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百科

心理療愈小錦囊|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變脆弱了?

發佈時間:2025-03-03 09:40:14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張雯婧

經常聽到家長説:“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了,一點兒都説不得。看到他做事情磨磨嘰嘰的,多説幾句就發脾氣,要麼就跟你冷戰,或者索性甩手不幹了。”是我們的孩子變脆弱了嗎?

“首先,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他們適應變化和抵抗挫折的能力一定不如成年人;其次,現在的孩子承受著高期待和高壓力,卻缺乏宣泄和療愈的途徑。”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曉霆表示。

比如:成績不好,就不會有好的前途,這是社會大眾的普遍認知。所以,家長會盯著孩子的作業和成績,督促他們要努力刻苦。週末輾轉在各培訓機構,期望能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這時候,孩子自己接收到的資訊是:如果我學習不努力,成績不好,那就完蛋了,父母也會因此對我很失望。這個信念深深刻在孩子的潛意識裏,變成一個隱憂。當自己遇到不順利的事情,沒有達到父母、老師的預期,那個“我完蛋了”的資訊就會迅速佔據他的大腦,影響他們的情緒,表現出焦慮、抑鬱、抽動、衝動、厭學、回避、對立違抗,甚至是自我傷害等行為。

“有些家長可能會問,為什麼我們小時候就不會出現這麼多的心理問題呢?那是因為我們那個年代,社會發展沒那麼快,也沒那麼‘內卷’,放學後還有時間和同學一起組織戶外活動,父母也不會對孩子的學習步步緊逼。”王曉霆如是説。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長髮現孩子的情緒不太穩定,一定要及時幫助他們減壓、放鬆,最好是能多帶孩子去戶外走走,接觸大自然。如果孩子經常出現默默流淚、唉聲嘆氣、無精打采、不願出門等情況,就需要尋求專業的兒童心理諮詢師,幫助孩子把內心壓抑的情緒表達出來,避免出現更為嚴重的軀體症狀或心理問題。(上海黃浦 記者 張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