏朗讀,能真正體會到朗讀的快樂。”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