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紫砂壺第一股連續漲停 中超電纜“玩壺”內幕

  • 發佈時間:2015-06-18 07:31:49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雖然目前跨界風潮已經在上市公司中越刮越盛,但中超電纜(002471.SZ)豪擲上億買28把紫砂壺的新聞還是驚呆了投資者。憑藉“紫砂壺第一股”的概念,公司股價從5月28日復牌後連續6個漲停,到6月12日最高突破47元,較復牌前漲幅高達110%。6月17日股價回落至39.40元。

  在賺足眼球的同時,中超電纜引發了巨大爭議,深交所也在隨後發出監管關注函。外界質疑的焦點主要有四個,一是這些壺到底值不值這些錢,如何保證貨真價實;二是公司跨界收藏是不是“不務正業炒概念”;三是公司打造的紫砂壺産業鏈未來前景如何;四是資金來源是否有保障。

  帶著這些疑問,《華夏時報》記者近日趕赴宜興,與當地紫砂從業者和中超電纜管理層進行了走訪交流,試圖為投資者解開中超電纜跨界紫砂壺産業的背後邏輯。

  購壺風波

  宜興丁山鎮是宜興紫砂壺産業的核心區域,這裡幾乎所有家庭都與紫砂壺有聯繫,解放西路和公園中路兩條主幹道兩邊,幾乎全部都是紫砂店舖,甚至記者想找個飯館都不太容易。

  “中超電纜買顧景舟紫砂壺的事我們行業內幾乎都傳開了。”6月9日,宜興丁山陶瓷城內做紫砂壺生意的老闆陸先生告訴記者,“中超電纜老闆楊飛喜歡收藏紫砂壺大家都知道,不過一下子買28把還是引起很大轟動。”

  資料顯示,顧景舟原名景洲,江蘇宜興人,是我國當代紫砂壺界泰斗,其作品近年在拍賣市場屢出天價。據統計,截至目前,國內拍價過千萬的紫砂壺中僅有14把,顧景舟的作品就佔11把。

  2014年5月18日,中國嘉德紫砂壺拍賣會上,顧景舟制“九頭咏梅茶具”以2500萬元落槌成交,加上佣金達到2875萬元,刷新了紫砂壺拍賣最高歷史紀錄。

  5月23日,中超電纜發公告稱,控股子公司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下稱“中超利永”)以1.04億元從自然人韓農生手中收購28把顧景舟紫砂壺。

  數據顯示,中超電纜現有主營業務為電纜及相關電力設備生産和銷售,該項主營收入佔到全部營收的98%以上。但事實上,中超利永在2013年1月就已設立,負責利永紫砂産品的線上銷售與推廣。

  記者了解到,這個“利永”字號是1912年創立的紫砂老字號,後因戰亂等因素停辦,被中超電纜重新註冊。據公司2014年財報,中超利永紫砂壺貿易營收為5146萬元,佔上市公司全部營收的1.06%。

  但問題是,一家電纜企業進入紫砂壺行業,這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行為,自然很難得到外界的理解。

  “現在流行跨界,其中也是魚目混珠,這些公司動機很難揣測,所以公眾需要公司更細緻的資訊披露和監管層更嚴格的監督。”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

  “一把壺才300多萬,的確是不貴,如果拿到拍賣市場都有可能翻倍。”宜興丁山陶瓷城制壺藝人應傑告訴記者。

  “這個事影響很大我覺得是好事,對我們紫砂行業是個提振。”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深圳) 銷售部執行董事張明強表示。不過他強調,名氣越大,贗品就越多,特別是早年很多大師作品都無人問津,最後大多被中國台灣商人收走,現在回流壺中有大批是高倣的,很難鑒別。

  一般來説,藝術品收藏都講求“流傳有序”,來歷不明的器物很難得到信任,那麼這些壺究竟有何出處呢?

