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監管思路明晰 推進法治化建設
- 發佈時間:2016-03-07 02:30:2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少雷
“雖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未明確提到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但把推進股票市場改革和法治化建設結合起來,這很不容易。”3月6日,正值全國兩會期間,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説。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化建設,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這意味著中央高層以及證券市場監管層已經意識到改革要以法治化為基礎,實現證券市場法治化以後,證券市場形成良性迴圈,自然就能提高直接融資比例。”魯政委向《證券日報》記者闡述了內在邏輯。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不提股票發行註冊制不代表不做。”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表示,註冊制實施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結果,如果多層次資本市場、資本市場法治化建設到位的話,註冊制最後就是水到渠成的。
魯政委認為,雖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未明確提到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但是一個功能正常的、成熟的證券市場最終還是要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此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對註冊制進行授權,並且限定了時間限制,如果沒有其他新的決定,這兩年時限不會輕易推倒。
值得注意的是,3月5日,與政府工作報告一起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系統地提出資本市場改革目標: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創造條件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發展多層次股權融資市場,設立戰略性新興産業板,深化創業板、新三板改革,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建立健全轉板機制和退出機制。
對於實施註冊制,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集團董事局主席羅祖亮認為,應該放緩註冊制推進腳步,漸行漸試。
“證券市場的改革力度應當與投資者的承受能力相適應,不能一廂情願,應理清資本市場長期形成的制度障礙,待資本市場制度成熟健全後,再擬全面放開註冊制。”羅祖亮認為。
3月5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參加湖南團全體會議前稱“目前首要任務就是監管”。他的監管思路很明確: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只有監管才能保證改革的措施順利實施。
“我將儘自己所能,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保護廣大股民的合法權益。”劉士余強調。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股票市場法治化建設與依法監管是一脈相承。”魯政委表示,而提高市場法治化,以及依法監管,就是最大化保護投資者利益,也是間接保護更多後來發行人的融資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