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新股動態 > 正文

字號:  

今年IPO過會率提升至100% 充分信披成審核關鍵

  • 發佈時間:2016-03-09 07:25:5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核準制下的新股審核方式還在繼續。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顯示,證監會每週發審會審核仍分兩批進行,每次約有2~3家企業上會。截至3月8日,今年共有包括主機板、創業板在內的43家企業上會,過會率達到100%。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過會率明顯升高,但發審委委員的審核十分嚴格,從問詢情況來看,企業是否規範經營、風險是否充分揭示成為當前新股審核的重點。

  審核更注重細節

  相比于去年新股發行重啟以來83%左右的過會率,今年100%的過會率讓不少券商投行松了口氣。“我們對材料的審核監管重點已有所了解,避免了‘觸雷’,也讓企業首發被否的幾率大幅減少。”一家手握多個保薦項目的投行老總表示。

  不過,發審委的審核更注重細節,在已披露的43份發審委問詢中,委員多詢問3個問題,但也有企業因預披露材料不夠詳細等各類原因被提問5~7次。其中,多數問題集中在企業經營是否規範合理方面。

  1月6日過會的三角輪胎,被發審委關注的3個問題都與此有關,分別為:公司的勞務派遣員工佔46.68%,發行人需結合工作性質和內容、工資差異情況説明其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發行人需説明境外的貿易裁決和反傾銷調查對公司的出口業務的影響及其相關風險;發行人需説明報告期原材料天然橡膠的主要供應商變化較大以及採購價格低於同期市場平均價格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遇到同樣情況的還有廣信新材料,該公司被要求説明報告期內應收賬款餘額較高且長賬齡餘額增加較快的情況下,內控制度如何保障合理評估客戶付款能力,並確保減少無法收回貨款的情況發生。

  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士表示,除了充分的資訊披露外,是否合法、合規、合理成為審核問詢的主要聚焦點,不少企業上市後出現的“黑天鵝”事件均與此有關,對規範性詳細了解能避免企業“帶病上市”的情況發生。

  風險點披露要求嚴格

  不僅如此,發審會還調整發行監管方式,突出審核重點,風險揭示是否充分披露、保薦人是否發表意見成了其關注的另兩個對象,而此前“獨立性要求”和“募集資金使用”等基於審慎監管要求而制定的發行上市門檻在IPO審核中被淡化。

  其中,玲瓏輪胎上會時被問詢,2015年6月發行人從控股股東玲瓏集團有限公司收購山東玲瓏機電有限公司100%的股權,收購價格為6.71億元,評估溢價較高,發行人需説明這是否符合相關評估準則的規定和要求,並明確股權收購的定價依據以及評估方法的適當性、交易作價的合理性和關聯交易價格的公允性,相關資訊和風險揭示是否充分披露。同時,針對2015年1~6月經營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玲瓏輪胎也需結合所處行業經營環境來回應相關風險是否已經充分披露。

  海南海汽也被要求結合海南西環快鐵正式運作的實際情況,進一步説明西環快鐵開通對公司西線客運業務的影響,相關風險在招股説明書中是否已充分披露。

  除此之外,仲介的意見被擺在更為重要的位置。以三祥新材為例,發審會要求保薦代表人就發行人的“旭硝子入股發行人時,相關作價因素及有關情況,旭硝子成為發行人股東及終止有關技術許可協議是否為所有協議”補充説明發表核查意見。

  類似情形在潤都制藥、長久物流、花王園藝、正平路橋、網達軟體、超訊通信上會答疑時均有所涉及。

  此外,發審會還會關注企業股權代持、內控情況、同行業競爭能力等內容。

  截至2016年3月3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754家,其中,已過會98家,未過會656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617家,中止審查企業39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