  神秘賣家

  “顧景舟壺存量不多,屬於稀罕貨,能一下子拿出28把的,肯定實力非常雄厚,在業內應該是大佬級人物。”張明強告訴記者,他雖然從事紫砂業30多年,但未聽説過紫砂收藏界有韓農生這麼一位“大佬”。

  張明強表示,這類大師級作品一般很少私下直接交易,都是經過拍賣行,一方面可以賣個高價,另一方面也防止出現贗品。而中超利永卻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個人手中收購這麼大批量的紫砂壺,可見賣家絕非等閒之輩。

  那麼這個神秘賣家到底是誰呢?6月9日,《華夏時報》記者來到中超電纜總部,與公司董事長楊飛和董秘潘志娟做了交流,但對方以涉及商業秘密為由,不願意透露對方的資訊。

  在5月27日的媒體交流會上,也有記者追問韓農生的真實身份,楊飛回應稱,他與韓農生結識于九頭咏梅茶具的拍賣會上,而且這套壺就是韓農生拍走的。

  然而記者從一位知情人士處獲悉,韓很可能只是一個代理人,背後金主其實是一位泰州富豪,目前在上海做房地産和鋼材生意,平時酷愛集郵。不過這位知情人不願向記者透露這位富豪的真實姓名。

  泰州當地多位商界人士證實,的確有一位很有名氣的泰州商人在上海經營一家名稱相同的房地産和鋼管企業,同時他剛好是一位郵票收藏家,被媒體譽為“民間郵王”。

  據了解,這位泰州商人除了集郵外,也酷愛紫砂,當時九頭咏梅茶具拍賣會的通稿中則稱,拍下這套茶具的是一位上海商人,這與知情人士的描述相吻合。

  那麼這位商人究竟是不是這批顧壺的實際擁有人呢?記者輾轉聯繫到他的助理,但當記者提起紫砂壺時,對方便挂斷了電話。

  工商登記資訊顯示,泰州當地有兩家製造企業的商號與這位泰州商人下屬企業相同,而且法每人平均為韓農生,從上述資訊對照可以推斷,韓農生與這位泰州商人存在關聯關係。但是根據記者的走訪,沒有發現兩人與中超電纜此前有過公開業務往來。

  紫砂壺大佈局

  28把紫砂壺讓中超利永聲名鵲起,同時也讓不少投資者感到疑惑。為此,中超電纜方面一方面向深交所做了解釋,另一方面召開媒體溝通會,併發布了《公司發展戰略規劃暨利永紫砂全産業鏈建設項目可行性分析》,這也意味著公司雙主業模式正式落地。

  “對於外界的質疑,我們也很無奈,但也要反覆向大家解釋,我們這個規劃是實實在在的,不是炒概念。”楊飛向記者表示,他本人從事紫砂收藏多年,業內的知名大師都很熟悉,進入這個産業有很大優勢。

  根據規劃,2015年起,中超電纜將累計投資不超過50億元用於“利永紫砂全産業鏈建設項目”,將“新文化”産業作為公司另一發展重點,重構中國傳統紫砂産業鏈,實現以紫砂為代表的全新的“文化+網際網路++金融”的閉環生態圈。

  “我們未來的産品結構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商品壺,一類是藏品壺。”中超利永總經理沈映斌進一步解釋,“商品壺主要是單純作為一個使用器皿,有些可以做擺設,價格一般在1萬元以下;藏品級的分兩類,一個是已故老藝人,像顧景舟、王寅春等以及更久遠的,還有就是當今一些大師的作品,這些價格都在10萬元級以上。”

  為了使紫砂壺規模化生産,中超利永于去年買了原宜興一個陶瓷廠的土地廠房,將它改造成紫砂生産基地,一部分生産商品壺,另一部分辟為簽約藝人的手工工作室。

  而與不少文化産品的模式類似,中超利永也會採用“類證券化”模式將紫砂壺與金融結合,如推出紫砂壺質押融資業務,提供鑒定、評估、託管、回購等提供一體化服務。

  對於中超電纜整合紫砂産業鏈的做法,當地政府也給予了相當支援。2015年1月14日,宜興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加快推進中超利永紫砂陶重點項目。

  “政府和行業協會肯定支援企業發展壯大,,現在實體企業有很多進入文化産業,中超電纜作為上市企業,肯定有更多的資源,楊飛其實早就進入了這個行業,現在比較有規劃有步驟地去做,他的模式就是資本+藝人+品牌,無論是從業者還是消費者都是歡迎的,公司也可以有很多收益。”江蘇陶瓷協會會長史俊棠表示。

  在資本方面,今年1月21日晚間,中超電纜公告稱,公司擬對中超利永以貨幣的方式增加註冊資本1.4億元,同時,中超利永管理層等41位自然人以貨幣的方式增加註冊資本6000萬元,除了部分知名紫砂藝人外,更有眾安財險法人歐亞平等投資界名人,其背後出現了馬雲馬化騰馬明哲的身影。而根據計劃,中超利永未來將投資50億元用於“利永紫砂全産業鏈建設項目”。

中超控股(002471)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