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葉問3》票房造假風波問愣快鹿集團旗下神開股份

  • 發佈時間:2016-03-09 07:28:05  來源:中國江蘇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一場陡然而至的票房造假風波,讓快鹿集團旗下的神開股份陷入尷尬境地。此前公司出資4900萬元認購合夥人份額,投資《葉問3》,擬通過電影未來票房收益分配獲取投資利潤。

  “我們已經在規定時間前向監管部門提交了與《葉問3》發行方進行票務合作的合同,等待下一步的處理意見。”上海某知名票務電商3月8日下午向上證報記者表示。按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通知,包括美團貓眼、百度糯米等在內的多家票務電商都被要求在8日17時前提交相關材料。這場詭異出現的“票房造假”風波已經震動了監管層、影視圈、投資界以及廣大受眾。在利益的驅動下,娛樂産業與新的“金融渠道”又會結合出怎樣的一個怪物?真相尚未全部浮出水面。

  在浮躁的中國電影圈,上映首日的“衝刺票房”出現小規模造假的現象並不少見。然而上映僅五天,《葉問3》“票房造假”的話題就已蓋過了電影本身。

  從票房成績看,《葉問3》首日票房1.55億元,打破華語動作片首日票房記錄,隨後成為最短時間突破3億、4億元記錄的華語動作片。至記者發稿時,其“實時票房”已超過5.6億元,成績遠超該系列影片前兩部之和。

  而自影片上映之後不久,就出現大量質疑票房造假的聲音。不斷出現爆料的文章,也有網友陸續在社交平台中曬出觀影截圖,佐證該影片的售票在時段、座位上存在異常情況,並指出發行公司聯手影院造假以致出現“幽靈場”。

  面對上述種種“異常”情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于3月7日向包括美團貓眼、百度糯米等多家線上售票平台下達通知,要求其于8日17時前提供與《葉問3》各發行方(不限于大銀幕公司)進行票務合作所簽署的有關合同。

  據此,記者經採訪獲悉,部分電子售票平臺方面已經按要求上傳了相關文件,但不願意披露更多細節。

  另外,記者昨日17時(上報截止日)就電子商務售票機構提供相關文件的情況聯繫了監管部門,但未獲得相關答覆。同時,記者還就相關票務合同的具體內容聯繫採訪了多家票務平臺。其中,美團貓眼回復稱:“針對聲明中的相關規定,貓眼電影已進行自查,我方所有經營行為均符合電影局電商規範要求。我們也會全力配合電影局相關調查和市場整頓工作。”而其他相關各方則大多以要請示上級部門為由,未及時予以回復。

  面對網路的質疑和監管的介入,部分影院方面也表示“委屈”。相關人士對記者坦言,影城只是渠道方,屬於“打開門就無法拒絕生意”。同時,作為電影産業的重要環節之一,院線方面也不希望出現如此破壞電影市場環境的事件。

  回到電影本身,《葉問3》背後的“金主”快鹿集團更是將其提出的“網際網路+電影+金融”的新模式提到了臺前。據相關報道,《葉問3》上映前,快鹿集團就已經將票房資産證券化,以票房收益的預期從旗下P2P、眾籌平臺等渠道籌集了不少資金。此外,快鹿集團官網顯示:“將出資100億投資中國電影,實施‘8+1’電影戰略,這是一個有金融托底、網際網路先導的産業模式”。

  據公開資料,快鹿集團在在美國納斯達克、香港主機板市場、A股主機板市場投資控股多家上市公司。就A股看,集團旗下的神開股份曾於今年2月下旬與上海中海投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公司出資4900萬元投資《葉問3》,擬通過電影未來票房收益分配獲取投資利潤。由於上海中海投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該電影提供10 億元的票房保底承諾,因此神開股份最少也有年化收益率8%的入賬。不過,目前神開股份也陷於電影“票房造假”風波中。

神開股份(002278)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