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消失在朋友圈”引共鳴!心理專家:比朋友圈更重要的是“社交圈”

發佈時間:2023-09-06 13:46:19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田雨汀

受訪專家: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應用心理係教授湯永隆

近幾天,話題“為什麼好多人都消失在朋友圈了”衝上熱搜。有網友表示,如果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一些以前幾乎每天都發朋友圈的人逐漸降低了發“圈”頻率,或者乾脆不發了;如今一打開朋友圈,除了“打廣告”之外,就只有零星“分享日常”的朋友了;點開很多人的朋友圈也都設置成了“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並且什麼照片都沒有。該網友的觀點得到很多人的共鳴,在多個網路社交平臺引發熱議。

“朋友最大的意義是令我們獲益。”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應用心理係教授湯永隆在接受“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朋友圈失去了讓人獲益的屬性,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放棄活躍于朋友圈中。“發朋友圈是一種向外界宣告‘我存在’的方式,如果發送了這個信號,卻少有人回應、得不到反饋,就會讓人産生心理落差,進而衍生出消極情緒。”湯永隆説,還有人怕發出朋友圈後被別人給予負面評價,也會逐漸減少分享頻率。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和工作會變得忙碌,可能使人慢慢失去分享欲。正如網友所説,“朋友圈不再是朋友的圈,工作之後朋友圈裏的人越來越多,加了很多領導、同事,也懶得分組”,如果工作給生活帶來超負荷,那麼朋友圈就可能變成一種負擔。另外一部分人,可能傾向於保護隱私,選擇與親近的朋友和家人面對面交流,因此不再在朋友圈上分享個人生活。此外,近年來網路社交平臺的“花樣”越來越多,若廣告氛圍太濃,可能讓用戶對平臺失去興趣或感到不滿,進而轉向其他平臺來滿足社交需求,減少了在朋友圈的活躍度。

有網友評論稱,與其花時間去想如何發朋友圈,還不如享受當下的生活。對此,湯永隆表示,發不發朋友圈並非重點,最關鍵的是維持良好的社交圈。人是群居動物,需要不斷與他人建立關係。親情、友情、愛情都是最好的社會支援,能讓人感到被愛、被關心、被尊重,因此想要活得舒適,一定要建立適當的社交圈。可以在閒暇時參加一些興趣愛好團體活動,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交流中建立更深的聯繫。避免“無用”社交,朋友重質不重量,建議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人身上,及時“更新”社交圈。不要“封閉自我”,要嘗試主動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經驗,如果性格比較內向,可以做個聆聽者。“不要輕易放棄分享。”湯永隆説,個人消化情緒和壓力的能力有限,有時發朋友圈也是一種排解情緒的方式,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夠帶來滿足感,讓人心情舒暢、有益健康。不過,人在一生中可能同時扮演很多角色,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為人親朋……朋友圈有時可能會讓人混淆這些角色,容易出現不符合自己預期的情況。湯永隆建議,在網路社交平臺上,可以將工作賬號和生活賬號加以區分,例如工作時間只使用工作微信,下班後再切換到生活微信,或利用標簽功能將工作和生活的聯繫人分開,方便分類管理,更有助於和家人、朋友、同事等建立良性互動。▲(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 記者田雨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