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暫未納入重組 中海科技中遠航運復牌冰火兩重天

  • 發佈時間:2015-12-16 07:12:2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圖片來源:資料圖

  上週末,中遠中海旗下多家上市公司重組方案出臺。不過,此前一起停牌的中遠航運中海科技因暫未涉及重組事宜提前復牌。兩家公司公告均表示,中遠中海現階段重組將首先圍繞集裝箱運輸、船舶租賃、油運業務、散運業務、金融業務等板塊開展,暫不涉及本公司所屬板塊。

  雖然兩家公司都未涉及重組,但是復牌之後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可謂冰火兩重天,中海科技14日復牌後一字漲停,昨日繼續漲停,但中遠航運昨日復牌卻一字跌停,直至收盤。“中海科技是科技類公司,而中遠航運的特種船是比較細分的市場,這次整合的是幹散貨運,集裝箱運輸,油運等比較大的市場。”一位不願具名的研究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告已經明確表示,此次重組圍繞航運和租賃資産,中遠航運和中海科技與這幾個板塊沒有關係。

  未納入現階段重組

  此次中遠中海旗下上市公司重組方案可以説是交叉重組,例如中遠吸納中海的散貨船資産,中海吸納中遠的油輪資産;此次未涉重組的中遠航運主營業務為特種船運輸,而中海科技主營業務為智慧交通、交通及航運資訊化。未被納入重組的原因是否是由於中海集團的特種船運輸資産和中遠集團的資訊化資産較少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中海集團特種船運輸業務包括汽車船以及化學品船。其中,中海汽車船運輸有限公司擁有全資的大連中海汽車船運輸有限公司和中海汽車船(香港)有限公司以及合資的中海川崎汽車船運輸有限公司。中海海盛旗下上海金海船務貿易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散裝化學品國際、國內運輸,不過目前中海集團為中海海盛第二大股東。

  另外,中遠集團下屬的中遠網路航海科技有限公司為中遠集團散貨、雜貨及油輪運輸業務提供資訊化建設服務,同時為各類型的企業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援和資訊系統整合服務。

  “特種船運輸本來規模就很小,中海集團特種船加起來可能就100萬載重噸,但是中遠中海的散貨船3、4000萬載重噸,特種船肯定不是一個重點整合方向。”上述研究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補充道。

  一位中海科技人士則向記者表示,此次重組之所以未涉及該公司,主要是因為整合重點在於航運業務,同時上市公司體量並不大。“公司業務與航運業務不相關,此次重組主要還是為了解決航運業虧損問題,另外我們是中小板企業,體量非常小,而參與此次重組的公司體量都非常大。”

  中遠航運人士則表示,此次重組範圍是三大傳統航運業務,並不涉及特種船運輸,另外,該人士強調,公司已經承諾6個月內不再籌劃重組事宜。

  至於兩家公司復牌後市場表現的反差,上述研究人士認為,一方面兩家公司行業屬性不同,漲跌取決於背後資金的態度;另一方面,兩家公司停牌時間為八月初,當時股災剛過,對中海科技而言有一定補漲需求,對中遠航運而言,停牌前的上漲已經包含了對重組的預期。

  繼續聚焦主業

  雖然暫未涉及重組,不過兩家公司均表示將繼續拓展目前主業。其中,中海科技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大力開展智慧交通、交通及航運資訊化等業務,積極創新商業模式,加強市場拓展力度,持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中遠航運表示,近年來,本公司以“打造綜合競爭力最強的特種船運輸公司,成為大型工程項目設備運輸的領導者”為戰略目標,在“運輸+安裝”業務以及工程項目全程物流業務等方面加大開拓力度,不斷推動航運主業的轉型升級。未來,公司將根據“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及行業政策,擇機對本公司業務板塊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優化。

  “目前主營業務是智慧交通佔到80%以上,這兩年也在謀求轉型,轉型主要方向就是航運資訊化,未來思路應該暫時沒有改變。”中海科技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仍將繼續圍繞現有業務進行拓展,未來還需要等待集團更明確的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從事航運資訊化業務的中海一海通公司成為中海集團一級子公司,當記者問及中海一海通是否會首先在集團進行培育,做大後裝入上市公司時,中海科技人士表示,公暫時沒有這一打算;另外,公司一直參股中海一海通,公司的航運資訊化業務並不限于一海通。

  中遠航運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3.5億元,同比下滑2.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7億元,同比增長90.9%。對此,中遠航運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下一步將選擇合適時機對現有板塊進行優化調整。

中遠海科(002401) 詳細

中遠海特(600428)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