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2025中國城市長租市場發展藍皮書》發佈 推進住房租賃機構化 助力提供更多“好房子”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2025中國城市長租市場發展藍皮書》發佈 推進住房租賃機構化 助力提供更多“好房子”

2025-04-02 11:02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日前發佈的《2025中國城市長租市場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指出,通過多主體、多渠道共同推動“優化存量、提高品質”成為破解供需矛盾、激活市場潛力的關鍵路徑,而機構化則被看作是住房租賃消存量、優品質、穩健發展的確定選擇。

該藍皮書由清華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自如研究院、新華網文化産業研究院共同參與調研編撰。其中,我國長租機構頭部企業自如管理房源近100萬間,為近百萬業主、500萬次租客提供服務。

藍皮書指出,當前我國城市住房租賃市場正經歷向“存量優化”的結構性轉變。一方面,在近2.6億的全國租房人口中,主流置業人群正在回歸租房市場;另一方面,當前以個人業主房源等為主的住房租賃市場,供給側的滯後性問題開始顯現。

當前,租房人口規模持續擴大,租房人口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藍皮書數據顯示,四大一線城市中租房人口規模接近4000萬人,佔比接近50%。在全國40個重點城市的租賃市場中,35歲以上的租客佔比達到35%以上,較2021年增長了4.9個百分點,成為所有年齡層租客中佔比提升最快的群體。

35歲以上主流置業人群的回流,帶動了改善型居住需求從購房市場流向租房市場。藍皮書調研顯示,“室內環境舒適、房屋品質高、周邊交通便利”是租客衡量租住品質最關注的因素。為了獲得更好的租住體驗,有超四成租客願為“品質更好的基礎裝修”增加預算。值得注意的是,超半數租客可接受5年以上的租房生活,近20%租客接受租房10年以上。

面對快速升級的市場新需求,房源供給卻稍顯滯後。藍皮書指出,目前市場上房源普遍存在裝修老舊、配套缺失、服務不足等痛點,與租客對品質、舒適、安全、智慧化的需求形成了“産品錯配”“服務錯配”“運營錯配”三大結構性錯配。面對不斷增長的品質租房需求,全國超6000萬套潛在可用於出租房源亟待提質改造、激活價值。把存量住房改造成“好房子”,成為住房租賃市場優化供給的當務之急。

目前,在我國住房租賃市場中,供應主體90%以上是個人出租。藍皮書調研顯示,個人業主手中的房源普遍存在“老舊”問題,超50%房源房齡超10年以上,超20%房齡已有20年以上。由此,長期空置、仲介平臺不規範、房子持續“出問題”、租金收益不及預期以及租客拖欠費用,成為困擾城市業主的主要痛點。

藍皮書顯示,機構化長租房産品形態、居住生態不斷豐富,市場佔比穩步提升。據機構數據顯示,集中式長租公寓TOP30企業累計開業房源量達122.6萬間,集中式租賃社區管理規模超過3萬間的運營機構佔比達到14%。

與此同時,國家也持續通過金融支援、稅收優惠、土地供應等舉措,大力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尤其是鼓勵保租房運營引入長租機構模式、産品、服務、科技運營能力。(記者 梁倩)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