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新乳業召開2024投資者大會 解析“新質鮮行”發展路徑

發佈時間:2024-05-22 09:07:55 | 來源:中國網食品 | 作者:

新乳業五年戰略規劃開局之年迎來開門紅,作為國內乳業的新鮮代表,新乳業2023年繼續跑贏行業大盤,連續5年實現營收與利潤雙增長,百億陣營地位坐穩夯實。在行業整體承壓波動的背景下,新乳業靠什麼逆勢增長,如何實現企業的高品質發展——5月21日,新乳業在成都舉辦“新質鮮行 煥芯向前”2024年投資者大會,從新鮮戰略、科技創新、供應升級、責任擔當等多個層面,詳細解讀了推進戰略落地、打造新質動力、實現價值提升的高品質發展路徑。

優結構領跑“鮮“升級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奶業市場正從常溫奶向低溫奶過渡,低溫奶成為乳品行業新的增長曲線,已成從政策端到市場端的共識。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促進鮮奶消費。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北區總經理趙暉先生指出,食品飲料消費正呈現購物籃精簡、品質消費的特點,消費者在選購食品飲料時更加謹慎、精挑細選,精細化健康需求提升,高品質牛奶快速增長。凱度數據顯示,全國低溫鮮奶滲透率從2018的18%上升至2023年的39%,高端奶滲透率與上年相比提升5.9%。

作為國內較早以“新鮮”為核心價值的乳品品牌,新乳業一直在做深“鮮戰略”,構建了領“鮮”的低溫産品矩陣,2020年-2023年新乳業低溫鮮奶銷售額高雙位數增長,全國市場份額穩步提升,成為拉動增長的重要引擎。

面對低溫乳品的新趨勢,新乳業也已啟動升級戰略,提出“做強低溫、價值引領”,去年新乳業“24小時鮮活有機乳”作為全國首款只賣當天的有機鮮牛乳引領品類升級,“24小時”高端系列産品同比增速近40%。公司今年將把“24小時”高端系列鮮奶落地到更多子公司,進一步提升高端系列産品佔比,帶動整體産品結構的優化。

會上,新乳業董事長席剛以“向新質行”為主題,解讀了對於新趨勢的新理解和新乳業的新舉措。席剛表示,當前用戶心態傾向於向外探索,希望有更多精神悅己和鬆弛治愈,與此相應,消費趨勢也呈現出“審慎精明”、“品質至微”、“價值重構”的新動向,對於乳品行業而言,需要以科技加持,以創新引領,推進包括新製造、新服務、新業態的新質生産。

席剛介紹,新乳業要持續追求“責任”“創新”“卓越”的品牌精神,踐行優於歐盟標準的“極”質標準、達到10-25倍免疫球蛋白的“極”質營養和新鮮只賣當天的“極”質新鮮;用始終如一的好産品、敏捷高效的供應鏈、快速轉化的科技力,為股東、客戶、用戶等相關利益方創造卓越價值。

“芯”科技賦能新産品

作為行業最具創新活力的企業之一,新乳業把科技創新視為新質生産力重要的支撐點,在創新方面一直備受矚目,2023年新乳業的新品收入佔比12%,連續三年佔比保持雙位數。

作為“快速轉換的科技力”的重要組成,新乳業把科技創新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包括新包裝、新技術、新設備等在內的生物科技,著力推動包裝綠色發展,通過控糖技術、菌種開發應用、乳糖不耐受應對策略等重點課題研究,提升産品創新的科技價值;另一類是包括AI應用轉換、智慧化與自動化改造在內的數字科技,通過數字化升級進行供應鏈創新和效率提升。

新乳業副總裁張帥介紹,目前新乳業已經建立了科技雙輪驅動,科技研究院負責生物發酵、酶工程、精準營養等基礎科研、應用研發、創新與法規研究,新成立的分子力量公司主要負責具體科研服務、成果轉化、品類開拓與創新孵化,形成科技創新平臺與成果轉化平臺的有機結合。

以科技雙輪驅動賦能,新乳業將著力“活性物質保留”研究,加大設備柔性定制與國産替代力度,致力成為中國乳品鮮活營養研究的領導者;著力控酸、控穩、控甜的生物工程定向調控,塑造健康美味的“真零”酸奶;而在被譽為乳業“晶片”的益生菌科技領域,新乳業將打通已有2000多菌株的菌種庫、省重點實驗室支撐的科研平臺以及産業鏈全鏈路建設核心智慧財産權保護的産業轉化平臺,鑄造生物“晶片”創新護城河。

數據顯示,2023年,新乳業取得專利授權共40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在生物發酵、酶工程、精準營養、優質乳加工等方面的關鍵技術及食品安全的重大科技問題上取得了顯著進展。也正是在硬核科技支援下,新乳業先後推出中國第一款多維晶球酸奶活潤、中國第一款氣泡酸奶“酸奶生汽了”以及中國第一款提出“一罐雙效”的益生菌“菌小方”等差異化産品,形成驅動企業與行業跨越發展的創新動力。

“柔”生産實現新製造

會上展示了新乳業旗下明星産品“24小時”系列鮮奶背後的“308”極致新鮮供應鏈。經過數字化升級賦能與供應鏈改造,新乳業能夠實現訂單提前3小時下單、每天0點灌裝、8點即將産品送至終端與用戶見面的極致新鮮體驗。以“308”極致新鮮供應鏈為支撐,新乳業實現了24小時敢為人先的品類創新,在24小時品牌矩陣下不斷迭代創新,先後推出多款新品,目前24小時高端系列佔比超過35%。

在這背後,包括了從上游奶源的優化佈局和品質提升,到中游柔性産業鏈的打造和數字化高效的管理,再到下游的冷鏈運輸與配送支援,更是新乳業融匯智慧訂單體系、數字化食品安全管理、數字工廠、精準的智慧配送體系和高效的供應鏈運作管理等一系列的先進整合。

日前,新乳業旗下新華西工廠榮獲被譽為“製造業諾貝爾獎”的TPM(全球卓越製造大獎)優勝獎,並將持續推進 WCM 世界級製造工廠。引入世界級製造體系,不只是對設備升級換代,更要帶動工廠團隊系統地、自主地參與解決問題,既有數字技術的加持,又有員工思想工具和行為習慣的改變,再加上智慧化工具,形成體系化的數字化提升。

在食品行業最受關注的食品安全風險領域,新乳業打造的“鮮活源”智慧化全鏈路食品安全管理與溯源系統,可實現實時溯源、全程可見,在第五屆中國品質大會上入圍“數字化品質管理創新與實踐”典型案例組織前10強。

會上,新乳業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愛莫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AI技術將在産品開發、客戶體驗、生産效率和決策優化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共同預見下,雙方將在關注人工智慧技術迭代的同時,積極擁抱新的技術變革,通過拓展AI應用場景,推進數智化轉型,以“乳品+AI”重構一杯牛奶的價值與想像。

“心”溝通孕育新服務

新乳業提出,如何更好地服務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的産品,是實現持續增長的底層邏輯,不僅要通過對新技術研發的投入、持續的産品創新、管理效率的提升,也要通過更有效的溝通,持續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推進“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轉型。

在這一理念下,新乳業的包括各平臺旗艦店在內的線上公域、包括鮮活go在內的線上私域、以及食育樂園、智慧冰櫃等多場景均從賣貨向用戶運營的生態模式轉變。通過以人為本的數字化運營,構建從品牌認知、新客轉化到沉睡客戶喚醒等在內的用戶旅程連結點線面,關注用戶體驗痛點的防流失體系和及時創新相應的精細化運營。

經過一系列運營舉措,新乳業實現了新客零瑕疵抽檢合格率94%,復購人數同比增長38%,雙十一企微銷量提升181.2%,一次性配送投訴率為0的優異成績。2023年,新乳業擁有全域數字用戶1900萬,鮮活go新增訂單21%,達到239.7萬單,實現銷量2.7億元,週期復購率52%,週期購用戶留存率達到41%。

而在技術之外,新乳業也將“心”作為用戶溝通的根本。會上,新乳業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簽署合作協議,成為“中國南北極考察合作夥伴”。今年是我國極地考察40週年,中國科考隊員遠赴極地、探索自然,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了貢獻。新乳業總裁朱川表示,作為中國南北極考察選用産品,新乳業不斷突破新鮮邊界,以鮮活營養傳遞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也將繼續以新鮮、營養的乳品,助力中國極地考察事業發展,以實際行動支援中國“極地科考夢”。

持以恒勇擔新責任

今年4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五個必須”,強調必須全面加強監管、有效防範化解風險,明確“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內控體系”,也對上市公司的責任擔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乳業一直將內控管理視為企業持續發展、創新運營的重要基礎建設。”新乳業財務總監褚雅楠介紹,新乳業以“合法合規”“資訊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支援發展戰略”為四大控制目標,構建了六位一體的風控管理體系,風險、合規、內控一體化建設,並且不斷更新迭代形成管理風險庫。未來新乳業內控體系建設將通過數字化變革,著力推動智慧風控體系建設,從管控型內控向增值型內控發展,更好為廣大用戶、股東與合作夥伴承擔應盡之責。

與此同時,新乳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結合公司産業優勢,通過産業扶持、技術幫扶及金融幫扶,助力鄉村振興。2023年收購玉米青貯32萬噸,幫扶惠及3萬餘農戶,長期為養殖合作社提供奶牛飼養方面的指導與培訓。“希望有你”公益平臺持續運營,為大理洱源縣捐贈價值60萬元的營養學生奶,“食育樂園”實景體驗活動參與人數達145,000人次,並積極參與地震救災、捐助綠化等社會公益中。

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棟指出,要立足發展新質生産力、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從“大食物觀”高度來發展乳業。“新希望乳業是中國奶業20強企業,也是行業最具活力與創新的企業。”李棟表示,新希望乳業在發展過程中,提出以“鮮”為核心的市場定位,加強科技創新與應用,推進數字化提質增效,構建了高效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新希望品牌的美譽度和知名度不斷提升,得到了行業的好評和肯定,也為中國奶業的高品質發展做出了表率。“希望新乳業銳意進取,再創輝煌,成為中國奶業獨樹一幟的鮮奶領軍企業,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營養鮮活高品質乳品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SPZG

稻香村創立250週年大會大會以“守正創新行穩致遠”為主題,研討老字號未來發展方向。【詳情】

A2型蛋白質乳品研究與發展概...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展開對A2型蛋白質乳品的解讀。【詳情】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友情連結: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